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研究小岗]一个被忽视的重要问题

2025-02-25 观点 评论 阅读
  

  [研究小岗](三十四)一个被忽视的重要问题

  

  
[ 大于 ] 于2008-12-18 强国论坛

  

  
(写在前面)为了学习小岗村,所以要研究小岗村。为了研究小岗村,需要找些资料。大于研究问题历来的做法是尽量不用与自己思想倾向相同的材料来证明问题。因为大于现在还搞不清楚到底要学习小岗村什么精神,所以在研究小岗村时,基本上不用攻击和否定小岗村方面的材料。如本文用的材料主要来自《农民严宏昌的30年》( 2008年10月16日12:32 人民网)。大于对材料真假识别的法则是:凡是谎言,必有矛盾,以其矛攻其盾,矛盾破则真相生。大于对小岗村的研究步骤是,先识别肯定小岗村方面材料的真假,再从真材料中总结我们应该学习小岗村什么精神。

  

  
在分析了小岗村1979年的粮食总产由1978年的3.6万斤猛增到13.2万斤的主要因素中,有一个因素是“参加生产的人多了”。多的劳动力除了过去在外面讨生活的和以前不下地的妇女外,再就是还没有成年的孩子。这些孩子,有的是学龄期从未上过学,有的是上了学后又中途退出的,即所谓的辍学。这个问题后来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突出问题。《中国失学儿童状况及原因分析》中说:

  

  从80年代开始,流失生现象便逐渐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据统计我国每年仅小学就有250万人辍学。在整个2.2亿学生中,1/3左右只能读到小学,1/3只能读到初中,再读到高中的已不到30%。1989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7.4%,而在贫穷落后的贵州,6—11周岁儿童入学率只有65%。

  

  为解决这一问题,由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牵动,在全国发动了救助失学儿童的希望工程运动。从1989年10月建立“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至1992年底,共救助了648个贫困县的32 万名失学儿童。到1995年工程已进行了6个年头, 然而许多人对于这一工程资助对象的状况并不了解:中国到底有多少流失生,其性别、地区差异有多大,希望工程能否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在分析流失生现象原因时,研究者往往多注意到贫困、高学费、教育投入少、社会影响等直接原因,而忽视了“分田单干”这个间接原因。事实上,“分田单干”也是造成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下面是从《上海虹口区志-第二十九编教育-第三章中学教育》 之“1949~1993年区境中学教育发展情况统计表”中摘录的一部分:

  

  年份 校数(所) 班级数(个) 学生数(人) 毕业生数(人) 教职工数(人)

  

  1977 52 1942 6804
1978 49 1620 6865
1979 47 1372 6795
1980 48 1107 6883
1981 48 897 5738
1982 45 908 8588 6350

  

  (说明:1960~1983年不含江湾地区的统计数)

  

  
这几年,正是推行责任制的年头。在教育水平比较高的上海,学生流失都如此严重,教育本来就落后的安徽凤阳可能更加严重。“分田单干”之所以造成中小学生流失的道理很简单,落后的生产方式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投入为代价。集体生产时,生产队是不会给孩子派正工的,孩子们只是帮助家里做点零散活,基本上可以安心读书。“分田单干”了,孩子去上学,虽然学费很少,但家里少了劳动力。特别是子女多的家庭,读书简直是一种奢侈。有的地方总结经验说:分田包干后,全公社最小的8岁儿童,最大的83岁老人也出动了,就连来串门的亲戚也被拉到田里“探亲”——他忘了这8岁儿童是应该上学的。

  

  小岗村也是这种情况。就说小岗村“分田单干”带头人严宏昌家的情况。严宏昌1969年在小溪河中学读完初中,考上高中,(没有读完高一就回家成了亲,他自己说是因为没钱才不读了。应是假话,没钱读书还有钱成亲?)在小岗村当时严宏昌是文化最高的。他家7个兄弟姐妹,除了小他19岁的最小的弟弟读完高中,其他都没有文化。他最小的弟弟“分田单干”时只有10岁左右,还没有劳动能力。按理,“分田单干”一年温饱了,他后面几个兄弟姐妹是应该可以读书的。严宏昌3儿2女,尽管严宏昌以两个女儿目不识丁的代价来支持3个儿子念书,可他们都只念到初中就放弃学业了。为什么放弃?他的长子严余山的情况是:严余山的少年时期的确有大半是在农田里度过的。很多时候,他都是在田间搭的临时草棚睡一觉,第二天直接去上学。实际上,真正的农活他并不能帮上大忙,顶多只是母亲和大姐的助手。段永霞在前面用牛拉犁,他就在后面帮扶犁子。这样来读书,辍学的结果当然是不奇怪的。

  

  严宏昌还算重视儿子教育而且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他的孩子都读不完初中,其它家庭自然更加困难。例如徐家成全家6口人分了30多亩地,可4个儿女年岁小,干不了活。徐便将3亩地租给邻居。当时没人愿意将地转给别人,如果他儿女年岁大一点,可以干活了,自然不会让他们读书而让他们干活了。不要认为现在农村义务教育免学费了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比起眼前的实际利益,免学费的作用可以说是非常有限的。

  

  在18个按手印的农民中,还有严宏昌、严立学、严国品等几个有初中文化,而他们的兄弟及到严宏昌最小的弟弟之间基本上是一个教育空白,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农村大量中小学的流失,后来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童工问题、新文盲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乃至早婚早育问题,不仅影响当前农村人口的质量,也必将影响农村长远的发展,这实在是一个不应该被忽视的问题。

  

  
有网网友认为我[研究小岗]是对小岗村进行挖苦、揶揄和嘲讽,拿小岗人作出气筒,这不是事实。大家都看到,我在[研究小岗]中采用的基本上是官方与正方媒体的材料,我的目的就是要搞清楚到底要学习小岗村什么精神。研究中遇到真伪问题,当然要弄清真相,难免要涉及的当事人。套一句俗话:我爱小岗农民,但我更爱真理。我现在非常希望有人对我研究的具体问题提出不同意见和批评,进行讨论或者争论,大家一起来求得一个比较真实的结论。谁有多大的功劳就是谁的荣誉,谁有什么错误也要负起责任。这样才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实际的帮助。如果人云亦云,都不认真研究,认识怎么能够提高?比如像这个一个被忽视的问题,难道不需要研究么?难道这个问题对中国农村未来的发展,对中央正在着力要解决的“三农”问题不重要么?难道这样的问题现在还不应该重视么还可以继续拖下去么?

标签:问题   研究   教育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