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4名日本人被采取措施后的分析和预测

2025-02-25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据新华网石家庄9月23日电,近日,高桥定等4名日本人擅自进入河北省某军事管理区并对军事目标进行非法录象,国家安全机关已对上述人员采取措施并进行审查,如果情况属实,在钓鱼岛事件尚未最后结束时发生这一事件,耐人寻味,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和思考一番,同时,笔者也尝试对事件的进一步发展作一个大胆的预测。

  

  首先,我们要认清两个基本事实:第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外国人以各种名义进入我国境内,虽然大多数是从事各种投资、经商等经济活动和旅游,但是,不可否认,以投资、经商、旅游为掩护而进行各种侦察和间谍活动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笔者1989年在国外看到的“简氏防务年鉴”上,图文并茂地标示着我国所有中、远程导弹发射井的位置和各军港的位置以及大型舰船的数量,让我感到十分惊谔。当然,以侦察卫星的红外照相,基本上也能确定以上情况,但是,利用人员进行侦察和间谍活动是进一步证实和核定细节情况必不可少的手段,而且更加准确。国外敌对势力的的这些活动,在30年内从来没有停止过,有资料透露,美国中情局利用旅游人员拍摄我国大量的地形地物照片,包括城市街道、标志性建筑物的照片。而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导弹自动寻的的地形匹配器数据库提供第一手资料,这项工作做得卓有成效,这是不争的事实。我党、我军在过去之所以能够在弱小的情况下取得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胜利,严守秘密,掌握情是一个重要原因。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几乎已经没有什么秘密,这是非常非常危险的!一旦战争爆发,我们的要害、软肋都会被轻而易举地摧毁。第二,日本从其民族的历史、政治、军事情况看,扩张的野心从来没有停止过。进入近代,在军事扩张不被允许的情况下,着力经济扩张,成果斐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只要条件具备,再次发动侵略战争,在实力上是具备的。据资料称,1个月内,日本就能将民用核技术转换成核武器,自卫队转换成正规军队,战争动员的机制十分完备。笔者希望国家的高层和国人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虽然,我们宣称目前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这一方面因为是客观事实,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集中精力,从事经济建设的需要。但是,世界不太平,战争危险始终存在,敌对势力从来没有停止其各项准备工作,而我们却基本上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政治局常委中没有一名真正的军事领导人,无论是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都缺乏应有的准备,这与30年前大不相同。我们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题,但正如温总理这次在联大65届一般性辩论的发言中所述:这个世界并不太平。在一个并不太平的世界,中国做好准备了吗?我们不再象过去那样大张旗鼓地提“备战、备荒、为人民”是对的,因为时代不同了。但是,光有呼吁“靠战争最后解决问题已经过时了”就行吗?呼吁是对的,而不做好充分准备是错的。同自然灾害一样,战争都是突发的。不同的是,自然灾害发生后,可以在和平的环境下救灾;而战争爆发后,就是面临的整个社会、民族的问题和大量的人员伤亡。而做好准备,战争准备比自然灾害的准备更重要,在军事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难度更大。

  

   言归正传,在钓鱼岛事件发生的此时此刻,对4名日本人采取措施,一般地理解,可以看作是对日本的积极回应。正如上述,日本和其他国外敌对势力一样,改开后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我国的侦察、间谍活动,要对其采取措施,可能早就应该采取了。至少在外交上,驱逐其人员的事件就应该发生过。而查处4名日本人发生在此时,从国际外交斗争的常识和常理看,一般地认为是对日本的“反制”,迫其释放被拘的船长。在被拘船长尚未判刑之际,这一举措,对于敦促日方认真掂量后果,从而争取钓鱼岛事件的和平解决,是有现实意义的。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这是双方围绕钓鱼岛事件交手的第一回合。

  

   当然,也不排除另外一种情况。由于日本对钓鱼岛的领土欲求是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的,为进一步掌握我国军事情况,研判我国对钓鱼岛是否会作出军事反应以及作出如何反应,派出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刺探情是必须的,而这4名人员就是遂行这个任务。因为,石家庄地区是面对黄海的纵深地区,部署着我军战略、战役机动部队和中程导弹部队以及空军的二线部队,侦察和探明这一地区的军情对日本是有意义的。所以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应该肯定的是,无论上述那种情况,我国通过国家安全机关对4名日本人采取措施是非常正确、英明的举措。为此,值得我们欣喜和欢呼。如果是“反制”,正当其时;如果是反侦察,理所当然。1969年“珍宝岛事件”后,我国和前苏联一直处于非常紧张的临战状态,1971年10月中国进入联合国,1972年尼克松访华,国际关系从此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前苏联加紧了对我国的间谍活动,1974年1月发生的马尔琴柯等5名苏联外交官被我国驱逐的事件,以及紧接着我国外交官关恒广被前苏联驱逐,就是外交斗争中典型的“反制”行动。这样一个外交斗争的范本,也许启发了我们今天对4名日本人的做法。这就好比两个人打架,你来我往;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向日方施压,争取被拘船长事件的和平解决。

  

   今天的钓鱼岛事件当然不是单纯的外交事件,如果当作当年的“间谍驱逐案”来看待,是太天真了。因为这一次事件的实质是领土问题:在涉及主权、领土等核心利益问题上,中国绝不退让,绝不妥协。这个态表得好!是对当前钓鱼岛事件的舆论准备,而且有利于争取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中立态度。当然,我对这个表态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始终存在怀疑态度。由于中国目前周边的情况和国际形势的复杂,由钓鱼岛事件到这次的4名日本人被查处,形势会怎样发展?笔者以自己浅薄的知识尝试做如下预测:

  

  一、钓鱼岛事件暂时得以和平解决。日本在考虑其4 名人员被查处的利弊后,我被拘船长无罪释放,作为对等,我方宣布,4名日本人被查无间谍嫌疑也予以释放,双方斗争的第一回合结束,我方暂时获胜。但是围绕钓鱼岛的领土争端远远没有结束。

  

   二、僵持。日方对我查处4名日本人提出抗议,双方开始运用国际舞台进行斡旋和辩论,大打“口水”仗。在此期间,双方的国内舆论介入,民情激昂,而日本从其传统看,民间舆论的势头超过中国,尤其是老牌军国主义势力和年轻的激进分子叫嚣对华开战;而中国的民间舆论较弱,一则因为现在的国人比较麻木和心态各异,不如30年前心齐,二则国情不允许民间舆论太强,国人也习惯了听政府的。这从前期的表现已经可以看出。“9.18”只有少数人进行游行示威,大部分老百姓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期间,双方可能附带进行其他一些无关痛痒的事件,可能会出现第二回合,第三回合,但总的来讲,仍然掌控在理智的框架内。因为,国际关系中还有其他国家,“鹬蚌相争,渔翁在后”是中日两国都熟悉的典故。而僵持的局面与“搁置争议”的主观愿望倒是一致的,拖下去,打“口水仗”,这好象是我们某些人的愿望,因为他们指望“和平崛起“,到崛起了再说(不想评论把“崛起”这个词用在国策上是否妥当,而且是和平崛起。没有刺激能崛起否?)。

  

   三、升级。这里指的是抗衡力量的升级和范围扩大的升级。由于国内舆论不可控制或为了转移矛盾,双方政府围绕钓鱼岛的争议,斗争逐步升级,愈演愈烈,发生在外交、政治、经济领域的斗争一发不可收拾,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经济制裁,断交均可发生,此时,离战争就不远了。这种局面是我国政府力求避免的,但是是美国最希望的。东北亚先前有个朝鲜问题,现在又冒出个领土争议问题,他是非常“I N TR ENSTING”的,正如他与盟友英国对我国南海的西沙、南沙群岛有兴趣一样,作为“世界警察”,他的利益希望能够介入,而且日本由于是二战的战败国,美国在日本有驻军,既然发生领土问题,他以保护的名义介入是肯定的。

  

  四、由突发事件引发的战争。应该指出,矛盾—冲突—战争是有规律的。矛盾不能解决,引发冲突,冲突不能解决,引发战争。因此,避免战争,必须在冲突阶段通过和平谈判解决有争议的问题。譬如,目前的朝鲜问题,6国会谈就是为了避免战争。我的判断,中日间的谈判最近也将进行。不过,这个谈判的过程是复杂艰难的,结果是难以乐观的。因为,这是主权和领土问题,怎么让步?怎么“共同开发”?在核心利益上,双方的底线实际上是一样的。除非中国政府与当年的满清政府一样,而“共同开发”与割让、租借只有一步之遥。严峻的问题是,放在中国政府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丧权辱国,要么不惜一战。以部分或彻底丢失钓鱼岛换取大陆的暂时和平确实是一种选择。为什么说暂时和平?因为你的主权除非永远不要了,否则在夺回主权的过程中仍有一战。不要想象如香港一样和平回归,情况不同!而任何一届政府的让步得到的是永远的骂名。道理很简单,在国家还存在的世界上,不能维护国家利益的政府是什么政府?关于经济问题的“8个两难”其实远远没有现在的这个问题难。因此,正如许多有识之士指出的,钓鱼岛必有一战,不过是什么时候爆发,以什么名义,以什么形式爆发的问题而已。钓鱼岛事件的背后,不可否认存在着美国,甚至是共济会的身影。

  

   事情发展到今天,都因为我国30年来一些政策和宣传口号出现了偏差,有些偏差还比较大。检讨过去,我们应该认识到,关系国计民生、国际关系的政策和口号,不能随意拍脑袋。可喜的是,这次的联大发言有了改进,说明中国政府对这次发言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一些提法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在钓鱼岛乃至南海、藏南等领土问题上,是到了最高层需要进行现实的,然而更是全面地、历史地、科学地审视和决策的时候了。

标签:事件   钓鱼岛   战争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