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亦明:对方舟子用语克制?对不起,我做不到

2025-02-24 观点 评论 阅读
对不起,我做不到

我的方学研究,至今已有三年历史。在网上张贴出来的“反方”文字,已经超过百万。大致来说,对于我的方学研究,好评多,劣评少。而方舟子本人,除了造谣污蔑之外,三年中只发出了两三次哼哼,并且每次都被我给予迎头痛击。在劣评之中,最主要的意见就是批评我的语言过于尖刻,主观色彩过于鲜明,因此使文章显得不那么客观,不像是学术研究,甚至有人因此说我与方舟子有私仇。

我承认,我的方学文章,语言确实非常生猛凶悍。实际上,我自己就曾两次主动检讨过这个问题。但是,我至今依旧故我,“拒不改正”。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为自己找到了如下理由。

第一,诸位如果翻看一下我在三年前撰写的“方学”文章,就会发现,我在最初对方舟子还是相当克制的。只是到了后来,我才大量地使用诸如“小偷”、“骗子”、“打手”这类侮辱性词汇。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我在使用这些词汇之前,已经充分地证明了方舟子确实是“小偷”、是“骗子”、是“打手”。因此,不论是按照鲁迅还是方舟子关于“婊子”的论述,我这么做,都是正当的。

第二,在充分了解了方舟子的之后,一个人仍旧能够保持所谓的“客观”和“冷静”,是需要非凡的克制能力的。很抱歉,亦明兄没有这样的能力。实际上,七年前,年逾花甲的野鹤先生在批判方舟子时,其语言之生猛,与我今天的文章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我这么说,并非拿野鹤先生当挡箭牌,而是要说明这样一个事实:要求一个学者在面对方舟子的邪恶时,压抑心中的义愤,是不现实的,甚至是“不人道”的。

第三,方学大致属于人文学科。而人文学科之所以被认为“不科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研究者和被研究对象之间会在感情上发生纠葛。也就是说,亦明兄在研究方学时所表露出自己的感情,是这个学科本身所容许的。

第四,实际上,“方学”在目前并非是纯学术研究,而是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的“应用研究”。且不说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就算是没有感情,他也摆脱不了利益的牵扯。也许有人会说:难道亦明兄承认自己反方是因为利益受损?是的,我承认:

方舟子阻挠地震预测预研究,我感到自己的利益受损:方舟子如果得逞,我的同胞和后代就可能享受不到这类研究所能够带来的福祉;

方舟子打击环保人士,我感到自己的利益受损:方舟子如果得逞,我的同胞和后代就可能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方舟子贩卖转基因产品,我感到我的利益受损:方舟子如果得逞,我的同胞和后代就失去了做出不吃转基因食品的天赋权利;

方舟子攻击中医,我感到我的利益受损:方舟子如果得逞,我的同胞和后代就会失去这一人类文化、科学宝藏。

就算我从事方学研究,完全出于上述的“利益”考虑,难道有什么不正当的吗?更何况并非完全如此。我以前曾一再强调说,自己和方舟子没有私仇。现在,我要更明确地说,我对方舟子一伙,只有义愤。而发自义愤的文字,又如何来压抑自己的感情呢?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社会、文明的进步,并不在于物质财富的积累,而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容忍和理解。假如那些批评我的人能够容忍方舟子一伙的邪恶的话,我也乞求你们对我也施予相同的容忍。假如你们看到了亦明兄具有某些缺陷或者不足的话,我还希望你们能够以此来鞭策、激励自己,从而使方学更臻完善。

也许几十年后,等我们这一代人都进入了坟墓,那时会有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方学博士来对方舟子及方舟子现象作出“客观”的、“冷静”的、“理性”的研究和探讨。但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对不起,我做不到。

标签:我的   利益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