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药家鑫更可怕的
药家鑫之前已有药家鑫,药家鑫之后不知还会有多少药家鑫。
2009年5月,富二代胡斌在杭州市区高速飚车撞死正在过马路的浙江大学学生谭卓。之后还表现得若无其事,悠悠自得,满不在乎,抽烟谈笑,下车打电话,并在聊天中说到要“用钱解决”。
“李刚门”并不久远,却庭院深深不知几许。2010年10月,“官二代” 李启铭在河北大学内撞两女生一死一伤,还叫嚣“我爸是李刚”。而最近李刚逼供案又浮出水面,正是老子英雄儿好汉,儿子高喊“我爸爸是李刚”,怕是喊得有理。虽仅是一个小小的公安局长,权力可见一斑。
如果仅仅是个案,也不必大惊小怪。物种丰富多彩,林子大鸟自然就多。可怕的是背后力量的强大,总有专家学者引经据典,不遗余力为之辩护开脱。不仅为富二代为官二代,更为黑老大,文强如是,几年前的刘涌如是。
“药八刀”残忍之至,但一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解读,不过习惯动作激情杀人罢了。
李玫瑾教授在CCTV《[新闻1+1]药家鑫:从撞人到杀人!》节目中,观看了药家鑫在法庭审判中自述少年时代被父母强制练习钢琴的经历的视频片断,一下子就如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一般钻进了药家鑫的肚子里,“突然就明白了”药家鑫杀人的心理活动——药家鑫成长时期,长期受到父母强制的“被迫钢琴训练”,形成了对钢琴训练的不满,“压抑作用”使这种不满成为一种潜意识存在于他的意识深层;当他看见被撞伤倒地的张妙在抄他的车号时,“替代作用”使他把受伤的张妙等同为钢琴,而“杀害张妙”就成为“砸钢琴”的替代(发泄不满的潜意识活动)。
残忍的八刀竟如此的美妙!经济学假设人是理性的,李教授真是理性得可以。如果我在节目现场,我会冲过去狠狠地打李玫瑾几个嘴巴,我想她不会生气,会笑呵呵对我说:“你这是激情打人啊,没错!”
药家鑫同门师妹李颖也站出来说话了:“我要是他(药家鑫),我也捅……怎么没想着受害人(药家鑫事件中的死者)当时不要脸来着,记车牌?”——这是否也是激情说话?
据说药家鑫本是一个好孩子,有13张奖状和同学、邻居的褒奖为证。他是一个比正常人还要优秀的好青年,前途无量.他仅仅是意外撞了受害者,恰恰受害者又要记车号,他由于害怕农民受害者纠缠起来没完没了,才用弹钢琴的手,强迫性地连续刺杀,捅死了一个比自己大三岁的女人。可惜!
而事实再清楚不过了,药家鑫自我供述说:“当时心里特别害怕,怕她以后无休止地来找我……捅死了就不会看到我了……”这个供述与他在该案中驾车肇事、撞人、杀人和逃逸等一系列行为事实是吻合的。因此,药家鑫杀害张妙,是一个目的明确(杀人灭口)、有意识(自主的)、指向明确(被药指认为不杀害则将来“难缠”的张妙),而且必置之于死地(对张妙连扎六刀)的极端残忍的故意杀人行为。
教育究竟怎么样?看看药家鑫就知道了。“药八刀”刀刀砍在教育的软肋上,让教育变得一文不值。
孔庆东第一视频怒斥道——这个新闻极力在为杀人犯开脱。这种事还请什么狗屁专家来说,这需要专家来说吗?专家说的那个话完全是误导的。专家是为他着想,说“你这个事情,你光考虑撞伤人这个经济赔偿,你没考虑你把人杀了之后”,这个意思是说,你把他杀了之后你更倒霉。没有一句话是为受害者说的!这个新闻是毫无廉耻、毫无人味的!这个新闻从头到尾,都在为这个杀人犯在着想,没有一个人、没有一句话是考虑人家被害者的。它要按着专家的意思是说,如果这个法律不追究你,就可以杀人。背后隐藏的,就是这样一个杀人逻辑。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说你杀人是不对的。为什么呢?杀了人法律要抓你、法律要惩罚你,所以你倒霉了。“你孩子怎么傻啊,你不知道杀了人要偿命吗?”它说的是这样一个逻辑。这个逻辑本身是一个罪恶的逻辑,它在背后的道理就是:如果法律不追究你,就可以杀人。所以我们这个社会上,不是一个药家鑫的问题。
——我特别感谢这个教授,我终于找到一个我也可以随便杀人的理由了!我经常敲键盘、每天打字、每天写博客,手就习惯了连续点击的动作,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连续点击呢,我会憋出病来的——这个教授叫什么?我得拿两盒点心感谢感谢他——以后我也终于有一个随便杀人的借口了。杀人之后我就说:因为我每天写博客,我这个手指头停止不了,有时候不是我杀人,而是手指头杀人。其实我心里边,每天都涌动着杀人的欲望啊,你说那么多汉奸、疯狗,不杀,怎么办呢?我想杀他们,可是杀他们,一想,我不行啊,杀人偿命啊,这根据我们中国“不要脸”的法律,杀人要偿命。这怎么办呢?得想办法不偿命。哎呀,我感谢中国有这么多伟大的教授,他们终于给我们提供了,可以杀人不偿命这样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而且特别符合艺术。你看我不是为了艺术,我也是为了文学吧?我是为了我的文章、为了文化建设吧?哎,为了建设我们中国和谐社会,咱们都去杀人。只要发现谁不要脸,记车牌,就给他干掉。你说这是多好的事啊。
李玫瑾还有一句话说:“庆幸我自己没在‘反右’或‘文革’时期当学者,否则,我这‘砖家’就不是被调笑了,而是可能没命了。”一位“而立之年成毛派”的网友写道:“哥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像瞬间被霹雳击中的脑袋,猛地一阵强烈的剧痛。哥惊魂未定后,立即意识到,原来在毛泽东时代,哥所极度痛恨的砖家们根本不存在,因为他们没命了。而让贪官和资本家豢养的专门来愚弄人民的砖家们消失,恰恰是哥所朝思暮想的事情。”“感谢李玫瑾一句话,哥成了毛派。”——是的,真该感谢这些反面教材。
其实,教育问题已不是教育问题了。“富二代”、“官二代”的心理形成,有其深厚的社会土壤。欲光在教育范围内解决教育问题,无异于缘木求鱼。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基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根源。”解决教育的功夫在教育之外。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4月4日,北师大教授董藩发微博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此言一出,立即遭到了板砖无数。但恰恰是董教授的话无意间指出了教育的症结,董教授的“矢”射中了药家鑫这个“的”。发展是硬道理,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有钱就有一切,鬼也来推磨。精神、理想、主义、道德,轻飘飘的如同一张白纸。所以,出了什么事情,用钱解决!包括杀人!更何况有专家学者在摇旗呐喊呢!
还需注意一下董教授的身份。“其实董教授呢,他的身份主要不是教授。他主要身份是房地产商,他是为房地产说话的人。你看他的两个身份,都是为房地产。就是现在呢,什么人都可以评职称了。比如说我们北大的保卫处,保卫处也有评职称,北大保卫处也有教授、副教授。(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有教授、副教授,比如捡垃圾的,将来也可以有博士、硕士,都有,就是我们不能歧视人家。一个搞房地产的人,他可以做教授;但这个教授跟别的教授,可能是不一样的。如果是一个数学教授、一个物理教授、一个文学教授、一个教育学的教授、一个研究甲骨文的教授,他如果说出这样的话来,那这叫无知、这叫无耻。但是专业和专业是不同的,这个董教授呢,是搞房地产的教授;房地产的教授是一种特殊的教授,所以他说学生将来要有四千万,我觉得这是符合他的专业特点的。你把他当成任志强,你把他当成潘石屹不就完了吗?假如任志强先生说了这句话,我想很多人就没有那么多的愤怒了。”
当遍地娼妓并以此为荣,你想清纯该是多么的艰难!光靠说教能解决教育吗?这你也就会明白,为什么药家鑫李颖们层出不穷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