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渠
断渠
这是一个难以开口的故事。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故事。然而,我还是忍不住想把它讲一讲。
那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在我的家乡建成的一条渠。那时,我还是七八岁的孩子。
当我开始记事儿的时候,我就明白了我们的小村子缺水,既缺饮用水,也缺灌溉用水。我的祖辈,我的父辈,还有我们小孩子们,不得不靠天吃饭。在我开始懂事的时候,每年的收成还是很不好。许多人家都不够吃的。
我现在还记得,为了解决我们的用水问题,约在七十年代初期的几年里,打井队忙碌好一阵子。他们换了好几个地方找水源。但是,他们失败了,没有打出一眼井。在打井的过程中,他们钻出了很多石圆柱。这些圆圆的石柱被村民们弄回家,成了我们村里的一道风景。一些较细的石圆柱则成了孩子们的玩具。用铁丝穿上,用绳子系上,就可以拉着玩儿。或许,我的父辈们对没有打出水井来很是遗憾的。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自己的水井啊。
事实上,我们的村子不是唯一缺水的村庄。我们的那个县大体分成两半。西南部属于洼地,地下水位浅;而东北部则是山丘地带,不靠近湖河,地下水位深。我们的村子,还有不少其它村子,就位于两列山脉形成的山谷底部。
因为打井困难,人们不得不想其它的办法。他们就想起了修渠。要修的渠始于一条河边的提水站。渠的源头离我们的村子有二十多里地。
水渠是1978年春修成的,被叫做“胜利渠”。修渠的时候叫会战。数万人参加了工程。大多数是农民,也有技术人员。
秋收一结束,会战就开始了。成千上万了人会聚到了我们的村子,还有附近的其它村子,安营扎寨。那些人大多数是年轻力壮的男子。我的父亲也参加了那时的会战。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干完了修渠的主要的活儿。
水渠始自于汶河的一个支流上,我们叫做大清河。我们的村子约位于渠的半途上。水渠弯弯曲曲,长约二十公里。每当我想起那条渠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长城。在很多时候,长城在山脊上穿越,而我们的“胜利渠”大多数时候在山脚蜿蜒。水渠只有几十里长,然而它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水渠修完之后,的确引来过几次河水。河来水的时候,村民们,包括孩子们,是非常兴奋的。沿着地头的小水沟(也是用石头很认真地砌成的),河水流了下来,快活地冲进田地里。这些田地可是已经干渴了几千年了啊。
水渠可以用来引水,也可以存贮雨水。在修水渠之前,种庄稼的时候,村民们要到很远的地方运水。有水的地方,如水井,或者池塘,离最远的山间地块会有好几里地远。有了水渠,既可以把远处的河水引来,也可以把贵如油的春雨存下来。春种的时节,水渠里积的雨水能帮很大的忙。因为这个时候,农民们要种红薯、棉花和玉米等庄稼。下了雨,水渠里存了水,就会让村民们减轻很多运水的工作。
这可是几万农民用了几个月才修成了的“希望之渠”啊。修渠让那些人们费了很大的劲,也花了不少钱(如买工具和炸药等)。在修渠的时候还发生了伤亡事故。然而,只在引了几次河水之后,水渠就停止了运作。
包田到户后,人们就各干各的。县里也把管渠的人撤走了,不再有人负责管理水渠的引水事情了。河水不再拜访缺水千年的村庄。水渠一天天成了无用的东西。它只能在下雨的时候存一点儿雨水。
“自由”了的农民要发家致富,许多地方山就被炸开了。山村的人们用石头烧石灰,打石子。他们要运石头,要运石灰,要运石子。城区要扩大,要建楼,也要修快速公路。在许多地段,水渠被填塞了。也有的地方的修渠用的石块被村民们扒掉运回自己的家垒墙修院。
渠断了!彻底断了!
离家近二十年了,已经不知道水渠成了什么样子。不知道它是否已被完全毁掉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