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欲说“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无困惑

2025-02-24 观点 评论 阅读

欲说“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无困惑

谈到国民穷富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社会资源分配问题。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实际上就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多占有社会资源。  

我对“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理解,可以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比方而已,没有别的用意):假设某一时段中国的社会资源总量为一锅粥,当然是一口足够大的锅,大到它所盛得粥被全中国的人平均分的话,刚好每个人都能喝饱肚子。那么这锅粥怎样分才能平均呢?不妨再假设每个人从锅里舀一碗粥,正好够全国的人一人一碗,且井然有序地平均分配给所有的人,结果人人都喝饱了,谁也不撑,谁也不饿。一顿喝完了,下顿再来这么一锅(相当于社会资源的增加),再平均分给所有的人,循环往复,有条不紊。但如果不是这样,一开始就允许一部分人先爬到锅沿并自行先喝,说是先喝,其实是先舀,而且一人不只舀一碗,有的不光用碗,甚至用盆,用桶,或更大的容器。结果是这部分人很快便把一锅粥抢了个精光,待下一锅做好了,因为早占据了有利地形,这部分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瓜分,并照此持续下去。由于在一定时间内,粥的总量是一定的,而让一部分人先舀完了,那么处于外围的大多数人呢,就自然只有干瞪眼的份儿啦。不过也会有个别不甘心者拼命往锅沿处挤,怎奈占据先机的那部分人早已把粥锅围得水泄不通,并且已喝得膘肥体胖,身强力壮,令势单力薄、身处弱势的外围人难以靠近。面对这种现实,更多的人不得不放弃喝粥,而改为挖野菜,肯树皮,勉强度日,甚至闹不好连粥豌都会被人夺走,其境况之惨,可想而知。

 

一锅粥,让一部分人先“舀”完了,其他人就无粥可“舀”了。一部分人的先“舀”是以大部分人“舀”不上为代价的,大部分人“舀”不上才成就了一部分人的先“舀”;先“舀”的一部分人没给“舀”不上的大部分人留有机会,“舀”不上的大部分人只能望“粥”而兴叹。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既然只允许“一部分人”先舀,那么就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成为这“一部分人”,能成为这“一部分人”者,必须是“出类拔萃”、“技艺超群”的人,这些人,也许是掌握特权的人,其中不乏那些捷足先登已站在了锅旁而竭力鼓吹“让一部分人先舀”的人;也许是那些投机取巧、诡计多端的人;也许是那些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的人;也许是那些心狠手辣、丧心病狂的人;也许是那些厚颜无耻、死乞白赖的人;也许是那些胆大妄为、为所欲为的人……,而绝不是那些勤劳朴实、安分守己的人。

 

当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舀”的不是粥,而是财富。粥是不好存放的,要多了也没用,而财富则不然,不仅好存放,而且多多益善,永无满足;财富,不仅能提高人的经济地位,而且能提高人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财富,不仅本人、本家可以尽情享用,还可惠及子孙甚至世世代代地享用。因此,先富起来的人不会因为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而收手,也不会轻易施舍社会和贫民(盖茨的慈善主义还很难为当今中国的富人所认同),自然也就无所谓“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啦!   

过去,我们对分配不公常常抱怨说,“有人吃肉,有人啃骨头,有人喝汤”。现在很多情况是,不少人吃肉,连骨头也吞,汤也不留。典型的像比比皆是的国有企业改制,政府,银行,评估,企业一把手,里应外合,沆瀣一气,一夜之间便会让某人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而职工呢,不管你几年、几十年工龄,瞬间可能会沦为遭人辞退、任人摆布的劳工。别说什么致富啦,连饭碗随时都有被砸的危险。   

再说就业,以大学生为例,前几年本科生毕业还指望找份每月两三千元的工作,可现在,1000元的活都难找。普通打工者,5、6年前是现在还是500-600元/月的,大有人在,而且物价上涨了多少?房价上涨了多少?然令人费解的是,经济增长率几乎年年保持两位数。社会资源究竟流向了何处?答案是:还是流入了那“一部分人”。  

总之,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导致的结局必然是:大部分人穷下去。而且,富者,越来越富,穷者,越来越穷。现实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标签:一部分   那些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