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写在第二十六个教师节

2025-02-24 观点 评论 阅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接见了中国留学生、实习生的讲话》

  

   即使中国的官僚全部腐败腐朽靡烂不堪,即使中国的上层学者全部卖身为奴失去灵魂,但只要中国最广大的中小学教师还没有泯灭做人的起码良知,那中国就一定是还有希望的,因为两亿多青少年就是中国的未来。

  

   但日前,教育部网站刊登倡议书倡导教师不收礼。开学伊始,广东、江苏两省中小学生拿到的新教材,删去了20多篇传统经典篇目。不管有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致命的魔爪已经张开。

  

  回忆我的学生时光,是在生产大队的学校度过七年的小学和初中,那已文革后期;高中是在公社中学完成的。小学和初中的教师,基本是公社中学毕业的高中生,他们一般是假期到公社教育组去培训半月左右,然后回来现学现卖,但教学态度好像是很负责的。每天也做集体的广播体操,每天也有点家庭作业,每学期也有很正式的期中期末考试,初中时也自带煤油灯去搞两个小时的晚自习。那一排简陋的平房教室和泥巴地的操场,完全就是幸福的乐园。

  

  那时没有教师节,但学生们对学校的所有教师都很尊重,哪怕是食堂里的那唯一的一个大师傅,我们遇到,都是不敢大声讲话的。然而,学生从来没有想到要给自己的老师送礼的,哪怕是一张纸片。没有谁的家长到学校来过,即使偶尔碰到,我们听到家长对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那家伙很调皮,您要狠狠地管教哦,不听话就打,打了我给您手功钱,提鸡蛋来感谢您。”老师总是呵呵一笑,但从没见哪个老师打过哪个学生,甚至好像也没听到骂过学生。

  

  高中后,离家六七里,但我是走读。每天早中晚路上三趟,花的时间很多,至于学没有学到什么,家长全然不知的,最多一学期看看成绩单,也绝对相信成绩单的真实性。家长信任老师,老师也全然理解家长,因为老师中有县城师范毕业的了。那时也没有教师节,师生之间也不兴送礼的,至多逢年过节时,有个别家长因为教师在生活上特别照顾了自己的孩子而提来几十个鸡蛋,或者就是一只鸡。那时,老师挽留家长在家吃顿饭,家长极力推辞,其情其景,师生关系真是清甜如水。

  

  后来工作了,有了教师节,一直于今。当我睁开眼睛时,不知道师生关系怎么就与时俱进的如此龌龊不堪了,而我却好像成了不合时宜的异类,还在徒然发思古之幽情。学生云者,他们还会是使“国雄于地球”的中国少年吗?他们还会可能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吗?他们还会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吗?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了,谨以此庆祝神圣的第二十六个教师节吧!

标签:中国   少年   家长   老师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