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权贵私有化"运动的历史经验

2025-02-24 观点 评论 阅读

“权贵私有化”运动的历史经验

——兼评“不许再卖”(四)

应该说“权贵私有化”运动虽然影响大,范围广,下手狠,但进行得还算顺利,遭遇的阻力较小。认真地总结这一运动的经验,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权贵私有化”运动的历史经验是:

(一)欺骗性.。打着“改革“的旗号,要求人们作出牺牲。在那个臭名昭著的“砸三铁”口号下,多少工人拿着可怜的“卖断工龄费”,自觉不自觉地被剥夺身份,赶出工厂;而权贵们则一夜暴富,“铁交椅”变成了“金交椅”。等到人们逐步觉悟,为时已晚。惜乎!毛泽东时代所建立的党群关系政治资源被权贵们所滥用,令人不胜感叹。

(二)专制性。“四大”取消,罢工取消,所谓“厂长负责制”成了“一人说了算”,使以前的民主丧失殆尽。工人闹过,反对过,上告静坐,都没有好结果。于是人们斗志尽失,信心全无,只好认命骂娘了事。

(三)主流媒体惊人的沉默。我们的主流媒体电视和日报,对“改制”的必要性不宣传,“改制”的好坏不评论,更对各企业改制的过程不报道,对干部群众在“改制”中的思想状况不反映,悄悄的,悄悄的,一个偌大的城市,上千几百个企业,几年之内大变样,企业性质变了,工人身份转换了,可是你能从电视和报刊的这两大主要媒体中,见到一丝一毫“改制”的影子吗?看不到,看不到。你们搞“改制”不是为了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吗?那为什么不向全社会开诚布公,大张旗鼓地宣传你们的主张,以便让群众理解你们,给你们支持呢?结论:怕见阳光必然心中有鬼。

(四)工人们缺少强有力的组织。一边是权贵,有权有势,出师有名,背后有人支持,另一边是松散的工人,虽有企业工会,能有几家全心全意为工人说话?倒有不少反为权贵说话的,罢工不行,“四大”取消,媒体沉默,运动又被封闭在单位内部,两军未战,胜负已定。结论:团结就是力量。

(五)左派学者行动迟缓。“权贵私有化”运动多年之后,大功告成,木已成舟,才有郎咸平惊天一跃,大声疾呼,主流学者埋伏已久,纷纷群起而攻之,郎咸平一边孤军奋战,一边惊叹左派学者失语。“激将法” 才激出了一个个左派,引出了中国史上意义重大的大论战。此时此刻,我们在向左派学者表示敬意和支持的同时,不得不对他们的行动迟缓表示遗憾。

(六)法律的“保驾护航”。最高人民法院当时有文:“政府主管部门在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行政性调整,划转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标签:权贵   运动   改制   工人   私有化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