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评XZL——下作、低能的政治吹鼓手5.2

2025-02-26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下作、低能的政治吹鼓手  

  

  ——评辛子陵和他最近的一场演说  

  

  凌 寒  

  

  五、农民单干圆了中国人的吃饭梦是一个荒诞不经的神话

  

  2、戳破辛子陵的“打工”神话  

  

  前面,我们有幸见到了党史学者辛子陵先生对农民单干成效的盲目吹捧,对党史重要事件的茫然无知。然而,我们能看到的荒诞还不止于此。  

  

  在百度百科上,编纂者对辛子陵有如下的吹捧  

  

  “1986年刘伯承元帅逝世后,受命代中共中央撰写悼词,中央一字未改照准,即是1986年10月16日胡耀邦总书记在刘帅追悼大会上所致的悼词。”  

  

  然而,在这篇演讲中,我们却没有见到堪比上文所说的一字不改的写作功力。  

  

  “单干的农民实现了毛泽东费尽移山心力也没有达到的产粮9000亿斤的梦想。 .……在2006年除夕之夜,这个县的杨集镇李桥村,一个只有七百多口人的普通村庄,村口竟然停放了四十多辆新轿车,而这些轿车的车主,全是富起来的外出务工村民。”  

  

  第一,单干=“外出务工”?  

  

  显然,辛先生在这里犯了个明显的概念错误,连基本的逻辑章法都丢了。农民种地可以单干,“外出务工”却没法单干,因为那是给老板打工。所以把农民“单干”和“外出务工”混为一谈,作为知名学者真是太说不过去,不知道是不是辛先生在笼子里呆得太久了,以至于笔力退化之余,还有点五谷不分、张冠李戴的嫌疑。  

  

  第二,打工=汽车梦的实现?  

  

  辛先生或许以为是,但是,对辛先生介绍的杨集镇,对于同一篇新闻,河南群众则有自己的看法  

  

  “…我也是驻马店市的,而且还是上蔡县的,离道中的杨集镇很近。说来也巧,春节回老家看看,年初弟弟到他岳父岳母家走亲戚,就看到杨集镇某村听了好多小轿车,至于豪华吗,肯定比原来的手扶拖拉机和四轮车要好得多,但我想无论如何也是没法和大城市里的小轿车相比的,所以说,上文中提到的“豪华”值得怀疑。至于车主,我可以肯定地说,文中所说的“全是富起来的外出务工村民”,基本是错误的。这个镇子有不少是做生意的人,但外出务工的居多,买车的也基本上是做生意的。至于什么生意,类型很多,有通过诈骗谋取第一桶金的,也有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致富的。不管怎么说,买车的在少数,大部分人还在生活的温饱线上和养家糊口的面上而努力着。”  

  

  (见天涯社区就农民、轿车等说说河南——关于《河南驻马店乡镇两百多农民开豪华轿车回家过年》道》)

  

  可见,说这些汽车是打工族的,显系有人在撒谎。  

  

  读者也不妨向自己身边看看,我们周围有几个农民工是有车一族,有几个打工族是有车一族,他们中又有多少人是城市边缘族群,又有多少人是白天打工晚上甚至居无定所,连“蜗居”都是奢望。  

  

  对比辛先生“打工仔汽车梦”,我们还可以如下的例子。  

  

  一是八十年代中国农民单干“开山”第一村——安徽凤阳小岗村,单干户们至今还是刚能温饱没有富裕,被讥为“一年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过富裕坎”,这应该更像辛先生不断予以标榜和肯定的中国农民单干现象的时代缩影。  

  

  应该说,从中央到省、市,关注和支持小岗村的发展可谓不遗余力。资金和各种物资支持绵绵如江河,只是不见成效如何突出。不仅如此,沉重的致富压力还累死了一个省下派来帮扶小岗村致富的好干部沈浩,而沈浩领他们参观学习的新时代富裕村竟然是在小岗村开辟的单干大道上走了回头路至今仍坚持集体化道路不变的河南南街村!  

  

  显然,不能致富不是因为小岗村的群众无能,而是单干的一亩三分地拴死了小岗村,堵死了中国的他们通过发展多种经营、多种生产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  

  

  沈浩用南街村的事实告诉了小岗村人,要想富,单干没出路,要想富,只能走集体化发展道路。  

  

  也许,面对沈浩的突然逝去,我们只能感慨小岗村人的命运多舛,感慨沈浩的天夺之速,更不知道小岗村人何时才能走上富裕的道路。  

  

  二就是广东珠三角的民工荒、中国各地的黑煤窑、黑砖窑以及富士康的著名“十七跳”  

  

  珠三角的民工荒由来已久,只是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才正式浮出水面。农民打工挣钱不容易,上世纪80年代,第一代农民工开始涌入城市,被城市管理者和部分城市人士讥为“盲流”,到九十年代才正式给了个不伦不类的名字“农民工”,而其实他们就是新时代融入底层工业阶层的工人阶级,只是某些人不想承认而已,而他们进的许多工厂其实就是“血汗工厂”!  

  

  我不知道辛先生承认不承认这个事实,打工收入之低使得大量农民工养家都难以为继,更不要奢谈什么买车了。更要命的是,许多地方特别是煤窑、砖窑用工的黑暗现象已经是极其令人发指,我不知道辛先生知道不知道,这些血泪斑斑、甚至把性命丢在了煤窑砖窑的的农民工他们的工资收入能不能买得起辛先生口中的“四十辆新轿车”!  

  

  辛先生,莫非您眼中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您眼中的社会主义就是这样吗?您眼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这样吗?  

  

  2009年,深圳著名台资企业富士康发生工人跳楼事件,到2010年5月28日,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发生到第十七起,而那些告别了生命的,都是年轻人。  

  

  可怜的花季年华!  

  

  著名党史学者、中共老党员、号召要“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辛子陵先生啊,不知您对这血淋淋的事实怎么看?  

标签:农民   单干   先生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