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抄上信用卡危机的底
别抄上信用卡危机的底
苏文洋
2008年10月16日 《北京晚报》
美国的金融危机并未见底。一帮子或怀好意或不怀好意的专家学者吵吵着到美国抄底,我担心抄了美国信用卡危机的底。
美国金融危机的路线图非常清晰:从次贷危机开始,购房者还不了房贷,传导到那些与房贷相关的金融机构,一批投资银行破产、倒闭或转业。美国是个靠大把借债过日子的国家,政府借债,企业借债,老百姓也借债。纽约时代广场边上的国债钟,类似于我们迎奥运时的倒计时器,10月7日显示联邦政府所欠债务已接近10.2万亿美元。因为国债钟上的计位数字已经用光,“10万亿”中的打头数字“1”临时挤进左边显示美元符号的数格。管理方明年打算给国债钟增加两位数。这次拯救金融危机,办法无它,仍然是大规模地借债。
美国老百姓的债务一大块是借债买房,另一大块就是信用卡消费。据美国《商业周刊》透露,信用卡债务危机高达9500亿美元,一旦爆发,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这两个美国最大的信用卡发行银行必然要遭殃。上一轮的次贷危机它们躲过去了,下一轮的信用卡危机在劫难逃。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的高级分析师拉金说,虽然信用卡债务总额不能跟次贷危机相比,但信用卡债务的危险程度丝毫不低。有问题的房贷者只占美国房贷的11%,但有问题的信用卡用户却占了信用卡债务的30%。比房贷更糟糕的是,用户申请信用卡无需抵押。一旦他们拖欠债务,损失只能银行背负。摩根大通刚刚收购华盛顿互惠银行,也算是“抄底”吧,立刻头大如斗,他们发现这家银行信用卡债务中超过45%属于“次级贷款”。更令他们头痛不已的是,以前信用卡发行机构还能将这些拖欠费打包成债券卖给投资者——但愿咱们没有买过——现在这招不大好使了。
当然,在一些专门研究基本面的专家学者眼中,美国经济的基本面永远是好的,即使坏透了、烂透了,也是好的,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像我们当年唱过的《就是好》那首歌,不可理喻。基本面再好,也不代表一个个的具体问题就不存在了。旧债未去,新债又添,好什么好?美国人这次是想把打伊拉克欠的债、次贷危机和信用卡危机欠的债,一起打包让全世界买单。他们的债务文化确实了不起,印刷美元是他们的“独门暗器”。所谓“不惜采用一切手段”,就是一种变相的“债务讹诈”,警告那些犹豫、动摇、观望,不打算继续大把地借钱给美国的国家,我如果不能继续借新债还旧债,我就要开机器印钞票,勿谓言之不预也。现在的世界,欠债的是“大爷”,债主是受气的小媳妇。这就是当今之世的“债务文化”,美式的“金融创新”。
昨天的《北京晨报》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投公司)在美国货币基金市场有巨额投资,其中接近54亿美元的投资出现问题。此外,去年中投公司曾斥资80亿美元投资美国百仕通(黑石)和摩根斯坦利公司,目前账面亏损总额约61亿美元。我粗略地加上中国几家银行和中国平安的海外投资亏损,总额应当超过1000亿人民币以上。我们的正经投资还“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再去抄底的话,岂非“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看过《地道战》的人都知道,高家庄的地道到底能盛多少水,带上两台抽水机是不管用的。这一次,信用卡危机还不知道要抽多少水呢。当心抄上信用卡危机的底,那真是雪上加霜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