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自己当小资
别拿自己当小资
中国自古就有出门之前先用肉皮擦嘴的人(声明二点:第一,这不是被西方人洗的脑,而是在中国书里看到的。第二,外国人更严重。现在说话难,一涉及“中国”、“古人”,誓死捍卫他们祖宗的复古爱国派们,就要把帽子扣过来。小号的是“洋奴”,大号的是“汉奸”。为防将来的“肃反”,有必要搁下这句话作为“平反”的证据。而且,以后连封建专制剥削等也不能说了,据他们天才地考证,中国历史上如火如荼的农民起义都是“刁民”们大鱼大肉吃撑了、五梁茅台喝高了);刚时兴手机时,专门到闹市区接打电话(还有假手机)的也大有人在;近年来,由于本人所在地区经济萧条,周围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每临春节,便个个“衣锦还乡”,俱云自己在外面混得“很成功”,月薪都多少千、多少千的,总之很可观,令人眼羡。这就给我的马列毛主义宣传带来的一点麻烦,因为在传统的认识里,马列毛主义宣传的对象应该是揭不开锅的穷人。对有些穷人谈剥削压迫等于寒惨人,揭人家的短,嘲笑人家混的不昨的。——资改派“笑贫不笑娼”教育的威力不可小觑。
还有一种人是“真成功”:有车,有房,白领,小资。和他们谈“共产主义”,立马就会遭来疑虑、戒备的目光,好像我在鼓吹下岗工人、失地农民“仇”他们的“富”,共他们的产,或者是反对他们富裕似的。在某个网站就遭到了这样的反弹:“好好干,富了让人去仇你。”“我不仇富的原因是,我以后也要做个富人。”“消灭了富人,我们的世界就安静祥和了,大家每天领的钱一样多,每天领的粮食一样多,干的事也差不多。。。哦,是不是想起了什么?对啊,几十年前的大锅饭不就是这样嘛!”“关键是什么界限叫做富。如果50W以上算富得话,那富人就太多了。”……
所以本文就是针对这些人的忠告——
别拿自己当小资!
由于资改派几十年如一日的宣传,社会主义已经成了“贫穷”的代名词。比如我小时就听大人说,“xxx”说“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穷光荣”。于是就觉得“xxx”很荒唐,也愈发觉得“不管黑猫白猫,逮住耗子就是好猫”有道理。后来才知道人家说的是思想领域,并非农业生产;大人还提到:邓小平说“‘赤脚医生’不仅要穿鞋,而且要穿皮鞋”。后来才知道“赤脚医生”的由来是因为南方水田多,他们经常要“赤脚”在稻田中给农民看病。并非毛主席不让他们穿鞋。而邓小平也只是比喻,但就这么以讹传讹了。
什么叫“资”、什么叫“富人”?
不必旁引马列,看看资本主义经济学家的解释吧——
富人买入资产;
穷人只有支出;
中产阶级买入他们自以为是资产的负债。
穷人和中产阶级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
就是说,中产阶级的房子、车子,都是自以为是资产的负债,包括银行里的存折,都并非资产。更不必说一睁眼就欠了银行贷款的房奴、车奴了。
写此文的目的就是,就是奉劝所谓的中产阶级正视自已的阶级,别因为比农民、比工人、或者比30年前生活得滋润,就拿自己当富人、小资;马列毛主义是共同富裕,而非共同贫穷。右翼学者们不是天天攻击“大跃进”么?如果社会主义提倡“穷光荣”,还搞什么“大跃进”?还学什么大寨学什么大庆?还评什么“劳模”评什么“标兵”?直接就学习那个穷得直到今天还在靠上边“包装”、救济的小岗村,完事。
一篇很ABC的常识,但很多人真的需要普及一下。
如果你不是资本定义的“富人”,就别拿自己当小资!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