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悼念毛主席!英国前首相希思如是说

2025-02-26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溘然逝世,享年83岁。

  

  毛主席逝世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震动,各国领导人纷纷表示哀悼,英国前首相希思在悼念毛泽东主席时如是说:

  

  在创建自己国家方面,只有很少数几个起过象毛泽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所起的那样巨大的作用。

  

  作为一位实践家和哲学家,他在统一中国的革命中,既提供了实际的领导,又提供了思想上的支柱。他经常关心的是亿万中国人民的福利,把提高他们的生活看作是自己的责任。

  

  他对国际事务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历史的知识,使他得以从世界战略出发来考虑问题。历史将说,以他的人格和成就而言,他是现代最卓绝的人物之一。

  

  对于他的逝世,我向中国人民表示深切慰问。

  

  为什么英国前首相希思会这样评价毛主席?

  

  主要是因为他是历史见证者。

  

  1974年5月24日,英国前首相希思第一次访华,向周恩来总理多次提到,一定要会见毛主席。

  

  为什么希思强烈要求见到毛主席呢?

  

  因为他也追星啊!就像80后、90后中国足球迷,渴望在球场上同贝克汉姆合影留念一样强烈。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毛主席就是最闪耀的国际巨星,美国总统在他老人家面前都是小迷弟。

  

  外国政要访华,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亚非拉国家的领导人,都以获得毛主席的接见为荣。

  

  如果访华期间,要是没有被毛主席接见,没有跟毛主席聊几句哲学或国际形势,自己都觉得脸上无光,感觉跌份了。

  

  周总理很友善,把希思的请求转告给毛主席。

  

  毛主席听后,点头表示同意。

  

  第二天,就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处会见希思。

  

  会谈期间,毛主席对中美关系、中苏关系、中欧关系、中日关系及香港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通谈话下来,让希思醍醐灌顶,脑子立马开了光一样。

  

  第二年八月,希思再次访华,并走访中国东部、南方及西北地区,并获得毛主席再次接见,双方进行了深入交流,也再次谈到香港回归问题。

  

  这里,要告诉大家一个历史真相,其实在毛主席生前,就敲定了香港和平回归的方式和时间节点等大方向问题,只是若干细节问题还没有谈,是后来邓小平同铁娘子共同确定的,最后落实的。

  

  希思在职期间,积极推动了中英关系正常化发展,卸任后为香港和平回归,还做了大量的沟通工作,努力把他生前与毛主席敲定的事情落到实处,做人做事有始有终,于细微中见真人格。

  

  希思,一生前后访华26次,是英国历史访华次数最多的领导人,也是英国历史上为数不多出身于社会底层且对华友好的政治人物

  

  希思对毛主席的评价,语言简练而内涵丰富,释放了以下几个信息:

  

  1.肯定毛主席在创立和建设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认为在世界范围内,只有很少数的几个国家领导人,能象毛主席这样有影响力。

  

  2.毛主席是实践家,也是思想家。

  

  3.毛主席关心亿万中国人民的福利,并把它看作是自己的工作责任。

  

  很显然,希思看到毛主席为改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所做出的各种努力,这是他考察中国之后的最直接印象。这也从侧面佐证“经济崩溃论”是时代的谎言,是文痞神棍抹黑伟人的诬陷之词。

  

  4.毛主席对国际事务的观察,具有惊人的洞察力,善于从战略层面考虑问题,是高瞻远瞩的政治家。

  

  这不是寒牛出栏的过度解读,也不是希思个人的强烈政治情感,而是世界各国政要和主流媒体的客观评价和真实感触。

  

  有些人,抵达不了那个高度,却非要显示自己的见解,极力去否定应有的肯定,所以就有了很多肤浅而愚昧的言论。

  

  5.希思认为,毛主席拥有的人格和成就,这是他成为现代最卓绝人物之一的重要原因。

  

  巨大的成就与伟大的人格,两者之间存在许多不为人知的关联。只有人格伟大的人,才能成功超脱世俗的各种羁绊、束缚和痛苦,在纷纷扰扰的尘世中取得凡人不可能取得的巨大成就。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

  

  英国前首相希思,对毛主席的评价很真实,这一切主要于他亲眼所见的客观事实。

  

  仅以此文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标签:毛主席   英国   访华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