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不要科学发展?
现在全国都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审视我国的教育改革,其中有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80年代的“普六”,90年代的“普九”,虽然普及教育的程度大大提高,但造成了人财物的极大浪费。在"普六"中,所有村办小学,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督促下,在“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口号鼓动下,集资贷款,大兴土木,按要求修建了一栋栋漂亮的新校舍,有的刚刚使用,有的还没有使用,便闲置起来。在"普九"中又倾其物力财力把所有初中武装了遍,不久至少一半闲置下来.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生源一年比一年减少,不得不将几所甚至五六所村办小学合并为一所,两所初中合并为一所初中,其它校舍全都闲置起来。农民大量投入的劳动和积资款被白白浪费了,县乡村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没有人统计过,全国这样的浪费究竟有多大,我想那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每每提到这,不少有责任心的人士无不义愤填膺。这就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没有科学预测,一刀切,一分律化带来的严重后果。一栋栋闲置的校舍仍然矗立在各个乡村,成为被遗忘的一角,没有人再提及,也没有吸取教训,更没有人承担责任。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为什么允许这样瞎折腾?
90年代中期,又来了一个大学大跃进,中专升大专,院校升大学,大学大合并.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没有教育投入和师资队伍的跟进,带来了教育质量的大滑坡,文凭贬值,造成"学历过剩,能力太差"的现实.另一方面,年年的大学扩招,带来了普通高中的大发展,激发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热情,结果是成职教育被人们冷落,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成职教育一下子萎缩下来.我们区连一所成职学校都没有了,只有普高一枝独秀.这种只注重外延发展,不注重质量,顾此失彼,不计后果的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吗
进入新世纪,由于"学历过剩",大学生甚至研究生都就业困难,而企业所需的技术人才奇缺,人们又想到了中职教育,企图再来一个中职教育大跃进.层层下达中职招生任务,今年下达给*省的招生任务是70万人,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是67.5万人,两项合计为137.5万人,而该省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只91万人,相差近50万人,严重倒挂.而普高的招生是没有问题的,缺口自然留给了中职.为了当好扩招排头兵,只好挖空心思想办法,包括把服刑人员注册为中职学籍,真是难为了该省有关人员.我们不禁要问,扩招是依据什么有没有相应的教育投入和师资队伍的跟进一味地追求数量的增加,只注重外延发展,不尊重教育规律,脱离实际,拔苗助长,这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么
现在看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在教育系统并没的产生大的作用,而是走了过场,口里大讲科学发展,行动上依然我行我素,想来真是问题严重,如此继续下去,人们没有理由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持乐观态度!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