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罗东进将军谈人民军队

2025-02-24 观点 评论 阅读
  

  罗东进将军谈人民军队

  

  (2007年9月29日在北航讲座,根据录音整理,经主讲人修改)

  

  主讲人简介:罗东进,开国元勋罗荣桓元帅之子,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炮部队副政委,中将。

  

  主办:北航研究生会学术部

  

  协办:书社

  

  罗东进:

  

   各位同学,各位年轻的朋友们你们好!今天是9月29号,在八十年前,三湾改编正好也是9月29号。在江西省永新三湾,秋收起义的红军部队进行了改编。我今天就讲讲三湾改编,讲讲我们的军队是怎么回事。

  

   我出生在这支革命军队里,后来又在这支革命队伍中学习、工作了48年。现在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但是我对军队还是充满了感情,今天我来谈谈我对我们这支军队的认识。首先我从军队的建立讲起。

  

   共产党成立以后,不是从一开始就搞武装斗争。开始也没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过程中,我们很多共产党的领导人,在国民党中担任了很多职务。后来到了1927年北伐胜利以后,蒋介石在上海背叛了革命,进行了“四.一二”大屠杀,接着长沙发生了”马日事变”。后来汪精卫在武汉也背叛了革命,到处杀共产党人,提出了“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就在这种血腥的白色恐怖之下,共产党人开始逐渐认识到,没有枪杆子,不搞武装斗争,我们的革命是搞不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被逼无奈,才逐渐逐渐认识到了搞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主持人刚才介绍了我父亲后来授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有些人说他曾经考过黄埔军校,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我父亲在那个年代也是大学生,他在长沙上中学的时候,就受到毛泽东同志一些革命思想的熏陶和影响,开始逐渐地觉得我们这个国家在那个年代里,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在帝国主义列强对我们的瓜分下,中国人民非常悲惨。有觉悟的青年就起来,想要改变这个状况,但是怎么改变这个国家的面貌并没有清楚的认识。

  

   我父亲刚开始也就是觉得我们落后,尤其是比西方国家落后,那些列强为什么瓜分我们,就是他们的技术先进,咱们的科学技术不发达,他们的军舰,他们的大炮都很厉害,我们不行。在这方面落后太多,因此就想走一条科学救国的道路。在那个年代他的想法就是要学土木工程,就是要搞建设。他想建设高楼大厦,建设房屋,这就能让国家富强起来。所以他从长沙跑到北京,后来考上青岛大学,就是学的土木工程。之后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反动当局列为黑名单通缉他,所以他又跑到上海,辗转又到了广东。到了广东他还是想考大学,想考广东中山大学。由于第二外语德语他一点没学过,所以中山大学没考上。当时在广州正好黄埔军校在招生,我父亲没有认识到武装斗争、枪杆子的重要性。他觉得他自己是个近视眼,不适合当兵,更重要的是他没有认识到军事斗争对革命的重要性。但是他把我的六叔从湖南老家叫到广东,把他送进了黄埔军校,就想让他在黄埔军校参加到革命队伍里边来。

  

   他自己又到了武汉,到了武汉又考了武汉的中山大学,考上以后还是学的土木工程。后来他在一些进步同学,一些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在武汉大学很快就加入了共青团,接着就转入了共产党,那年就是1927年。他入党不久,因为那个时候蒋介石已经背叛了革命,另外武汉汪精卫也要背叛革命。在这种情形之下,全国各地都纷纷组织了一些起义、兵暴。这样党组织就派他到湖北的通城,参加通城的农民起义。他到了通城参加农民起义以后,就把通城和崇阳的起义军组合在一块,他在这支队伍里当了党代表,这才走上了军事斗争的道路。

  

  但是你想他是学生,去带领农民起义军,有很多事情他得从头学起。另外他也很天真,他曾经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当了农民起义军的党代表以后,农民起义军打土豪得到的那些钱财,也就作为他们起义军的军费,装在了一个小箱子里边。当时起义军就是农民,没有什么文化,所以他们想应该有个师爷(就是管帐的)。大家就说你是大学生,还戴着眼镜,就算师爷吧,然后就把小箱子交给他。他就一天到晚提着这个箱子,又要行军打仗,提那个箱子很吃力。有好几个起义军中的农民战士就老找他,说我们帮你拿。开始他觉得整个队伍的军费都在这儿,关系重大,不敢轻易放手。但是后来又作战又跑路,很不方便,有两个农民起义军战士就连抢带夺要帮他拿箱子,他也确实是很累了,心想都是革命队伍的,都是兄弟嘛,所以就交给他们了。结果一天行军下来,到了宿营地再找这两个人,人没了,装钱的箱子也没了。这时他才感觉到,到革命队伍里来的人,什么人都有,不都是那么单纯的,也有投机占便宜的,虽然只是少数人。在这样一支队伍里,各种思想的人都有,怎么带?是个问题。

  

  后来党组织让他们起义军赶到南昌去,参加南昌的八一起义。他们在路上得知南昌起义已提前了,起义部队已离开了南昌。怎么办呢?他们有的人和当时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的人比较熟悉,就带领农民起义军赶到江西修水,找到了原来也是要参加南昌起义的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被编为特务连,父亲任连党代表。我父亲原来没想当兵,也没有认识到这些问题。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多共产党人都没有认识到要建立武装,怎么建立武装也不清楚。

  

  《井冈山》就是描写那个时代的电视剧,可能有很多同学都看了。在那里边可以看到,当时毛泽东同志在武汉的八七会议上就讲到了,只有武装斗争才能夺取政权,也就是他讲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当时共产国际派的代表对他的提法还是有异议的,后来苏联的斯大林还说了这么一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枪筒里面出来的,还是枪托里面出来的呢?”。所以这个提法表明,在我们党内,应该说,是毛泽东同志首先在那个时候就看到了这个问题,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八七会议以后,瞿秋白同志让毛泽东跟他一起回上海,到当时党中央去工作。毛泽东同志就跟瞿秋白同志讲,他感觉到武装斗争太重要了,虽然我们党已经领导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斗争的第一枪,但是我们还要继续搞武装斗争,建立和扩大我们自己的武装。

  

   南昌起义以后,因为国民党反动派调集了很多力量来围剿,所以起义部队就撤出了南昌,向南转移了。当时党中央已决定在湖南、广东、湖北、江西这一带发动秋收起义。所以毛泽东说他要回到湖南江西这一带去组织秋收暴动,目的就是想进一步扩大人民的武装力量。后来毛泽东同志作为党中央的特派员到达萍乡一带以后,就组织了萍乡、安源、修水、铜鼓这一带的秋收暴动,这就是我们平常讲的秋收起义的主力。当时秋收起义是以武汉警卫团为主力,即修水的武汉警卫团,也就是一师师部在这个地方,组织了一团。在毛泽东同志组织下,由安源的矿工还有矿警队伍组织了起义的第二团,铜鼓这个地方由平江一带的农民军和其他一些武装起义的农民军们组织了一个独立团,这个团也就是当时的三团。所以秋收起义就是这三个团发动起来的。毛泽东同志在安源召开了军事会议,做了一些部署,然后他就到了铜鼓。他去铜鼓的路上被民团抓住了,当时毛泽东同志很机智地脱了险。他怎么脱险的呢?他说自己是伙夫,因为他穿着农民的衣服,年龄也比较大一点,另外他身上还带了四块银元,他就给了民团的团兵,这样团兵就把他放了,这他才赶到了铜鼓县,领导了这里的秋收暴动。

  

   具体的过程我就不再详细说了,秋收暴动和南昌起义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这两次起义都是我们党在白色恐怖的情况下,在革命最危急的关头发动的,提出了必须要走武装斗争,必须要抓紧枪杆子,这样才能夺取政权。当时共产国际也好,中央也好,也曾经提出来主要还是攻打大城市,因为学习苏联十月革命的经验,要从大城市打起。所以当时在南昌发动了起义,但是后来敌人力量太强,在城市里待不住,就只能撤出来。这样一路在后有追兵、前有敌军阻挡的情况下,一直辗转到了广东,一部分人散掉了。还有朱老总、陈毅他们带的一支部队在广东的三河坝,就是大埔那个地方,为了掩护大部队进行了一场阻击战。这场战斗当中损失也比较大,但是这支部队保留了下来。电视剧《井冈山》里就有这一段。南昌起义打响了我们进行武装斗争的第一枪,而且一下子拉出来将近两万人这样的一支部队,第一次我们党有了自己的部队。但这个部队由于当时还认识不到怎么样才能建立政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斗争形式,所以辗转当中受了很大的损失。最后保留下来的由朱德、陈毅带的这支部队辗转到了湘南,最后上了井冈山。

  

   秋收暴动的意义在哪儿呢?毛泽东同志在八七会议上就指出来了,要进行武装斗争,只有武装斗争才能真正夺取政权。过去国共合作,国民党的右派是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代表帝国主义的利益,所以他们不愿意看到人民能够起来,他们要对革命采取镇压。在当时的情况下何去何从,大家还是认识不清的。只有毛泽东主席提出了一个思想,他紧紧抓住这个思想,到了湘赣鄂这个三不管的地区,组织了秋收起义。但秋收起义的目的也是要攻打大城市。还没有认清形势,后来要建立根据地,要上井冈山,这才是逐步逐步认清了局势。但是这个思想的提出,以及后来要上井冈山,这都是毛泽东同志的决策,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他的决策是正确的。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当然很清楚。现在有些研究历史的人,还有你们这些大学生们,也对这段历史比较熟悉,可以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要想认识到这些相当不容易。比如说秋收起义以后,部队受到了很大的损失,打了几个败仗。我在前面讲了三个团,实际上还有个四团,就是收编国民党部队邱国轩的一个团。邱国轩在起义过程当中突然倒戈,把一团的二营基本搞掉了。所以修水的一团最后只剩下一营和三营,二营基本上打光了。三团从铜鼓出发,开始打了个小的胜仗,以后也是因为国民党的力量太强了,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这个时候毛泽东同志提出了部队不能再打长沙,并说服了大家,先让部队退到文家市整顿一下。那么二团曾经打下过醴陵,后来打下过浏阳,但是很快由于国民党的势力太大了,兵力太强了,我们也损失了。基本上二团就跑出来百八十人(开始三千多人)。秋收暴动刚开始加在一起六七千人,后来到了文家市的时候也就剩千八百人了。受到了这样的挫折怎么办?这个时候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来向南转移,逐渐又得到消息,在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也有农民暴动的队伍:一个是袁文才,一个是王左。这样才决定了向井冈山转移。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的认识很不一致,思想也很不一致,部队的情绪很低落。因为当时虽然有比较强一点的主力部队,像警卫团这样的部队。部队里的军官也大多都是黄埔的学生,都很年轻。我的印象好像卢德铭同志当时才二十三、四岁,你们在座的有很多人可能比他当时年龄还大。他们虽然在北伐当中有了一定的作战经验,但是毕竟对军事斗争和作战方面还不是那么成熟。另外三个团的兵力也比较分散,没有形成集中的力量,而是分成三处,这样被人家各个击破了。另外武器装备也不行,有些部队里枪支弹药还不充足。还有些部队拿着梭镖、土銃。在这种情况下,刚开始大家的士气很高,要会师,但是很快就碰到了这样具体的事情,使部队的情绪比较低落。

  

   秋收起义还有一点就是当时制作了我们部队的第一面军旗,这个军旗好像是由何长工、杨利三他们几个人搞了三天,何长工当时在留法勤工俭学的时候看到过苏联红军的军旗有五角星,有个镰刀斧头,他根据那个模式最后搞了我们的军旗。一面红旗,五角星是黄的,当中是黑的镰刀斧头,靠着旗杆的部分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从此就打出这面军旗号。

  

   不知道你们看没看过《星火燎原》这部书?那是建国以后不久,一些老同志写的战争年代的回忆文章。在这些回忆录里很多人都觉得当时部队能稳定下来,就是因为有毛泽东同志。他用很简练的语言把大家的情绪稳定了下来,振作了起来。比如在文家市他讲到我们的军队遇到这些困难只不过是碰到了小小的困难,我们将来还会取得更大的胜利。我们现在还是个小石子,但是只要我们团结,我们努力,我们一定会把国民党蒋介石那口大缸给打烂的。这样简练的语言,坚定的信念,就把部队稳定住了。正是由于许多领导干部的身体力行,由于他们的积极影响。所以很多老同志他们的回忆中都讲到了这一点,都感到了当时毛泽东同志在部队当中起到了一个核心的作用,大家觉得跟着他踏实放心。但是你说毛泽东那个时候一系列的方针政策都定出来了,也不是,他也是逐渐逐渐地把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完善起来的,毛主席始终有那么一个坚定的信念。

  

  再有一个,当时很多的共产党员都分散在部队里,有的连队里有,有的就没有,党的组织在部队里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所以造成了我们部队在这个情况下就打了一些败仗。遇到了这样一些问题,领导人的作风对部队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我父亲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星火燎原》第一集),讲到三湾改编以后由于部队给养不足,冬天到了11月份,身上穿着单衣,为了筹措粮饷、筹措衣料,部队就分头出去。但是出门遭到民团的围攻,当时毛泽东带着两个排到了黄坳这个地方,大家又劳累又饿,战士一个一个就坐到地上了。但是伙食担子跑掉了没法做饭,就到老百姓家要了点剩饭,还有一些泡菜和辣椒,就这点东西。也没有碗筷,就弄个笸箩大家伸手抓着吃,当时的情绪比较低落。吃完了饭以后毛泽东同志把两个手拍一拍,然后他就站到了场院的当中,说现在集合,我站第一个,请曾连长发口令,这样几十个战士都站起来了,走到了他身边,向他看齐。这样一下子就把队伍的精神提起来了,情绪也改变了。所以当时很多人都感觉得领导人、干部以身作则这一条特别重要。也就是共产党员的作用对稳定部队特别重要。

  

   再讲到就是三湾改编,也就是因为红军秋收暴动打了几个败仗,部队走到三湾的时候,剩下的只有不足一千人了。刚开始秋收暴动的时候是六七千人,现在损失了几乎是70-80%。那么到了三湾就要改编。刚开始师里的领导讲咱们这个师要整编成一个团,一个团也只有两个营、七个连,也不足一个团。所以讲完了以后大家感觉到越来越泄气。但是后来毛泽东同志站出来讲话了。他很简单的几句话,他说大家不要灰心,别看我们现在力量弱,但是只要我们努力,我们走到井冈山那个地区,在边缘地区,我们能站住脚,我们会逐渐发展起来的。另外他提出来愿留者留,不愿留者可以走,而且发给路费,发两个、三个光洋(根据路途,根据具体情况定)。并且还说,走了的同志回去后还可以参加家乡的革命斗争,以后回来我们还是欢迎的。

  

   这样经过整编,最后走了一部分人,虽然人数减少了,部队缩小了,但是精干了,留下来的都是坚定的人,部队作战能力反而增强了。另外在三湾这个地方还确定了支部要建立在连上。而且班里头都要有党员。这就是我们这个军队初建时期明确地规定下来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应该这么说,我们军队的这种制度、这种做法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只有我们中国工农红军,从那个时候开始制订了这一条,一直延续到现在。在三湾改编当中又逐渐提出来了,我们这支军队既是战斗队也是工作队。集中起来作战打击敌人,分散下去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宣传工农、壮大自己。这就是这个军队的根本任务,它不同于任何一支部队。

  

   另外三湾改编还确定了要成立士兵委员会,为什么呢?因为旧军队打骂体罚战士,枪毙逃兵等等一系列军阀作风在当时红军里还是很盛行的,这样的军队不可能使大家更亲密地团结起来,所以提出了要官兵一致,要成立士兵委员会,要吃同样的伙食,原来军官每天吃四菜一汤,和士兵们差别较大。由于当时到了井冈山地区,条件越来越差,粮食严重不足,所以只能官兵大家吃同样的粮食,同样的待遇。当然士兵委员会建立起来也助长了绝对平均主义,分散主义。但当时军队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军阀主义官兵不一致,影响团结。平均主义、分散主义在当时是次要的,不是主要矛盾。刚开始成立士兵委员会的时候,士兵委员会的权力很大。有的时候打土豪打了一个鸡蛋士兵委员会还要讨论平分。后来大家也就认识到,像这样的平均主义没办法做,一个鸡蛋那么多人怎么分?也逐渐逐渐地不平分了。但是官兵关系融洽了,官兵一致巩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明确了。我们这个军队就是要实现党的解放全中国广大劳动人民,夺取政权这样一个目的。它不光是作战,它还要宣传,要把党的政策、党的方针,把党的这些东西贯彻到群众当中去,把群众发动起来。这是我们这个军队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军队不一样的地方,包括苏联红军他们也没有这样。

  

   为了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又提出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最后逐渐逐渐发展到八项注意。这就是我们这个军队组建起来不同于任何军队的一个地方。讲到军魂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才是我们这个军队力量的源泉,这才是这个军队为什么后来逐渐发展起来,壮大起来,能够战胜了那么多的艰难险阻,能走到今天,最根本最根本的一条。我看你们在网上发的消息说我兼评《亮剑》电视剧,我不是评论家,不能说评论。而且《亮剑》最近还得了奖,很多年轻人都很喜欢,我也感觉到演员在演这个电视剧当中有很多突破。但是我觉得把《亮剑精神》作为我军的《军魂》提出来是不太妥当的。自古以来那些侠客们都讲这个,打不赢也要敢打。要勇敢,哪个军队不讲啊?哪个军队要不讲这个,熊包一个能打仗吗?但是我们这个军队和别的军队一样吗?不一样。在最艰难的情况下,最困苦的情况下它不散,为什么?大家看到长征当中,从长征开始八万多人到湘江这一战之后就剩下三万来人了。中央红军沿途一直走,走到陕北的时候不足一万人了。但是后来又起来了,为什么在那么困难情况下人民要拥护这个军队?一家人只有一条裤子谁出去谁穿,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人民群众为什么参加这个军队,把自己仅有的口粮都拿出来呢?他为什么这样呢?看那个电影《我的长征》里那个彝族人,从水牢里把他放出来,他很快就认识到这个军队是为穷人的,他马上就参加了红军,你说他懂得马列主义吗?懂得共产主义吗?不是的!他就是知道这个部队把他当“人”,他在当时的社会活不下去,他跟着红军,觉得这是一条出路,这就是因为我们的军队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就是它灵魂所在。(热烈掌声)

  

   如果我们不讲这个,光讲勇敢,那能行吗?什么事情它都要有一个真理,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下,怎么分辨是非?这就要靠一个党,靠一个集体,没有这条怎么行呢?我想《亮剑》这个电视剧有它的长处,很多年轻人也很喜欢,我们部队的很多干部战士也都非常喜欢,这是它好的地方。但是有些东西不能过了,过了就成了土匪了,我们的军队要有勇敢这种精神,没有这个也不行。但是更重要的要在党的领导下,要有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支持。所以你看现在一到抢险救灾,一到这个时候,大家知道解放军来了,很多群众都感觉到托底了。为什么呢?一个是他们觉得战士们,这个军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宁肯牺牲自己也得把人民群众从水火里面抢救出来,这是它的性质所决定的。党也有缺点,但是总的来说有了这一条,就可以克服这些缺点。

  

   我们党并不是一点错误也不犯,但是当大家认识到这些缺点错误以后,都是以党的利益、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来正确对待这些事情。所以我觉得讲我们军队的军魂,不能离开党。另外我这里讲到毛泽东同志,我不是讲毛泽东个人怎么怎么样?因为毛泽东同志他能把大家的积极性带动起来,用简单的语言把大家正确的思想、道理总结出来。而且他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大家跟着他确实就取得了胜利。在战争时期,他总结出十六字方针,他总结出一系列的东西,按照他的做法就能够战胜敌人。湘南暴动的时候,朱老总、陈毅他们带了部队上山以后,组织了二十八团、二十九团。后来二十八团、二十九团拼命地提出来要下山,要回湖南老家去,毛主席就不同意,他们不听。不听结果怎么样呢?这两个团下山以后,在途中二十九团就垮了,当时二十九团的团长也被叛徒杀害了,最后的结局很悲惨。毛泽东同志带领了三营下山去接应二十八团,才把二十八团带回来。

  

   还有这么一个故事,就是三营在下山接应二十八团的过程当中,遭到了民团的袭击,部队突围出来,集合的时候一点名,只少了个担架兵。然后部队再接应二十八团,过了两三个月,回到井冈山的时候,这个担架兵已经先回到井冈山了。毛泽东同志为了这件事情专门写了篇文章,为什么?因为当时各个部队开小差的,逃跑的比较普遍。像二十九团就要回湘南去,就要回老家去,就要回去过年去。下山了,结果垮掉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三营为什么一个担架兵打散了,没跑,反而自己回到井冈山了?就是因为支部建立在连上,就是因为他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了,战士们有这种自觉性。他觉得不能离开这个部队,所以他自己回去了。这在别的国家,别的部队有这样的吗?可能这样吗?他们的部队就是对军人提高待遇,笼络你,他的士兵能够这么自觉在那样艰苦的情况下奋斗吗?不可能。

  

   我记得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英国蒙哥马利元帅到中国来,他参观了我们的军队,参观了我们的院校,了解了中国军队过去的这段历史,他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我要奉劝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军人,你们千万不要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作对。他为什么要说这个话?他认识到这支军队太不一样了,在那种艰难困苦下,没吃没穿的情况下不散,在长征的途中,前有阻挡的敌人,后有追兵,几十万敌人围追堵截及飞机大炮的轰炸,损失很惨重的情况下不散。走过一些无人区,在那样的艰难的情况下,能够挺得住,咬着牙坚持下来。大家看到《陈赓大将》的电视剧里头,连一个红军小鬼,那么小小的年纪,饿得不行了还说自己有粮食,说他能跟着部队走,谁见过这样的部队呀?我们这支部队经过了长征,经过了那么多艰难困苦,牺牲了那么多的人,最后为了抗日,却第二次国共合作,又戴上国民党的帽徽,你知道那时候很多老同志,战士们他们是什么心情?国民党在江西的时候杀了多少人,他们的亲人死了多少?大家知道刚刚解放的时候,江西这个地方到处都是坟地,就是因为国民党进入这个地区以后杀了很多人,把很多人的尸体都抛在河里,河水都红了。瘟疫到处都是,那时候江西的人牺牲了很多,很凄惨。在这种情况下,和国民党那样的深仇大恨,你还要和他合作,戴上他的帽徽,容易吗?但是我们这个军队,党说了,他就能做到。然后在国民党部队节节败退这样的情况下,它冲到了前面。渡过黄河进入山西以后,国民党军队讲我们都往后跑,你怎么还往前面去。他们讲你们这样的武器装备(小米加步枪)能行吗?但是我们就是坚持下来了,搞了八年抗战,硬是把日本主要的力量顶在了华北,顶在了山东,顶在了这个地方。原来日本多狂妄,要三个月解决支那问题。

  

  在庆祝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时候,纸上也宣传了国民党正面抗战的情况,血战台儿庄等等。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讲,真正抗战是国民党,在台儿庄杀了日本人上万,共产党平型关大战,打了半天才杀了多少日本人呢?当时平型关大战战果道的是歼敌三千,后来现在讲歼敌一千,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蒋委员长下了一个命令,为了提高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讲战果要夸大。好像真正抗战的主力是国民党,是不是那么回事?怎么经过抗战以后,共产党刚开始进入陕北,才不足一万人,和红二十五军、陕北红军合在一块也不过一万多人,以后四方面军一过来也超不过三万人。国民党多少?几百万军队,等抗战完了以后,美国来调停的时候,共产党就上百万的军队了。经过了调停不行,最后还是蒋介石撕破了协议,打起来了,八百万军队被打光了,蒋介石跑到台湾去了。这是怎么回事?究竟谁真正代表了人民的利益?这就是明摆着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蒙哥马利元帅,他就看到了这一点,他觉得中国的军队不得了。我们刚刚建国,西北这一带的土匪还没剿完呢,朝鲜战争就爆发了,斯大林为了不和美国正面冲突,不出兵。那么我们中国就下了决心,我们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那个时候我们很多部队是从南方一下就拉到了东北,下了火车就进朝鲜了。那么冷的天气,冻、饿,做了多大的牺牲!但是顶住了。麦克阿瑟当时讲的说要到鸭绿江边过复活节,结果一下子突然间遇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突然被顶住了。他没想到,最后逼得他在谈判桌上签了朝鲜停战协定。

  

   他不是号称联合国部队吗?照样给他打回去了。后来我们在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打印军就象小刀切黄油一样,现在印度人还对这个耿耿于怀。当时我们打他们,很容易就把他们打垮了。但是你知道困难有多大吗?那是高原地区,我们平原的部队进去了以后不适应高原环境,爬雪山还穿着单衣,但是部队就是那么能打,为什么?你们这一代年轻的朋友们好好想想。从我们军队的历史上来看,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问题。因为我们这样一个国家,我们要想站起来,没有一个正确的党,没有这样一个组织来领导我们,不可能取得胜利。不管你有些人说东吹西,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哪一个人也不行,哪一个党也不行。虽然我们有缺点,虽然我们现在有腐败,我们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你知道我们这个党经历了怎样的艰苦的历程,克服了多少艰难险阻及自身的缺点错误!不要忘记了这一条。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讲,你们过去的党员是愚忠,我说你们错了,你们不懂啊!

  

   比如说文化大革命以后,我们党何去何从,对于毛泽东同志在文化大革命当中的失误和问题怎么看待?有截然不同的说法。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黄克诚同志,文革前把他打成彭黄反革命分子,文革中又那么整他,他出来以后在人民日上写了那么一篇文章,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为什么?他不是从个人的恩怨出发,更不是什么愚忠,他是为了党和人民的最根本的利益,如果我们丢掉了毛泽东思想这面旗帜,我们可能垮得比苏联还早,早垮掉了,没有这一条能行吗?我再给你们举个例子,你比如说左权,他在抗战时期,在前线牺牲了。他在苏联的时候,由于各种因素、各种原因给他背上了一个托洛斯基份子的帽子。他回到苏区后已经当上红一方面军的参谋长,还背着这个包袱。在长征途中,他打了那么多战斗,那么英勇,还戴着这个帽子。到了抗日战争,他已经是八路军的副总参谋长,在前线做了很多战役的指挥,他还戴着这个帽子,直到牺牲。他曾经给中央写过信,要求解除,但是由于当时的各种情况,各种困难,上级没有答复。他有没有以个人的恩恩怨怨计较这个事情?没有!他为什么会这么做呢?他就是认识到个人的问题再大也是小事,党的利益,党的事业再小也是大事。他就能够自觉地正确对待这些问题。正因为有这么多,有无数的革命先烈,他们能够正确地处理这些问题,所以我们这个党才能走到今天。

  

   今天我们到了和平建设时期,但是我们遇到的困难问题还很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虽然我们经济取得了发展,但是还有很多的问题有待于我们逐步去解决。人民群众当中还有很多不满的问题,而且我们党内也确实存在一些腐败。但是不能因为这样,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就对党失去信心,不能因为这些问题我们就没有了信念,没有了信仰,没有了奋斗目标,那我们中国还能真正的富强起来吗?

  

   我们需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的东西,先进的经验,但是话说回来,任何一个西方国家,它不是真正地要帮助中国真正强大,它是想从你这儿得到更多的钱,拿更多的利益,它看到你真正的要崛起的时候,会想方设法地阻止你发展,依靠他们我们是绝对富强不起来的。如果没有一些能真正认识到这些问题,去努力奋斗,有奉献精神的人,我们的中国革命,我们中国的建设也不可能发展这么快。虽然说有些外国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但外国的东西不一定都管用。无数的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我在部队工作这么多年,我作为一个老兵,我觉得对军魂以及军队的建设有了些体会,我是讲的心里话。另外我们的军队在建设当中还有一个古田会议。古田会议上就是把我们军队这些问题总结归纳了,而且用文字固定下来了,对部队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是毛泽东同志对军队建设的一个重大贡献,这也就是我军的第一个政治工作条例。我们以后颁发的政治工作条例也都在这个基础上逐渐逐渐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这个党,我们这支军队有它非常独特的地方。现在有的时候老是讲和国际接轨,我说接轨可以,但是最根本的东西没法和它接轨,我们和它不一样,我们这一条不能丢,丢了就完了。

  

   我今天就是讲讲自己的看法,可能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年轻的朋友们能够正确理解、提出意见。我并不是对《亮剑》采取批评的态度,我是说它的个别地方需要改,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热烈掌声)

  

  

  

   主持人:下面有半个小时交给大家来进行提问。

  

   同学:罗荣桓元帅跟林彪元帅一起指挥辽沈战役,详细过程您给讲一下?

  

   罗东进:辽沈战役的时候我还不到十岁,也说不上这个详细的过程,有些问题我是后来看了一些文章,看了一些资料,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辽沈战役有些电视剧、电影上都描写了,在辽沈战役打锦州这个问题上,应该看到毛泽东同志的思想确确实实在是很高明的。他是从整个战略全局出发,如果打下锦州来,就会形成关门打狗的局势,就可以解决东北问题。东北的问题解决了,中国的问题就好办了。后来我在很多文件中都看到了,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的时候。也就是日本人还在进行大扫荡的情况下,也就是撵得李云龙到处跑的时候,那时候八路军总部差点让日本人端掉。当然百团大战取得很大的胜利,确确实实值得可歌可泣。但是由于过早地暴露我们的力量,日本的反扑也是很厉害的,左权同志也就是那个时候牺牲的。当时刘少奇同志到山东,毛泽东就跟他说过这样一段话:说我要跟你讲一件事,现在不便跟别人说。你要认识到山东的重要性,就是说如果日本人战败,撤出中国。山东非常重要,向北可以进入东北,向南可以接应江南。我们现在的解放区有七八个,但是都比较小,没有重工业,这些地方都丢了也没关系,只要有了东北,我们就可以取得胜利。和国民党再次合作也有了条件,和他打我们也有了基础。就是说毛泽东同志在那个时候就认识了东北的重要性。就像下围棋一样,不是说先看到了后一、两步棋,而是三、四步以后的棋他都看到了。所以为什么一些老同志对毛泽东同志那样的崇拜,因为他确确实实有过人之处。

  

  毛泽东看到了这一条,只要东北把这个门一关起来,把东北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党就占有了优势。但是林彪当时为什么犹犹豫豫?也不是没道理的。当时我们东北野战军的主要的后方基地是在松花江以北,在黑龙江,这样到锦州的前线,一千多公里,而且当时沈阳、长春还都掌握在国民党的手里,一旦运输线被截断了,你支援不上,供给不上,问题就大了。一旦把补给线给切断了,怎么办?所以林彪就犹犹豫豫。但是毛泽东同志他就是有这种气魄,他说与其这样还不如下定决心,把锦州拿下来,拿下来之后回过头来把他们围在东北全歼了。

  

  这就讲到我父亲和林彪的合作。他们之间有四次合作,第一次是在红四军九次代表大会以后,主席开始重视我父亲,后来提他到了红四军做代理政委,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合作。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成立了的115师,林彪是师长,聂荣臻是副师长,因为那时候国民党给我们的编制没有政委,所以叫副师长,我父亲也不叫政治部主任,叫政训处主任。但很快我们就改过来了,聂荣臻当政委,我父亲是政治部主任,这是第二次合作。以后林彪打平型关以后在山西负伤。被阎锡山的部队打了一枪,伤势很重,之后到延安、到苏联治病,这样他们又分开了。然后到了东北是第三次合作。这三次他们合作都还可以。对东北的问题,因为林彪作战这方面有很独特的地方,但是他只考虑作战的问题,别的不愿意管。我父亲就把政治工作、后勤工作、军工生产及二线兵团的建设这些抓了起来。并准备了一旦铁路线被截断了,就要从内蒙迂回解决的预案。结果果然在打锦州的过程当中,国民党把铁路线截断了。但是咱们的后勤运输源源不断,从内蒙绕过去了,最后锦州打下来了,形成的形势就是关门打狗了。除少数部队从营口跑掉了以外,其他的国民党的几十万部队全部包圆儿。这时候四野就成了百万大军之师。再加上山东的华东野战军三野在淮海战役上又取得了胜利,这时国民党的气数已尽。

  

   这是他们两个的第三次合作,还有第四次合作。彭德怀在庐山会议被拿下去之后,让林彪出来主持军队工作。这时我父亲因为身体不好,已要求免去了他的总政部主任的职务,由谭政同志担任总政治部主任。但林彪出来以后又把谭政拿下来了。这样我父亲第二次被任命为总政治部主任。这一次合作当中在学习毛泽东著作上和林彪有不同的看法。林彪讲要“活学活用、立竿见影”,我父亲认为“立竿见影”这个说法不科学,人的思想改造就是长期的过程,怎么可能立竿见影呢?很多文件这么写,但他还是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这样他们两个就有争论了。小平同志出来以后几次讲到学习毛泽东思想的问题时,都讲到了我父亲在学习毛泽东思想的问题上主张要实事求是地学习基本观点、方法,不同意林彪的做法。至于对林彪,我个人看法这样,在长时间的革命斗争当中,他是有功劳的,他也做出了很多贡献,历史一定要历史地看。后来的问题归后来的问题,后来他走上另一条道路,那不一样了。但是你不能因为这个而不承认他过去的贡献。但是过去林彪是不是都对都正确呢,也不是这样。你比如说长征当中,到了会理以后,林彪曾经找彭德怀说,“你出来”,让彭德怀来指挥,彭德怀不同意。他又找聂荣臻说咱们一块写信吧,毛泽东带着我们走了弓背,从四渡赤水,完了又绕到云南,直接过去不就完了吗,干嘛要走弓背。后来毛泽东在会理会议上说了一句话,“林彪你是个娃娃,你知道个啥!”。

  

   看一个人要历史地发展地看,他所做一些有利的事情,你不能说他什么也不是。这次《井冈山》电视剧里头对林彪做了些正面的描述。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我觉得它做了些澄清。就是过去文化大革命批林的时候,说林彪在苏区时对“红旗能够打多久”有议论,丧失信心,毛主席写的那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批评他的。在电视剧《井冈山》里是这么说的:说过年了,林彪给前委领导同志写了封信贺年,提到有人怀疑“红旗能打多久”,不是说他怀疑。这种实事求实的态度才能使得我们对历史有正确的认识。(掌声)

  

   同学:我从小就对罗帅很感到尊敬和敬仰,我想问一下在您的成长过程中,他的言传身教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还有一个问题,在1955年,我们军队进行评军衔的时候,有个别人说自己的军衔评得很低,这些人作战十分勇敢,用毛主席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对这种行为应该怎样理解,是一种狭隘,还是对荣誉感的一种追求呢?

  

   罗东进:我父亲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他自己的事情对我们讲的很少。我小的时候也是那样,老想知道父亲过去做了些什么。如谈到长征时老想问父亲当时做了些什么?他总是说我就是跟着走过来的,长征中那么多烈士牺牲了,很多人连姓名都没留下。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只是幸存者。很多老同志你一问他们长征的事,就说是跟着走过来的。电影《我的长征》的主题歌就是《跟着走》。跟着什么走?跟着党走,跟着正确的路线走。也就是在长征的过程当中,大家认识到了路线的重要性,错了就失败了,正确了就取得胜利。才认识到毛泽东同志他确实代表正确,他一出来,就能扭转失败的局面。到最关键的时候总是他出来扭转这种局势。所以为什么说老一辈对毛泽东是这样崇拜呢?就是因为他是正确的。当然谁也不是完人,谁都有缺点和不足,搞迷信是不对的,但是否认这个正确路线也是不对的。正是他们从革命斗争当中,从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来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总觉得自己是渺小的,我父亲对我讲的最多的就是,那么多革命先烈牺牲了,很多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你们要学习他们。你们总问我父亲当时起了什么作用,这是他从来不回答的。当时他任政治部主任,解放军就经常写罗主任说了什么什么,他看到就打电话给解放军社,说你怎么编的,我给了你们多少钱,一天到晚罗主任的罗主任的,这些事情是大家做的嘛,你们就这么写呀!

  

  这些老同志都是有这种精神。 你看我父亲从秋收起义就跟毛泽东在一起,很多老同志都是这样说,你父亲跟毛泽东那关系真是铁。毛主席倒霉的时候,我父亲每次都跟着倒霉,这是全党都知道的。但他去世以后我找不到一张他和毛主席单独在一起的照片,一张都没有,他从来照相的时候都躲到一边。你看到延安后参加秋收起义的同志照的一张合影,毛泽东同志就站在边边上。不像现在那些人那么官本位,总想自己在电视上多出来一下,总想站当中,非常不好。所以我觉得这些事情上,对我还是有一些启发和帮助的。至于你说的授衔,主席说过“男儿有泪不轻弹”,社会上流传有很多说法,我觉得主席不是针对哪一位说得,不要把它扣到哪一位身上。因为在授衔过程中,有好多人是主动让衔。比如说许光达同志,两次写信,要求不要授予他大将。比如说徐立清同志主动要求不要给他授予上将军衔。最后再三请求,因为他是在总干部部工作,他说我做这个工作,我不能这样,最后给他授了个中将。大家要向这些人学习,不要把这些东西看得太重。

  

  当时授衔,我父亲回来,我们孩子们问他元帅是什么样。他说“你们老问这些干什么,不就像唱戏的一样,后面插几个旗子”。(众笑,热烈鼓掌)。他始终把自己看得很淡。我觉得我们年轻人要把功名利禄看得淡一些,事业、人民要看得重一些。(热烈掌声)

  

   同学:您好,我想阐述一下:我们可以乐观的态度看待基层百姓对党的信任程度。我从通过与农民交谈,还有与我家乡的父老乡亲交谈,我认为他们不是对党失去信心,他们认识到党的先进性,同时也认识到了廉政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我认为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看待问题,不能因此而说明基层群众对党失去信心,这是我的观点。我还有一个问题,在此之前您曾经说到《亮剑》里边的士兵,在此我想提问在军训的时候也有一些教官脾气很差,很粗鲁,而我们应怎样看待军队风貌与军队粗犷豪放之间的关系,谢谢。

  

   罗东进:你讲的确实是个问题,确实大家都很重视。现在骂共产党的人也确实有,有不少人对共产党内的腐败很不满意。我个人看法是这样:建国以后我们党处在执政的地位,这与过去战争年代不同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不少新问题,腐败问题尤为显著。我觉得第一不奇怪,腐败不光我们国家,每个国家都有,历朝历代也都有。但如果不重视、不解决,我们将会有很大的问题,党的威信会丧失。但另一方面话又说回来,腐败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它是人类社会当中很复杂的问题。过去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有十倍、百倍的利润,那很多人宁肯冒着死去趋利。我们再看看贩毒,贩毒分子不知道是死罪吗?也因为利润太高了,来钱太容易了,所以他就往这个坑里跳。这个问题是社会的问题,共产党人谁也不是完美的,谁也不是神仙,但是共产党里头有很多人他们确实是光明磊落的,大公无私的。咱们现在每天电视新闻里边不是都在播吗?你也应该看到这个。所以看问题要全面分析,尤其是年轻人。

  

   我父亲在我就读哈军工的时候为我题了个字,我父亲讲到,你上大学了,给你写个东西。我当时觉得很新鲜,他写了:学习业务和学习政治要相结合,没有方向是会误入迷途的。根据他自己一生当中的体会,他跟我讲了这些。要我紧密联系群众,要跟大家打成一片,既要有大无畏的精神,也要注意自己言行举止。腐败问题应该怎么看?腐败确确实实是很坏的东西,这一点是我们共产党是要很好认识的!如果我们失去了人民,我们军队也好、我们党也好,就失掉了根本。这是我们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党中央态度是非常明确的,要坚决惩治,不管什么人他只要有这个问题该罚就罚,该处理就处理。但是这些年出得太多,感觉到这些当官的抓十个可能有冤枉的,抓八个可能有漏网的,你说这个怎么弄?!我想恐怕还是要有根据。相信我们党中央,十七大会旗帜鲜明地要坚决反对腐败。但是你说在下一届的中央领导下就能把腐败铲除掉,那也是不可能的。这个有很多因素在里头,有些国家比如说新加坡、香港,高薪养廉,但是你说我们能用高薪养廉吗?太高了会脱离群众,人民群众也不愿意啊!我们是十几亿人口大国,你说加在一块是什么数字?不得了。和人民群众脱离太远也不行,所以这个东西就是这样,全党上下大家坚决反对腐败,坚决提倡清政廉洁,坚决与腐败做斗争。出了问题也不要光是骂,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大家共同努力,想方设法铲除这些。另外也不能因为这点就没有纪律性。你看过去的艰苦,那个艰难险阻比我们现在可大多了。在那样的情况下大家都能挺过来,都能紧紧站在党的立场上做斗争,我们要学习前辈。当然情况不一样,现在有现在的问题,现在建设当中的很多问题跟那个时候也不一样,所以说可能更困难一些,但是我觉得不能因为这个就丧失了信心和信念。我觉得我们国家总是要前进的,中国人民要站起来,要真正地把国家富强起来,这是大家的共同愿望。我相信全国人民有这么个共同愿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逐渐实现。这个问题就是矛盾的统一,你想军队不强调纪律,不严格一点行吗?不行。但是你严格到对战士基本人权都不顾,你打、骂,那样行吗?也不行,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情况下哪一方面是主要的要分清。所以我想社会是复杂的,看问题要全面。(掌声)

  

   同学:我想问的就是现在我们的军队正在实现职业化和合同化,那我们的军魂能不能继续下去?应该怎样才能继续下去?您是怎样的看法?

  

   罗东进:现在世界上科学技术是发达了,而且最发达的科学技术都用在军事上,军事斗争越来越现代化了。现在已经不光是讲机械化了,还要讲信息化。这些东西要不要?要!我们现在还拿个大刀能行吗?有人讲我们只要有党的正确领导,我们拿着大刀也可以对付导弹,那就错了。我们也要发展,而且我们在这几年进步也是相当大的,大家在网上也可以看到。但是话又说回来,我们比起美国来说还是差得很远,科学技术这一方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赶上的。在座的大多都是航空航天大学的同学,你们很多人将来可能也要到国防工业部门去工作,你们有些国防生也要到部队里服务。我想你们应该更好地学习,让我们在军事方面更加现代化,用我们现代化的装备来武装部队,更好发挥它的作用。但是现代化不等于要把我们军队、我们党的最根本的灵魂丢掉,这个是不能丢的。我们过去用小米加步枪就能够打败日本帝国主义飞机、大炮。我们过去用梭镖大刀就能对付国民党那些机关枪、重机枪。我们现在有了导弹,我想我们也不怕美国人。但是如果它想要侵略我们,如果我们没有党的正确领导,没有最根本这几条,要想战胜这样的敌人也是不容易的。所以我说这一点是不能丢的,光靠勇敢不行,光靠武器装备也不行。我们的军队有我们自己的特点,特点不能丢,不能强调跟国际接轨,不能因为强调这些就把我们自己最根本的东西都丢掉了,那是错误的。(掌声)

  

   同学:我想问的就是,因为您是二炮部队的领导,所以我想问,我们国家的导弹到底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如果在未来我们和发达国家开战的话,导弹能不能弥补飞机的劣势,或者在其他方面是否占有优势?

  

   罗东进:总之我们现在有很大的进步,尤其最近几年。有些问题你到网上去查,可能比我讲的还要多,但是有一些东西我在这儿不能跟你讲。军事有些东西该保密还要保密,但是我总觉得我们现在技术装备逐渐现代化起来,但是不管什么战争没有人的作用,全靠自动化是不可能的。现在美国不是机器人要上战场吗,无人驾驶飞机等等。他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真正能解决问题还是得靠人。在伊拉克美国气势汹汹很快把伊拉克占领了,但是现在怎么就出不来呢?他退不出来,他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他用美国的文明、美国的文化去教化伊斯兰教能行吗?他们没有导弹,也没有先进武器,但是他们有人身炸弹。今天炸你一点,明天弄你几个,他就是不怕死你说怎么办?他们现在进退两难,英国说要撤我这有人反对,不撤我这也有反对,他也是没辙,他的日子并不好过。他就是靠他的武力,光靠他这个东西是不行的!

  

   但不重视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也是不行的。当年我们虽然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鬼子,用“一把炒面一把雪”打败了美国鬼子,但我们的牺牲很大。在朝鲜我们的武器装备与美军有很大差距,损失很大。所以才下决心把陈赓大将召回来组建军事工程学院。后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下了决心,就是当掉裤子也要搞两弹。有它和没它不一样,现在我们有了这个东西,腰杆子硬了一点,前些年我们没有达到实战能力的时候,美国人说,几分钟之内或者几个小时之内能把你全打光。现在让他试试,看看能不能打光,他也不敢。所以美国现在说了半天,还是把中国军队作为主要对手。我们也没欺负哪个,我们也没到外面派兵,我们也没驻守哪个国家。我们保卫我们的国家。他把那个飞机派到日本,派到那个地方干什么呀?他就想对付你。(掌声)

  

   同学:有一些人在解放之后脱离了人民,我想问一下据您的了解在解放之后是不是有些当年的革命干部有一种想法,包括有一些高干子弟有这些想法?

  

   罗东进:没太听清你的问题。

  

   同学:他们在革命胜利之后过上比较好的生活,脱离了人民,就有一种老子打江山坐江山的想法,而失去了信仰,失去了为人民服务的东西。据您了解是不是有这种情况,腐败这么严重。在一些高干子弟里面是不是也有?

  

   罗东进:你这个问题是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说有些人解放以后,认为江山是自己打下来的,就开始想享受,不想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这也不是一个两个,三反五反,反的就是他们。另一方面有些人他挂的是共产党的名,实际上他根本就不是共产党,他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他是见什么就捞什么。这些人我们要坚决反对。至于你讲的高干子弟,高干子弟他不是铁板一块,在社会当中你说农民的子弟有没有坏的?你说工人子弟有没有坏的?你说教授的孩子有没有坏的?也有。高干子弟有没有?也有。但是高干子弟有没有好的,也有。你不要把这些都对立起来,有些高干子弟他们受到党的影响,受到部队的熏陶,他们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而且他们表现得也很突出的。当然也有一些不孝子孙,甚至有些被判了死刑。有没有?有!所以我想大家都要一视同仁,不要把他对立起来。其实有一些腐败分子,以前是出身很贫困苦的。所以现在社会是这样,考验一个人是不是真正共产党员,是不是真正的工农阶级,还是要监督,这样我们党的队伍、干部队伍才能真正建立好。而不在乎他是不是工农子弟、干部子弟。干部子弟有好的,也有坏的,都有。干部子弟如果要求自己不严格,去走私去搞什么,照样该罚就罚,照样该杀就得杀。我对这个问题就是这种看法,我觉得您不要用那种心态将他对立。(掌声)

  

   同学:我想问您一下,我们的军队是怎么把一个活生生的,鲜活的生命变成一个人民解放军的?我的哥哥就在当兵,而我的爸爸也想把我的弟弟送到军队去,但是他们都是我的亲人,我不可能讲这些理论,我是想真真切切地知道大家心里在想什么,他们在军队经历过什么?谢谢。

  

   罗东进:我参军的时候是50年代末,1959年入伍的,那个时候的情况和现在是不一样的。另外我出生在部队,成长在这个部队,我受到这些熏陶。所以你现在哥哥也好、弟弟也好,他们要到部队,他们要根据他们的情况。现在形势变了,情况变了。如何把我们这个军队好的传统作风继承下去,这是一个很重大的课题。希望现在在职的许多干部,尤其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同志,他们要很好地思考和研究,也包括我们年轻的战士和新到部队的同志,也要积极地配合和更好地提出他们自己的意见、看法,使我们部队好的传统作风继续发扬下去。我作为一个老兵,说句老实话,我对部队现在的现状也有些不满意,我也有担忧。但是我总觉得我们好的传统、好的作风是我们要努力保持的。也有很多错误的东西它是在生活当中,在有些方面表现出来。但是你没有识别能力你就看不清,你就不明白。另外现在部队进行了很多教育,讲很多传统和作风。但有些人出去到电影院、游戏厅、卡拉OK转一圈回来就给你冲光了。在这样情况下,怎么抵御错误思想的影响,要靠党、要靠部队、要靠各个方面帮助,也要靠自己。所以我觉得年轻的朋友们,你们要提高自己的看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全面地分析事情。你让我今天在这儿把什么都讲了,不可能,我也没那个本事,就这样吧。

  

  

  

  主持人:通过这次讲座大家都有了比较大的收获,让我们再次以热烈掌声对罗将军表示感谢。(长时间热烈鼓掌)

标签:我们   这个   但是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