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黑居易:扩大内需不应成为救楼市的理由

2025-02-24 观点 评论 阅读

黑居易:扩大内需不应成为救楼市的理由   

近日,全国已有18省市出台了救楼市的政策,也包括给第二套房贷政策松绑的呼吁。这些政策其实大同小异,无非是利用纳税人的钱给购房者进行补贴,或者放松房贷,以刺激商品房销售。早在9月底,中房协负责人已经上演过一回“公车上书”的好戏。令人感到担忧的是,中央政府的态度据说从模棱两可逐渐转变为默许和支持,这引起不少网民的强烈反对。  

今年全国房价普跌以来,开发商们呼吁救市的声音就不绝如缕。他们的论调无非两种:“房产绑架论”(建筑行业市场牵扯到中国经济的很多方面,那么房产市场的持续低迷或者崩溃,将直接打击中国经济)和“房产有功论”(房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金融安全与稳定,有利于为资本市场注入流动性,有利于促使中国经济的正常流转)。这两种论调其实很有意思,通过正面歌颂来误导政府的决心,通过反面威胁来束缚政府的手脚。但是,中央政府不为所动,鉴于经济形势的不明朗始终也没有对楼市发展走向做出全盘性的考量和政策,这两套救市的论调始终未被采信。  

8月中下旬,几位国家领导人分别到全国各地进行经济考察,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指导思路。近一个月以来,随着华尔街金融风暴的深度蔓延,全球资本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日益严峻,高度依存外贸的中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下行风险越来越大,这是不争的事实。扩大内需日益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和房产商再次联手适时炮制了“房产刺激需求论”,认为在通货膨胀与出口受阻的巨大压力下,通过刺激商品房销售,可以迅速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面对房产市场持续半年的低迷和滞胀,单枪匹马的地方政府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不见成效,因此需要中央政府的明确表态,再次扶持房产市场尽快走出困境。  

这种论调具有极大的欺骗性,一方面鼓吹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强调拉动房产刺激内需的紧迫性,另一方面极力夸大房产市场刺激内需的重要作用。如果中央政府真的置普通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于不顾,如开发商所愿,那是毫无道理且十分愚蠢的。  

首先,扩大内需的方式有很多种,最紧迫的是降税,而不是刺激房产消费。  

制约我国内需严重不足的因素多方面,如国家储蓄与消费失衡、贫富差距的继续扩大、收入分配制度的天然缺陷等。如果这些问题不加以解决,扩大内需只能是空谈。但是,这些问题又不是一时能解决,当前制造业面临的困境最需要解决,如果解决好了,就能很快达到扩大内需的良效。  

表面上看来,制造业当前的困境的直接原因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过快升值,导致企业无利可图,资金链断裂。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制造业天然存在的制度缺陷——商品生产成本过低、商品流通环节的成本过高的畸形发展。在生产技术、创新能力、劳动者素质等因素难以短期内提高的情况下,降税政策无疑是最能立竿见影的,即通过削减商品流通环节的成本来减轻企业的成本,维持经济的良性运转。  

其他方式很多,在此也不一一提及,但实在没有必要通过刺激房产消费需求,继续吹大房产泡沫的方式来扩大内需。  

其次,按照地方政府的那些政策来做,不可能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只会适得其反,助长中国式的次债危机。  

在房价依然坚挺的情况下,如果按照地方政府的救市举措来办,放开第二套房贷政策,实在是徒劳无功之举。试问,继续抑制普通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放大房产投资客的消费需求,这样的需求能持续长久吗?再说在经济前期极为悲观的情况下,还有多少房产投资客有能力或者说愿意参与到这场猫与老鼠的游戏中来呢?从反面来说,如果真的有大量的投资客愿意上钩,通过简便的监管松懈的房贷来买更多的闲置房,很显然容易滋生不可估量的次债危机。其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当前房产市场的持续低迷,最直接原因就是房价远未降到普通购房者的心理价位和承受力范围。在老百姓财产性收入大幅缩水的情况下,持币待购不过是久远的传说罢了,大多数人其实是无币可购。任何不考虑到普通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的强制政策,都是愚蠢的。(再说,国家动用财政补贴来救开发商的行为是否违宪都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  

总而言之,扩大内需不应成为中央救楼市、救房产商的理由。  

黑居易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heijuyi2008  

黑居易E - mail:[email protected]  

  

标签:房产   扩大   经济   政策   市场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