简论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中国当前的小气候和国际的大气候决定了中国的经济危机是要来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一定要来的。未来的一定时间内,既不以三不足畏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老百姓的意志为转移。从目前的特征看,中国正处在经济危机当中,危机还在发展。大地震加剧了这个趋势。
一 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对立与统一
展开问题之前,先简要重复一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和之间的关系。
从起源看,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制度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从区别看,市场经济属于交换范畴,而资本主义制度属于生产关系范畴。
市场经济是交换商品的经济,资本主义以前的市场经济是以小私有为主的。你生产玉米,我生产小麦,我们互相交换,这是交换劳动产品,交易双方各自以自己的劳动为前提。可见时间上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市场经济并不天生为资本主义,可是市场经济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发展到了极致,资本主义是发达的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特殊阶段。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两个主体交换的东西不一样了,不再是双方交换各自的劳动,不是资方自己的劳动或者劳动产品与劳方的劳动或劳动产品相交换,而是一方出资,一方出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等于雇佣劳动加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只具有交换形式表面上的平等性,而交换的内容变了。打个比方,市场就象克隆用的壳,资本主义制度就象里面装的要克隆的物。
历史上最极端地直接占用劳动的就是奴隶制,因此,马克思把资本主义制度称为现代奴隶制。资本主义制度的极端化就会出现奴隶,如山西的黑窑。
二 危机的本质和表现
用一句话说,中国的经济危机就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大家目前关注的是物价上涨、结构性通胀、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等表面的现象,而实际上生产过剩比金融问题更本质,以上这些现象不过是生产过剩的货币表现。金融危机不过是生产过剩危机的一个现象。更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更本质的现象是生产过剩。所谓生产过剩既指产品的生产过剩,也指人的再生产过剩,更精确地说,是产品的相对过剩和人口相对过剩并存,是双过剩。这两者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同一个问题就是资本家要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润,资本保存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地积累,这样才能不断地增殖自己。资本不断地积累,是产生生产相对过剩和人口相对过剩的根本原因。
人口相对过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就业和再就业难、就业不稳定。如大量的人考公务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权力的部门所有化,不管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国有垄断企业,子承父业,人托人的找工作,读研究生来推迟就业等等。民工盲目地流动。
二是失业。如大学生毕业即失业。
三是从业压力大,竞争激烈。
四是就业结构的失衡。主要体现为从事服务业人多,而直接从事生产产品的人少。
五低工资。所谓的劳动力成本低。
生产相对过剩表现在:
一是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对于需求来说过剩了。更准确地说,不是老百姓对产品的需求过剩,而说是相对于货币需求来说过剩了。用营销学里的话说:没有卖不出去的货,只有降不下来的价格。把价格降低到零,不会开车的人也会要车。老百姓并非不需要,而是买不起,买不起的原因是收入太少,手头没有可与消费品交换的货币(资本家不发工资不受处罚,可是打工的抱走相应的产品抵工资却要被判刑)。消费品过剩首先表现为消费品的积压,其次会传递到加工企业,销售量下降,库存增加,周转下降,产能过剩,企业大量破产倒闭,已经生产出来的消费品被毁掉。中国人倒牛奶与美国人倒牛奶本质上是一样的,用不着什么说辞来做遮羞布。中国目前最大的消费品过剩就是房子的相对过剩,一头是大量的楼、堂、馆、所、小区,一头是修建它们的大量民工无处安身,是大量需要安置的地震灾民。
二是服务的相对过剩。以银行为例,一方面,虽然排队等候的条件好了,普通百姓排队等候的时间却非常长了。而另一方面,VIP顾客却可以很快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
二 几种追逐利润引起货币增发的主要形式
实物和货币是资本和利润的两种基本形式。物价上涨、结构性通胀、流动性过剩是资本积累和利润货币化(包括资本和利润的黄金化、纸币化、储蓄化)的外在表现。
1以腐败或受贿形式追逐和获得利润。腐败就是用权力去交换利益,这既包括政府管理部门的人员用行政权力去交换利益,也包括垄断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用权力去交换利益。而垄断企业不仅包括国有企业,也包括外资垄断企业。这个利益可以是产权形式的(如官员投资开油矿、煤矿等),也可以是实物形式的,还可以是货币形式的(如黄金、纸币等)。货币本身不是财富,财富首先是实物。商品交换或者说市场经济越发达,交换就越来越依赖于货币,一切都货币化了。更进一步地说,由于国家信用的介入,一切都纸币化了。人们交往的送礼,从送实物变成送钱。国家GDP和个人收入的增长也不再以实物计量,而是用货币数量来计量,在市场经济下货币可以绝对地交换或说转换成实物,所以它不仅“代表”社会财富,更是虚拟形式的社会财富。因此,权力直接交换货币的情况比较多,从可能性上看,官员有用权力直接去交换货币的动机,从现实性上看,不少掌握权力的官员在资本家的侵蚀和诱惑下实现了交换(有不少官员说自己的腐败行为是看到私营企业主的消费行为心里不平衡的结果,毛泽东说的被糖衣炮弹打中了)。虽然权力的资本化最终是为了获取利润,权力的利润化和权力的资本化本质是一样的,但权力直接交换货币,其性质不是权力的资本化,而是权力的利润化,权力的利润化比权力的资本化更直接。产品数量没有增加,而价格增加了,这样货币就多增发。
举一个案例:广西省防疫站某官员采购药品,每支疫苗吃回扣一元钱,获取了近2000万元。此官员行为与资本家行为客观效果是一样的。不管转帐还是付现(此人真实的情况多为纸币),2000万元为利润,回扣一元相当于每支药涨价一元。受贿这个“利润”除极小部分是以实物或服务形式,绝大部分不是以实物形式实现的,而主要是以货币形式实现的。由于已经体现为价格,不论是“谁”接受这个价格,总要在这个价格水平上付出这么多货币,银行不得不根据这个“谁”的要求增发货币。这笔钱的极少部分以实物或服务形式的直接形成了消费,而其余部分存入银行形成储蓄,成为银行增发贷款的依据。简化问题,只看一头一尾,就知腐败的机制使银行自己发行的货币又回到银行。可见,不论贪官是把贪腐所得象以前的地主那样手头存放大量的纸币,还是存入银行,都会导致银行增发纸币。高校大跃进的基建、政府投资的建筑、道路、其它公共工程基本上适用此模式。
这样的例子很多,仅仅通过网上查询一下,对已经查处的公开的腐败案件加总,可见一斑。不需要高深的经济学,根据自己的经验,我们只要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把政府官员贪腐的比例、大大小小不同程度贪腐的行为和数量、不同形式的权力贪腐这三者结合起来大体算一下,就会有一个大体的数量概念。这里当然应该减掉贪腐的下级把自己的所得向贪腐的上级的进贡所带来的重复计算。
2、以地租形式追逐和获得利润。任何收入都可以当作某个资本的利润,所以,一块土地的地租可以当作这块土地的地价的利润。体现在财务上就相当于永续年金折现。永续年金折现的公式与马克思的地价等于地租除以利润率的公式是一致的,就是这个原因。因此,政府卖地是提前收取了多年(70年,不是永续,不是无限期)的地租,其它行业的利润、打工的工资以地租的形式落入了国家这个最大的地主的腰包,而其它行业的利润最终还是由劳动者创造的。当支付地租的主要是银行贷款时,土地上的实物、其它行业的实物并没有相应的增加,货币大大超量发行了。以成都为例,一块地假定拍出的价是每亩5000万元,共拍了80亩,共40亿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三七开分这笔收入。中央政府得12亿元,地方政府得28亿元。这块地短期内怎么也不可能有如此相应大量的实物产出,因此货币就会多发。从中央政府到省市县乡政府,通过国土资源部、厅、局把土地拿给国家的银行,银行把钱给国家的出纳财政部、厅、局形成财政收入,房地产开发是中间跑腿的之一,充当了搬运的角色。土地并没有搬家,地还是那块,也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只是从国家的一个口袋到了国家的另一个口袋(虽然名义上分到了个人的国土证上),可是货币却因地租多发了。房地产开发的大头,其本质就是现政府把毛泽东牺牲了无数人打天下建立的土地公有制下零地价因而零资本的土地拿出来收取高额的地租,是崽卖爷田。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升值最快的是教育、军事、政府等国土法规定可以划拨的用地,也就是依旧可以零地价零资本的土地,所谓升值,是因为无本。高校大跃进新校区学费中租公寓的部分费用、老校区拍卖土地的收入、政府拆迁所得的土地收入(包括很多城市内强行搬迁以前的国有企业所占的地块)、高速路收费中除开还贷、修路的费用剩下的部分、城市街头机动车临停收费、自行车的收费,在劳动、安全或其它的名义下藏着一部分地租(如守车的向城管交纳的管理费,而城管每天开着车用高音喇叭在大街小巷用制造噪音来执法犯法直至某个城管被众人同情的英俊小贩一刀封喉),用买路钱去收买地钱。
3、资本家追逐利润。产权改革使所有的企业主不劳而获或者少劳多获。这个容易理解,不多说了。
资本不仅追逐利润,而且按照利润率的高低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来决定投资,因此整个社会的产业发展或者说资本调整是按利润率大小来一点点进行的。这样的传导当然不是一下完成的。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内,房地产开发利润率,而粮食生产(包括其它与吃有关的生产,如牛奶、猪肉生产) 利润率不高,资本就都慢慢地去做房地产,海尔这样做制造业的也架不住了,就一点点都去倒腾房子、金融业。不去种粮食了,甚至把已经入了粮仓的倒卖以换货币形态的利润。以至次贷危机没有粮食吃的时候,大家会发现一个简单的真理:原来人是要吃饭的。没粮吃与次贷危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谓热钱,就是哪里利润率高、哪里利润大、就往哪里去的资本。粮食利润率高,利润大,资本同样会回头。为了利润,已经有国家粮库的人偷卖粮食。丰收因而低价的中国粮食已经变成走私的对象。国库的粮食储量产量会象大跃进时那样虚浮夸,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浮夸。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性质有所不同。其本质就是中国相对过剩的消费品拿给美国去消费,美国人付美元。这点可参见袁剑较为详细和准确的论述[InstallDir_ChannelDir]Class20//.html。
三 未来的发展趋势
经济运动自有其内在的惯性或者说规律,它不以经济学者的这样或那样不同的说法为转移,也不依在时间上人为地设定一个重大事件为转移,如十七大或者奥运。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以所有的人们的生活事实、存在的事实为前提的,只要人们不改变生活事实,规律就不会改变,因为规律不过是对大量人们的生活事实的总的概括,是对一种不可改变的大趋势的说法。可以观察到,一方面,当前的一些措施在缓解危机的发生,而另一方面,从中国内部看,以下更大的趋势短期内是不会改变的,这些大得多的基本面短期是不会变的:不断地私有化进程,私有化进程不断地产生资本家;资本家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润,也就是按利润率高低、利润大小来决策自己的行为;相当一部分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为上述行为的理论辩护,从中国外部来看,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美国问题的影响。
中国已经是一只被温水煮的青蛙,很多小的问题已经积累了很多年,汇成大的问题,已经伤筋动骨,侵害到了根本。可以预见,问题必然会以危机的形式爆发,也只有在危机面前问题表现得更加直观时,大多数的人们才会看得清楚,也才会采取相应的行动。经济危机会引发社会危机,本身也是社会危机的一部分,而社会危机就是多数人与少数人尖锐的对立。
四 一分为二看美国经济
一方面应当注意到美国的次贷问题,这是美国金融危机的一部分,是更大得多世界经济危机的一部分,美国最终在劫难逃,而另一方面同样应该冷静、客观、科学地注意到美国的其它因素决定了美国经济有着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虽然不能改变大局,但可以残喘。
一是美国的实体经济依然是非常强大的,也就是说,美国具备克服金融危机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从中国外交部的网站上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煤炭储量和开采量、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钢铁产量、美国的机场、私人飞机数量等等都依然很大。生产效率很高,如,美国是600万人搞农业,可是粮食生产总量却很大,还能出口。金融危机说到底只是货币危机,在没有危机的平缓时期,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资本逐利积累的动机在引导、影响实体经济的生产和分配,但是决定性的还是实体经济生产和分配,一旦出现经济危机,危机会提醒大家回到实物生产和分配。这正是我们看到在发生危机后美国用发放食物券的方式来分配食物,采用计划经济的办法的原因。不让老百姓在次贷中失去房子等等。只要重新回到实物分配的本质,我们就能理解美国,理解今天的中国。比如,中国今春南方的大雪,当地开始仍旧遵循着交换的原则,但是很快就回到了实物分配的正确方式。再如,大地震后的实物分配。
二是相比中国而言,美国的经济伦理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冲击与瓦解,也就是说,并没有一切向钱看,没有让看不见的手作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离开了钱万事莫谈。美国并不把人看成纯粹的经济人、理性的人,不把人看成自私自利的人。以血液制品所需的原料血浆为例。很多美国人是把献血当作善事来做,而采集血浆的企业也不直接说买你的血浆,而是因为耽误了你的时间,付给你误工的一点补偿,因此美国有世界上最大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百特公司。而中国的原料血浆的主力是农民,是农民为了换点钱而出卖血浆,有着很强的经济动机,因此一旦经济状况略有好转,动机就会弱化。国家增加了补贴,农民收入增加得虽然不多,但总多多少少增加了。这是为什么近一段时间中国癌症病人极为短缺白蛋白而价格涨得非常厉害的原因,因为原料血浆变少了。
三是美国大垄断资本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如,比尔盖茨这样的新兴大垄断资本通过捐款的方式重新回到社会。美国实体经济强大的生产能力解决了能够生产的问题,而美国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还解决了为谁生产的问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玉米生产和流向的问题。地球上使用石油的速度总是快于产生石油的速度,所以石油迟早是要用完的。根据目前的消费和储量,估计四十到五十年就要用完。可以说,不管石油短期如何波动,价格将会在现有的高水平上顽强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继续上涨到更高的水平。美国通过大面积种植和生产玉米已经完成了能源的转换问题,把用石油改为用乙醇。由于玉米是可再生的,在战略上美国又领先了一步,玉米已经象石油一样变成了战略物资。既然是战略物资,会影响到国家安全,限制出口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美国没有空喊科学发展观,可却科学而实际地解决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打伊拉克就不完全是为了美国石油,而是为了中国或者其它国家的石油。
五 如何克服危机
再大的危机也总是要克服的,发生于1929年至1933年那么大一场危机最终还是克服了。不过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方式来克服的,代价是死了7000万人。可见,问题是由谁来承担、以何种代价和何种方式克服?这个“谁”,不仅指一国内部不同的人群,也就是阶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个“谁”也指不同国家的人群,也就是民族。所谓方式,既指和平的,也指战争的。
货币发多了,就少发货币。这种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是针对现象的措施。针对现象的措施可以缓解危机,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克服危机,只能是针对上述那些基本面。由于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化,资本主义最终破坏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简单地一句话,从本质上说,只有社会主义可以救地球。
举个简单的例子。例如,可以把收费还贷的高速路与铁路比较。人民铁路服务态度不太令人满意,个别时候还很恶劣,但是人民铁路却是几个剩下为数不多的为人民的了。修建高速路的民工坐车从高速路上回家,车票里就会有高速路永远欠贷因而永不消失的收费,这头失去地,那头还得付地租。而铁路没有地租,车票里就少了一块。所有乘坐火车的人民都可以享受土地公有制的好处,即使它为乘客节省得很小、很少、很不明显。国家虽然抽象,可是国家要修铁路,失地的农民就不太抵触。地震期间免费穿过高速收费站时,收费员不笑的脸显得特别美丽和可爱。
附录一
1 余振东 广东中银开平支行行长 40亿
2 陈满雄 广东中山市实业发展公司负责人 4.2亿
3 张宗海 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2亿
4 金鉴培 湖北省政府驻港办事处原主任 香港宜丰实业有限公司原总经理 1.88亿
5 褚时健 云南红塔集团董事长 1.8亿
6 杨前线 厦门海关原关长 1.6亿
7 魏怀 广东中资公司驻澳门经理 1.3亿
8 叶季湛 厦门市工商银行原行长 1.06亿
9 吴维仁 西安彩虹集团公司原总裁、董事长 0.85亿
10 周北方 北京首钢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0.83亿
11 周华孚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原河南分公司总经理 0.59亿
12 卢万里 贵族省交通厅原厅长 0.56亿
13 李嘉廷 云南省原省长 0.52亿
14 谢炳峰 广东中行南海分行办事算原工作人员 0.5亿
15 周长青 西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原总经理 0.5亿
16 李真 河北省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 0.48亿
17 陈炜 上海中国建材工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期货交易部经理 0。46亿
18 劳德容 广东省深圳市能源总公司总经理 0.44亿
19 成克杰 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区委副书记 0.41亿
20 陈希同 北京市原市委书记 0.4亿
21 程元德 中国有色金属材料公司西北分公司原总经理 0.31亿
22 谭照华 湖南省物资厅原厅长 0.21亿
23 官有仁 广东发展银行分行原行长 0.21亿
24 李纪周 公安部原副部长 0.18亿
25 肖作新 安身阜阳市原市长 0.18亿
26 岑焕仍 广东恩平市江洲原镇长、党委副书记 0.17亿
27 丛福奎 河北省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0.17亿
28 陈志清 青海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国库存处原干部 0.15亿
29 戚火贵 海南东方市原书记 0.12亿
30 郑道访 四川省交通厅原副厅长 0.12亿
31 王怀中 安徽省原副省长 0.11亿
32 王建业 深圳市计划局财贸处原处长 0.1亿
33 刘中山 四川省交通厅原厅长、高速公路建设公司原董事长 0.1亿
34 许运鸿 浙江宁波市原书记 0.1亿
35 赵玉存 广东深圳龙海海关原关长 0.1亿
36 李乘龙 广西贵港市副市长 0.09亿
37 胡长清 江西省原副省长 0.06亿
38 吴耿岳 广西玉林陆川县原副县长 0.06亿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