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炮轰耕地红线是时下最大的“折腾”!
茅于轼炮轰耕地红线是时下最大的“折腾”!
日前,以茅于轼任理事长的天则经济研究所狂炮滥轰我国的18亿亩耕地红线,并抛出一份内容十分荒诞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研究报告。在该报告中,茅于轼胡诌什么“确保18亿亩耕地以保障粮食安全的观点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
茅于轼是闭着眼睛在说着瞎话,张开嘴巴在吐着混帐辞!
中国的国情是什么?中国是人口大国,13亿人,更是农业大国,9亿农民,这是最基本的国情,所以每一届政府都将农业问题摆在政府工作的首位,这才是真正的以民为本。毕竟,农业不稳定、粮食不安全,就会根基动摇,粮食安全问题怎么重视都不过分。目前,我国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仅1.59亩,只占世界人均耕地的44%,而且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人均耕地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进一步减少。目前条件下,靠更新生产能力提高单产已经很难了,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中国粮食安全最重要的保障。所以,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必须采取最严格的措施,对耕地进行特殊保护,稳定一定的耕地面积。除此之外,别无出路。
中国的耕地状况是什么?由于人口的快速膨胀和某些政策层面上的失误,导致盲目开垦耕地,出现过度垦殖与过度放牧。在南方,一些大江大河调蓄洪水的低洼地被开垦为耕地,湖泊被大面积围垦。在北方,过度放牧和将水源条件差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场开垦为耕地,致使土地失去植被保护,造成风沙肆虐、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此外,耕地退化问题也日趋严重,导致土壤的基础生产力下降。尽管国家每年都投入较大资金改造中低产田,力图恢复土地生产能力和质量,但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所造成的破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造成土壤污染和结构失衡。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是这紧巴巴的18亿亩耕地,也不完全保持在最宜耕种的状态。
中国的粮食需求趋势是什么?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的研究和预测,2010年人均粮食需求量应为420公斤,全国粮食需求总量为5.88亿吨;2030年人均粮食需求量应为440公斤,全国粮食需求总量为7.04亿吨。而我国目前所能达到的最高粮食产量是5亿吨左右,技术进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程度有限;粮食复种指数已经由建国初的130%上升到160%左右,继续提升的潜力有限;又由于我国正处现代化进程之中,粮食消费发生结构性转变,粮肉之争、粮饲之争、粮经之争明显,纯粮作物比例还存在下探空间。如此,则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就绝非危言耸听,实际上它并不宽裕,也很容易失守。这也是“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畜争饲、不与田争水”这二十字基本原则应当长期坚持的国情基础。进而,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土地流转会不会对耕地面积的减少形成威胁就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地方,资本与地方政府间存在不正常的亲密关系,往往会使二者合谋剥夺农民。这种零星的局部性破坏一旦风行,也会侵蚀粮食安全这种公共产品的微观基础。
在上述情况下,如果不保证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万一出了不可预料的大范围的自然灾害等,拿什么来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拿什么来保证广大老百姓日常的吃喝拉撒?
茅于轼自称为经济学家,自号为中国的政治经济精英,难道对这些一无所知?
说他一无所知,实在是太冤枉他了。他毕竟是中国不可多得的政治经济精英!然而,他却是一个神经不正常的政治经济精英,是一个目无百姓的政治经济精英!
他想干什么呢?从他的言论中,我们不难窥知一二。
他在发布这份报告时说:“目前保护耕地面积政策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上升。”原来,他要砍掉18以亩耕地的红线,就是为了保护房地产开发商的最大利益。这已经是他一贯的立场了。这也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了。
他为什么要保护这些人的利益呢?我们不妨联想他曾经说过一番这样的话:“改革在中国造就了约占总人口5%左右的富人,他们是中国的中坚力量” 。按照他的意思,这些最先富裕起来的人,虽然只占我国人口总数的5%,但他们却是中国改革的中坚力量。如果这些人的利益不能得到最大保护,那还叫做改革吗?那还叫做发展吗?
但是这个发展的后果是什么呢?我们再从他的言论中,不难看出一二。他说,中国的95%的绝大部分是不需要保护的,因为“他们信仰毛泽东思想,具有很大的‘破坏性’”。这下我们才看清了茅于轼的狼子贼心。原来,他认为中国95%的绝大部分人,因为“信仰毛泽东思想”,所以是“破坏性”力量。对于这个“破坏性”力量,国家不仅不能保护,还必须给予打击。因为他们,对最先已经富裕起来的人群有着极大的“破坏性”;因为他们,对他所追求的只保护5%的人群的发展有着极大的“破坏性”。
这下我们看清了茅于轼可憎的脸面了吧?原来,他是要将中国95%的绝大部分置于死地而后快!
其实,在这里,茅于轼还隐藏着一个更为阴险的目的。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7年报告,全球粮食存量处于25年来的最低水平,而且,粮食危机呈现出蔓延趋势。中国作为最大的粮食消费国,每年粮食需求为5亿吨,而每年全球粮食交易量才2亿多吨。一旦中国耕地面积过少,导致缺粮,恐怕谁也供应不起。这个后果是什么?只能是西方列强的附庸!
有人认为,茅于轼如是说,只是其观点过于天真罢了。哈哈,茅于轼天真?倘若真的是天真,倒还情有可原,他这个“天真”,其实隐藏着的是一个十分险恶的政治目的。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的报告中严肃指出:中国“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茅于轼当然不敢明着和党中央对抗,却采用釜底抽薪的策略,从粮食安全上搞垮中国,最后逼迫中国向西方就范!可见用心何其毒也!
这是时下政治经济精英中的西方情结,这是时下政治经济精英最大的“折腾”!
中国不需要这样“折腾”的政治经济精英!这样“折腾”的政治经济精英是人民的耻辱!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