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活在这时代的况味

2025-02-24 观点 评论 阅读

活在这时代的况味

(2011-01-06)

● 张曦娜
  相对于文化人对人文态势的悲观,对于电脑界而言,这是个乐观的年代。

  2011年元旦,没有上班的早上,不知为何却比平时早起。难得的好天气,空气微凉,阳光淡淡,竟然有几分我所向往的,早秋的味道。

  坐在阳台前的沙发读着报纸,一边喝着温热的早茶,抬头可以看到阳台外几棵长到五层楼高的松树。这十年,看着几棵松树随着岁月流逝渐渐长高,而自己总是没来得及回头看看走过的脚印,忙忙碌碌又过了一年。如此宁静的元旦早上,突然只觉得好。的确,轻松自在的心情真好。

  下午传来埃及港口城市亚历山大一座教堂附近发生死伤人数不少的汽车炸弹爆炸事件,正在网上读着新闻,有朋友打电话来,彼此祝愿几句,我向朋友提起了这起刚发生的暴力袭击事件,朋友说,这时代周而复始发生的事件真多,石油价元旦前又开始波动,石油战大概又要开打;食物越来越贵,粮食战争不知什么时候引爆,欧洲风雪之后接下来又是美国,气候战争无休无止……

  放下电话后,走进书房整理乱成一堆的书。想着朋友的话,想着年前读到的一些有关岁末回首与新年前瞻的文章,其中有文化人对社会、政治与价值观的省思,有来自科技界的展望,相对于文化人对人文态势的悲观,对于电脑界而言,这是个乐观的年代。火热的iPad,激烈的平板电脑操作系统大战;云端计算(Cloud Computing)时代的来临,俨然资讯文明的来临,又将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虽然我们许多人还不了解何为“云端计算”这个时髦的名词……

  2010年匆匆读过的新书,有一些已经印象模糊,印象较深刻的反倒是过去涉猎最少的经济类新书,这两本经济类好书其实与我们这个时代关系密切。

  印象最深的是韩裔经济学家张夏准(Ha-Joon Chang)的《富国的糖衣》,在我这个外行读者读来,这是一本既能引入入胜而又别有见地的财经书。在国际经济学界占有一席之地的张夏准,在书中深入浅出的用了“我的六岁儿子应该去工作”这个看来简单的比喻有力批判新自由主义及自由贸易,对这个时代普遍奉行的“全球化”做出观点尖锐的反思。张夏准向读者抛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如果让六岁的小孩去工作,跟社会上受过完整教育的成人竞争,两个竞争能力不对等的人相互较量,能说得上是一场公平的竞争吗?张夏准举这个容易理解的例子无非是说明,新自由主义推崇的自由贸易是难以实现的,它甚至会给发展不全面的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

  张夏准认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许多大事都是由富国决定,富国们的输出品占世界总量的百分之八十,这些国家奉行的政策会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的影响。在他认为,“几乎所有成功的经济体,已开发国家和开发中国家,都是有选择地和有策略性,而不是无条件地与全球经济整合,才获得今日的成就”。

  另一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史迪格里兹(Joseph E. Stiglitz)的《失控的未来》对这时代作出直率敢言的反省。史迪格里兹的论点是,2008年的金融风暴引发的原因来自泛滥的热钱,市场的过于自由,偏低的利率,房地产泡沫,以及美国次级房贷。而放眼当下,全球不也依然游资泛滥,利率也仍偏低,房市泡沫在一些国家正在或已形成,还有,去年开始相继涌现的欧洲债务危机……


  忘了那里读来的资料,目前全球50%低收入人口只拥有全球财富2%,全球最富有2%人口却拥有超过全球财富50%,过去20年中产阶级人口不但没升反而减少,全球财富愈来愈集中在2%人口手中。
  2011年1月3日,对着电脑写这篇文章,想着这时代的景况和情味,心情错综复杂。狄更斯写于十九世纪的《双城记》,其开头所说一番话,原来至今管用: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标签:这是   全球   时代   这个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