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大学生实践队齐赞南街村

2025-02-24 观点 评论 阅读
  

  大学生实践队齐赞南街村

  

  :南街村

  

  河师大实践队称赞:文明的南街村 和谐的新农村

  

  “了解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新农村建设情况,探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带着这样的课题,7月5日至10日,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改革开放中的新农村调研服务队”一行13人,利用暑期“三下乡”的机会,到南街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按照日程安排,实践队乘坐旅游观光车对南街村进行了全面参观。通过对南街村的初步考察,同学们对南街村的硬件设施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表示,进入南街村后,感觉不像进入了一个农村,而像进入了一个充溢着红色文化的都市:现代化的企业厂房,规划合理的村民居住区,宽敞干净的街道,舒适安逸的花园,到处充满着幸福的气息,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不敢相信展现在自己面前的竟然是河南中原大地上的一个小村庄。一个农村有这么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同学们在惊叹之余,由衷产生羡慕之情。

  

  同学们不但深入南街村的教育部门、各个企业、村民居住区进行调研,还到周边村庄进行了走访,向南街村的干部、职工、村民以及外来游客发放了调查问卷,详细了解促使南街村发展的因素和人们对南街村的认识与看法。通过深入细致的了解,同学们看到南街村民是幸福的,南街村的环境是优美的、氛围是和谐的。南街村的制度很好地解决了村民的住房、医疗、孩子上学等方面的问题,南街村的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河南师范大学的楚宁同学说:“南街村是我们学校的实践培训基地,一直是我们向往的地方。这次来到南街村,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通过对村民的走访、对周边村庄的调查,我们看到了南街村与其他村庄的区别。南街村坚持用红色文化育人,我们很受教育。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友好与和谐,这在其他地方是感受不到的!”

  

  除了来南街村参观考察外,同学们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临颍县委门前举办了“建党87周年暨改革开放成果大型图片展”;在南街村文化园电教室,同学们自己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等等,突出了本次活动“弘扬奥运精神、传播奥运文化、奉献师大情怀、构建和谐中原”的主题,同时体现了“我实践、我奉献、我快乐”的活动口号。

  

  特约记者王震东 河南师范大学郑蓓 李晓宇

  

  天津大学实践队表示:坚持理论研究 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天津大学“南街村之行”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11人,带着对南街村的无限神往和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的课题来到了南街村,于6月30日至7月6日在南街村进行社会实践。

  

  实践队在天津大学叫“邓研会”,是一个以研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内容的社团组织。社长贺新说:“我们一直在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知道我们最终的发展目标是共产主义,但是头脑中没有太深刻的印象。南街村坚持用毛泽东思想育人,以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为理想,可以为我们提供直观感受共产主义的机会。”

  

  来南街村之前,同学们已通过纸、网络等媒体对南街村有了大致的了解。南街村在社会上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他们一直想知道“正在建设中的共产主义小社区到底是什么样的”。带着这样的疑问,同学们到影视厅观看了班长关于南街村发展情况的录像告;参观了南街村的工厂企业,了解了南街村的管理模式;在村民家中询问了生活、医疗、孩子上学等方面的问题;在幼儿园、中小学和高中了解了南街村的教育情况。

  

  7月4日上午,同学们与班长进行了短暂而深刻的交谈。在党委一楼会议室,班长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南街村的基本情况、发展过程以及他个人的一些理念。接着,同学们就关心的问题开始提问。当有同学问“南街村今后的发展战略是什么”时,班长回答道:“一要抓紧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二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周边村的合作;三要加强思想教育,这包括学校的基础教育和对村民的教育。”针对“怎样使村民都相信共产主义”这个问题,班长介绍说,一是从理论方面进行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宣传,让村民经常能够耳濡目染;二是让村民切实尝到集体经济的甜头,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感受到共产主义的美好。“经济全球化是个大趋势,对南街村是否有冲击?”班长认为这对南街村是好事,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可以使我们的产品更方便地走出国门。当同学们问到“村党委今后的努力方向”时,班长高瞻远瞩地指出,要在管理建设层提高,更加靠近国际一体化标准。

  

  半个小时转瞬即逝,期间同学们问得深入、班长答得透彻,让同学们感到南街村的发展具有很大潜力,相信南街村会把公有制大旗永远扛下去,让村民生活更加富裕、永远幸福!

  

  通过几天深入全面的实践,同学们一致认为,南街村是名副其实的,不愧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贺新社长说:“我们一直都想来南街村,因为我们的研究方向和南街村坚持的毛泽东思想是一致的,我们在学校是研究者和传播者,这次来南街村后,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思想教育课,让我们深受启发,也让我们看到了实际生活中的共产主义,看到了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希望。”他表示,“回到学校以后,要在校园内很好地宣传和推广南街精神,通过我们的讲解,让大家知道真正的南街村是什么样的,什么才是社会主义主义新农村。”

  

  特约记者王震东 天津大学唐婧亚

  

  北航首批实践团称:南街村是中国农村未来发展的标杆

  

  7月1日至10日,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40余人,在俞老师的带领下,真实、全面地了解了南街村——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大地上的红色旗帜”。

  

  7月2日上午,班长在文化园会议室和同学们座谈时,详细介绍了这一情况,并希望能有更多的北航学子来南街村建功立业。在接下来的提问中,同学们先后就民主管理、发展模式、分配制度、教育策略、产品研发等问题进行了提问,班长分别予以回答。就南街村的发展模式和分配制度,班长指出,南街模式不会造成贫富两极分化,不存在“三农”问题,不存在住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的问题。南街村这个发展模式并不是“同步富”,而是“共同富”,在分配制度上也体现出了“干好干坏不一样”,表现在企业工资有高有低、“十星级”评比有多有少等。针对“南街村的教育策略”班长指出,教育是根本、是希望,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接受教育,不提升素质,是要被社会淘汰的。在学校教育上,南街村党委高度重视、投资巨大,并提出了“力促人人发展,务求人人成才”的指导思想,着力把南街村的下一代培养成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接班人;在对职工村民的教育上,注重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培养大家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集体主义大家庭观念,这样,不论遇到经济方面还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冲击,都能保证南街事业向着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进。有同学提出:“南街村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过许多挫折和打击。面对不利于南街村的形势,南街人是如何做的?”班长回答道:“我们一是保持冷静的态度,二是保持端正的态度,三是保持积极的态度。所谓‘冷静的态度’,就是以大局为重,不回应,保持稳定的局面;所谓‘端正的态度’,就是多听、多看、多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所谓‘积极的态度’,就是积极工作、干出成绩,让事实说话。”整个座谈期间,同学们争相举手发言,现场气氛异常热烈。座谈结束,同学们全体起立,以热烈的掌声衷心感谢班长坦诚、翔实、耐心的讲解。

  

  在实践期间,同学们除在南街村进行参观考察、走访调查外,还到临颍县学习南街村的北徐庄村、龙堂村以及南街村周边的村庄进行了走访。通过深入实践,姜志林同学深有感触地说:“南街村在宣传教育方面给我的触动最大。村里到处都是标语,这在其他村子是没有的。这些标语,给人以奋发向上的感觉,鼓励大家坚定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信心。在工厂里,这些标语给人以责任感,时刻提醒大家牢记职责、干好工作。”陈卫华同学在参加集体活动之余,于7月8日晚独自绕南街村走了一圈儿,这让她感到“南街村太宁静、太美好了”。总结几天来社会实践的感受,她对南街村的干群关系感触尤深。她说:“我从来没见过一个村庄的老百姓会对村领导这么认同、这么尊重。如果中国所有的农村都能像南街村这样,那么我们中国就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7月10日晚,北航学子和同时在南街村实践的其他院校的实践团成员与南街村一起进行了联欢。联欢晚会在啤酒公司举行,同学们和南街村艺术团、农村支部、啤酒公司分别表演了精彩节目,向处于生产旺季的啤酒公司干部职工表示亲切慰问。

  

  据带队的俞老师介绍,北航第一批实践团一结束,第二批将很快到达南街村。

  

  记者雷秀娟

  

  复旦武大浙大暑期实践团在南街村

  

  自7月4日以来,来自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的学子们,不约而同地来到南街村进行社会实践,看一看他们心中的“红色亿元村”,了解一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情况。

  

  来之前,同学们已了解到南街村发展的是公有制经济,走的是集体共同富裕道路,坚持的是毛泽东思想等红色文化,并且提出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奋斗目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暑期来临,同学们实地来南街村参观考察、思考分析,探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通过几天的考察走访,复旦大学的领队刘笑寒同学说:“作为一名河南籍的大学生,我们一直为河南有一个红色南街村而自豪。这次来到南街村考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南街村。”他不无兴奋地赞叹道,“南街村还是那个我们心目中的南街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更深刻地了解南街村的真实情况,班长于7月6日上午热情接待了同学们,并进行了长时间的座谈。座谈期间,大家踊跃提问,班长认真解答。通过座谈,大家对南街村的企业管理、孩子教育、村民就医和南街村的接班人培养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座谈结束,班长与同学们合影并题字留念。浙江大学的一位同学说:“在家听我的长辈说,毛泽东时代大家的觉悟很高,‘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当时有点不敢相信;来南街村之后,我才对这一点确信不疑。南街村处处显示出了很高的文明程度, 让我们看到了毛泽东思想育人的成果。南街村的这种做法值得学习!”和班长座谈后,同学们热情高涨、异常激动。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的张婉同学说:“南街之行,让我们对南街村有了一个新认识,南街村各个方面的建设都让我们很惊讶。我们相信,只要南街村坚持自己的路子不变,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7月10日晚,同学们还到啤酒公司与南街村的干部职工进行了联欢。 (特约记者王震东)

标签:同学   班长   实践   村民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