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挂羊头卖狗肉的《百家讲坛》需要袁腾飞

2025-02-25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挂羊头卖狗肉的《百家讲坛》需要袁腾飞

  

  于德清

  

  收视率是《百家讲坛》的海洛因。袁腾飞在网络上的走红,让《百家讲坛》再次看到了希望。尽管,袁腾飞再次引起社会争议,不过只要收视率上来了,《百家讲坛》就又赢了。

  

  在这个大众狂欢的时代,《百家讲坛》成功地撬开了大众文化消费的市场,塑造了一个新的大众话语平台。《百家讲坛》的大众定位很好,不过,急功近利却导致他们所推销的是山寨学问和草根学者。易中天先生的专业本是文艺美学,让他来品三国也只能说是山寨历史学;于丹女士也并非专治《论语》,更是这个学术系统里的草根;马瑞芳和阎崇年先生倒是讲了自己的专业,不过,这两人在此之前的知名度太低。总之,《百家讲坛》挂的是学者的羊头,卖得是山寨学术的狗肉。《百家讲坛》并非真的志乎高山、志乎流水,其最在乎的是收视率,是消费者口袋里的钞票。

  

  在《百家讲坛》学术草莽的形象中,他们并不需要严肃的学术和求真的精神,他们需要的是夸张和娱乐,是以最“喜闻乐见”的方式俘获对传统无知的大众。无知者面对无知者时才会无畏,而面对有知者则往往是惭愧加崇拜。《百家讲坛》之所以不叫“百家书场”,就是要把自己打扮成有知的权威,然后,用一枚枚知识的糖衣炮弹,攻陷大众饥渴的心灵。

  

  袁腾飞最开始的走红符合了大众对知识娱乐化的需求。这正是老祖宗所说的寓教于乐。袁腾飞设坛开讲《两宋风云》,也很符合《百家讲坛》的商业逻辑。不过,袁腾飞毕竟道行还是浅了很多。在中学的课堂上,袁腾飞可以“胡说八道”,怎么痛快怎么说。在教科书都错误百出的情况下,没有人会去细究中学课堂上的错误。只是《百家讲坛》毕竟还是挂了一个学者的羊头,其对自己的包装再离经叛道,至少还有那么一片学术与权威的遮羞布。从另一方面来说,即便《百家讲坛》真的不想要这块遮羞布,其作为大众传媒平台,也不容其做学术上的裸奔。这其实正是学术草莽与学术流氓之间的区别。所以,当袁腾飞上了《百家讲坛》,必然要过学术的真假这一关。

  

  因此,比袁腾飞的抄袭门更严重的是,他所讲内容谬误百出。东方早道,有位网友东方飞龙指出,袁腾飞所犯的基本常识性错误太多。东方飞龙随手一抓就列出了十个谬误。比如,袁腾飞以白居易的诗句“后宫佳丽三千”为据,认为唐朝后宫比宋朝后宫规模小10倍;再比如袁老师想当然地以为太监童贯没有胡子。这都是硬伤。或是历史知识不牢,或是违背基本的学术规范。或许宋史亦并非袁老师的专长,也是如易中天、于丹一样出于节目需要赶鸭子上架。

  

  《百家讲坛》对待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态度,到了袁腾飞这里已经图穷匕见。其打着大众的旗号,其实是对大众智商的羞辱和对大众文化的玷污。其再明白不过的商业目的,只是彻底暴露出了窃取大众话语权力的丑恶嘴脸。

  

  知识并非精英的专利。草根亦可成为大方之家。只是这个过程很艰难,需要有对学术基本规范的遵守。凭着一腔血勇而信口开河,这样的学术草莽,还是不要的为好。尽管,学院派也是谬误的制造工厂,不过,没有学术规范则制造谬误的效率更高。山寨学者们如果不想搞山寨学问,最好还是多一些严谨的态度与谦卑的心态。学海无边,回头是岸。袁腾飞老师还是好好反思一下,不要再误人子弟了。至于《百家讲坛》,我所关心的是,在知识的海洋中它何时再次翻船。

  

  2009-09-15

标签:百家   讲坛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