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为改革失误买单?
中评社刊登了一篇新华社的署名文章,题目是《明星书记为改革失误买单 薄熙来仇和尝甘苦》。文章很长,恕不全文引用,感兴趣者可以搜索了看。
仅从标题,老顽童从中也看出点意思。一是改革失误;二是有人买单;三是其中有甘苦。
文章说“30年改革,30年开放,30年成就,30年反思”,且指出“在目前诸多对中国30改革的报道中,基本都是成绩,基本都是伟大,而之于问题,似乎都避而不谈。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从对社会未来发展来说,总结教训总结问题应该成为我们总结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有用的出发点。”
文章的起点很好,敢于直截了当地指出改革开放中存在问题,且应该勇于面对,要予以总结。我们已经摸了30年的石头,如果下一个30年还继续摸石头过河的话,科学发展观势必成为一种空谈。我们不是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实践了30年,检验了30年,是该好好总结总结啦。总结经验是为了以利再战,吸取教训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同样也是为了以利再战。
反正,老顽童至今听到的都是赞歌,从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开始。
好在,因市场经济自由主义泛滥而敲响的金融危机的警钟还不算太迟。
错误的理论导致错误的实践。而我们的未经实践的“创新理论”或由错误的实践导出的理论,该怎样评价和评估,总不能永远是正确的吧?!连错误都不敢承认,何谈伟大的实践家?看来,好大喜功的毛病,自下而上都有。
那么,薄熙来、仇和分别买的第一单都是什么单呢?前者是重庆的出租车罢运事件,后者为昆明的交通。具体事件,老顽童不去说,报纸、网络上都有。问题是,该文的作者将其归为某地政府的失误就是错误的。
城市客运交通的问题,或者说是改革的失误,此失误的前提是市场经济下的自由与放纵,也绝对不是一地一城的问题。各地出租车罢运事件此起彼伏,城市交通建设的无序化等等难道还不能够说明失误的普遍性、严重性吗?
我们在狠劲批判计划经济的同时,把一些好的经验一同抛弃了。一味地追求市场经济,承继了市场经济中的缺点。我们在批判文革的同时,造就了一大批官僚主义。我们在切割历史的时候,把“为人民服务”送进了历史博物馆。各种新奇的改革模式,造成了无序发展,而无序发展就是自由主义。这个失误不能怪地方政府,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各地在摸石头过河、鼓励白猫黑猫抓老鼠。
该文作者在树立明星书记的同时,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即便是与薄熙来、仇和曾经同舟共济的人。实话实说,薄熙来、仇和们是在替自己楷屁股。买单的人,其实是咱老百姓啊!
最后,谁尝甘谁吃苦,不言而喻的嘛。吃苦的永远是咱老百姓。薄熙来、仇和们可以当明星,以图将来青云直上,乃大大的甜头也!
江湖人称老顽童
2008/11/22于南京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