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将继续影响全世界——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17周年
德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图片报》5日报道说,德国电视2台将从5日起黄金时段播出一部名为《马克思和阶级斗争》的10集电视历史纪录片。
这部历史纪录片讲述了马克思从学生时代爱好击剑到成为一个真正“斗士”的历程。在担任政治记者时,由于政治观点犀利,马克思的文章屡遭审查,但他“越战越勇”。后来,他和恩格斯成为挚友,共同揭露“富的越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的“吃人社会”。在迁居伦敦后,马克思孜孜不倦,写就多部巨著,但他的家庭为此放弃很多。纪录片中称,“没有一个德国人对世界的影响能超过马克思”,他是许多欧洲国家的共产主义“先驱思想家”,他的想法改变了世界,他的无阶级社会等观点对现代社会仍产生影响。
纪录片中还称,1883年去世时,马克思还是一名名不见经传的作家。但去世后,他才展现了他的“令人害怕的爆发力”。他的思想取得惊人的效果:20世纪,二分之一人类社会在由这位德国思想家影响下的政府领导着。据报道,片中也将介绍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成功经验。
这部纪录片的制作阵容非常强大。纪录片的导演是历史学家吉多-克诺普教授,目前为德国电视2台历史纪录片总编,曾多次获纪录片奖。
该片还未播出就受到德国社会的广泛关注。《图片报》称马克思“影响全世界”,是“德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德国电视2台称他是“世界历史上最畅销的作家之一”、“德国的伟人”等。一位网友在电视2台论坛称,马克思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给资本主义社会一个痛击。柏林网友奥勒则说,金融危机、贫富不断拉大,证明了马克思理论的正确性。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本人评论】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广泛传播,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多种社会制度同时共存的新时代。其中,作为新生事物,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开始就遭到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自由世界”和所剩无几的封建王朝的联合围剿。然而,这种战争和武力镇压反而使社会主义国家迅速发展壮大并形成了了一个不小的阵营: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出个苏联;二战打出来东欧一大片和亚洲的蒙古,朝鲜,中国;印度支那战争打出越南,老挝,柬埔寨;同时还有推翻美国支持的巴蒂斯塔法西斯独裁政权的古巴。各国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也风起云涌,硕果累累。90年来的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美好理想深得人心,社会主义制度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帝国主义用武力无法取胜。(附件1《之15》,《之16》,《之26》)
风云突变,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这样一来,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论战起,已经逐步四分五裂的社会主义阵营,顷刻间土崩瓦解;共产主义运动也几乎销声匿迹。
无疑,这是一个重大事件。西方及其追随者认为,它标志着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专制独裁极权统治”制度走向灭亡(附件1《之一》),资本主义“自由世界”取得了最终胜利,“自由民主证实了自己是惟一与现代性相容的体制”(附件2)。我看未必。
从理论上讲,人类社会总要不断进步。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世界各国和睦相处,全世界人人平等,自由,幸福地生活,就像中国古人描绘的“世外桃源”,孙中山先生的“世界大同”,现在我们中国提出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一样,经济高度发达、人民生活幸福、天下为公、“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也是这样一种美好理想。这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下根本不可能实现,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则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然而,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延续了几千年的私有制和根深蒂固的私有观念想彻底改变谈何容易!“私”字当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旧理念,种族,民族,宗教,不同的文化和文明,大国和小国的利益,邻国之间的边界问题,历史纠葛,.......等等,同样困扰着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使像马、恩、列、斯和毛泽东这样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在现代社会出生长大的,他们也是人不是神。所以,设想很快就可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胜利,建设成理想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无疑是犯了幼稚的小资产阶级急性病。现在看来,这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并存,进行各种形式的竞争、斗争甚至战争的局面,恐怕得持续相当长的时期。想想看,封建社会几千年,资本主义才三百多年,而且由于出现了社会主义的竞争,资本主义国家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制度,争夺和稳定人心,客观上反而延长了其寿命。……(附件3)
无论如何,人类社会总要不断进步,历史前进的车轮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正如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就是结论。
【附件1】 评西方“自由”系列目录
【附件2】 【转载】美国与世界:冲突还是合作?(汉英对照)
【附件3】【原创】实践出真知:多种制度长期共存,各国人民自主抉择
【附件4】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责任
【附件5】 【引用】一篇彻底改变美国同事对毛泽东看法的文章——《纪念白求恩》
【附件6】(引用)谁在误导中国人艳羡美国?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