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觊觎中国股市楼市
“热钱”觊觎中国股市楼市
境外资金涌入渠道多种多样且隐蔽性强
009-8-1 江门日 评论
近段时间以来,股市和楼市双双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沪市一度突破3400点大关,日均成交量多日保持在2000亿元以上,创2007年5月以来的天量。股市飙升的同时是房价回升,从5月开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房价和成交额普涨。业内人士分析,在经历了2008年短暂的撤退和观望后,境外“热钱”似乎再度活跃起来。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疑似“热钱”的境外资金可能高达1220亿美元。这次“热钱”涌入渠道多种多样且隐蔽性强。从个人渠道看,多为“假”外资即去年下半年流出民间资本的回流,从企业渠道看,并购、进出口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资金进场也是一大特色。
据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 最近一段时间香港金融管理局动作频频:为避免港元的过快升值,金管局不断加大港元的投放量,力度之罕见为市场所关注。
“加大投放意在平抑汇率,其背后是‘热钱’袭港和美元的突然流入。”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一语道破其中奥秘。
“热钱”入港被一些专家谨慎地解读为跨境资金进入内地的序曲。“‘热钱’进入香港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回升情况好于预期,因此不排除一些投资者借道香港,购买和内地相关资产。”连平说。
股市楼市上涨或与“热钱”有关
在一家大型房企做投资经理的刘军发现,公司最近的活动日程中与有外资背景的投资基金间的洽谈明显增多。“老外正在掉头回来,在找进来的门路,这种情形似曾相识。”
但是,与去年“热钱”大量涌入中国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同,当前更多的短期跨境资本主要进入到了中国资产市场,将目光聚焦在了异常火爆的股市和楼市。
孙立坚分析说,这次“热钱”并不在于赌人民币升值和升息,而是看到了中国资本市场率先出现了流动性膨胀,具有鲜明的资金推高资产价格的特征,在当前没有其他出路投资且长期没有利润获得状况下,饥渴的热钱流入中国资产市场是可想而知的。
除了房地产市场,A股市场成为跨境资金的又一目的地。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通常“热钱”都是短期投资资本,一般倾向于投资流动性较高的产品,从目前来看,资本市场肯定是首选,特别是股票,价值波动大,流动性好,变现速度快。我国目前股市、楼市上涨行情与“热钱”涌入不无关系。
专家:要控制泡沫加强监管
金融危机以来,发达经济体纷纷推出扩张性财政和货币刺激方案,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市场资金宽裕程度历史罕见。在金融体系渐趋稳定而实体经济远未企稳回升的情况下,受回率低和美元贬值等因素影响,这些资金在美国债市股市难有作为,便逐步流向更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国家。
“因为我们存款利率比别人高,资产价格涨势也好,还有货币升值的可能,所以‘热钱’肯定会进来。”外汇专家陈炳才说。
跨境资金进入中国,一方面说明外资看好中国复苏前景,这部分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属长期投资,如合理利用,将对经济企稳回升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如果过多“热钱”夹杂其中,则可能带来快速推高股市楼市价格,强化通胀预期,引发经济泡沫。
孙立坚认为,防范“热钱”有两方面的功课要做:一是控制泡沫,打消“热钱”流入的动机,需要加强对银行信贷的窗口指导,引导和督促政府的财政支出和银行项目信贷资金回归到生产建设中;二是加强对“热钱”的监管,尤其是对地下钱庄和不正常大笔资金的汇入汇出现象进行彻底的盘查,并实施严厉的打击。尽管这种管制的成本会越来越高。
“中国将会面临更加汹涌的国际资本流入。下半年,全球金融机构会重新杠杆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将成为国际短期流动资本的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地,这给我们监管提出挑战。”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明说。
《江门日》2009-8-1日 A4版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