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从毛岸英烈士给舅舅的信到郭德纲现象看中国社会的变迁

2025-02-25 观点 评论 阅读
从毛岸英烈士给舅舅的信到郭德纲现象看中国社会的变迁  高山美

  这几天在网上看到了毛岸英烈士在1949年给他舅舅的信,使我回忆起自己1951年参军前后那个时代的感受,再想到今天的中国60年来的变动,很能说明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从无产阶级高尚的大公无私变为今天的封、资、修“三俗”的泛滥,很感震动。

  毛岸英的这封信,今天看来很新鲜,而那时却是中国共产党人普遍的思想境界,它处处都显示出无产阶级新思想对旧世界的冲击。就以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来看,澎湃第一个背叛了台湾直到现在还在提倡的“子承父业”的封建孝道,把自己家的千亩良田,分给了贫苦农民,投身为人民求解放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完成了自己虽然短暂,但却是无比光辉的一生,成为剥削阶级家庭的青年勇敢走向新世界的榜样。傅作义的女儿,顺应历史的潮流背叛家庭投身革命,最后在关键时刻挽救了他的父亲,还保住了北京古城,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了大功,实行了革命的,无产阶级的“孝道”。毛岸英的妈妈杨开慧是革命烈士,他的爸爸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他的舅舅也是革命烈士家属了。但是毛岸英对他舅舅提出的希望特殊照顾的要求,批评为“觉悟不高”,认为舅舅虽然是烈士家属,是应该得到照顾的,但是必须按照全国的统一安排和所有烈士家属一样得到政府的安置,而不能“个别”“特殊”解决。正因为毛主席和他的家人在对待亲属方面,丝毫也没有搞特殊,是严格的按照革命的原则来对待的,所以全国、全军的主流才会是大公无私的,中国共产党才会得到全国人民这样高度的信任和拥护。而当时像邓小平那样,在土改前就把自己家里人全部接到城里逃避土改的则是极少数,不是当时的主流,看来还没有对党内外产生什么大的影响。

  毛主席包括他的儿子毛岸英所代表的无产阶级大公无私的思想境界,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思想的主流,它所向披靡的冲击着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思想的污泥浊水,使中国的民族精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鲁迅笔下的阿Q变成了千千万万人民军队的英勇战士,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这样自觉为着自己阶级的解放而勇敢献身的无产阶级战士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当时我所参军的正是这样的一支伟大的人民军队。我感到最突出的它与资产阶级封建主义思想不同的就是它的团结精神,它的解决内部矛盾的团结和进步的武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不折不扣的正确运用。这样一支军队,开到抗美援朝前线,怎么能不取得打败美帝国主义的胜利和奇迹呢!这是新的无产阶级的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向着愚昧的,为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卖命的愚蠢之军的较量,胜负就决定于此。

  什么时候无产阶级“大公无私”的原则精神让位于封建的宗派主义?宗派主义就是不讲革命原则,只要是自己宗派的人,错的也是“对”;只讲私人关系,不讲革命利益。这种风气从毛主席退居二线后,就在干部中滋长,到文革中通过派性,就普及到全民了。在这之前文革中的“保爹保妈派”也是典型的不让群众批评他的爸妈的,亲情高于革命利益的思想。再看看改革初某些领导对他们儿女的照顾,“三俗”之风就不是有了带头人了吗?再后茅于轼这样的极右派对“个人主义”的推销;经济基础的私有化和上层建筑不伦不类的“企业化”改造;对从古到今的汉奸、叛徒、卖国贼的吹捧等等,革命的是非观就被颠倒;连人的形体,也是以丑为美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就这样被颠覆了。

  最近出来的郭德纲绿地事件,更让人很清楚的看到了群体间不分青红皂白的支持自己和谩骂对方,为自己的错误不择手段的辩护,丝毫不考虑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影响,难道我们的社会就没有正常的是非观了??令人吃惊的是在文革中,虽然两派群众都护着自己的短,但是他们的是非观还是清楚的,自己和对方的群众组织那些事做得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心里还是有数的。因此,当军、工宣队进点之后,根据双方的揭发,大家对问题立即就取得了一个统一的认识。譬如武斗不对,哪些人的确煽动了武斗,有事实,两派的认识就统一了,决不会有人去为他作“武斗有理”的辩护。而今天搞了30年的法治社会,打人是侵犯人权总应该知道吧,可还是有人喊出“打得好!”“该打!”这样的支持打人的言论。从此我们可以看到,今天人们的宗派是非观,连文革当时“派性”的水平也达不到了。

  最后的题外话是这两天从土豆网上看了周立波“一周秀”的几个片段,我觉得周立波这一节目的题材一般都是网上的热点问题,而且都是大题材,如全国人代会、政协会的发言啦什么的,他的讽刺也比较有分寸,对人民内部的批评一般也是善意的,因此我觉得它的效果是积极的。对郭德纲的段子也看了一两个,看了他段子的目录,他的题材,“古书”较多,这样的题材也能说,但如果不加改造,是容易把自己说进去的,让自己和他的观众都会忘记了现实,这是一种危险。如果他能更多的关心现实问题,编出一些好的段子,想来会有更好的效果。但一定要有灵魂,这灵魂就是毛主席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如果能够看了,做了,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他就一定会把自己的一技之长贡献给人民,成为一个人民艺术家。可是现在的他,看来还差着一截呢!希望坏事变成好事,与周立波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走出“三俗”。我相信不论在什么社会,站在先进阶级的立场,为人民服务,就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

  

  

标签:自己   他的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