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价值形式的进一步发展

2025-02-24 观点 评论 阅读

  在布匹 = 衬衣的等式中,我们看不出布匹与衬衣有什么不同,究竟哪种物品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哪种处于等价形式,完全取决于我们考察的对象,如果从等式的左边读过来, 布匹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即价值要被表现的物品是布匹,如果从等式右边读回去,布匹就处于等价形式,衬衣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还不容易 被区分,这是简单价值形式,也就是价值形式第一形态的特点。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参与交换的物品种类必然会越来越多,偶然性的物物交换也必然会发展成为经常性的物物交换,如果布匹除了与衬衣交换之外,还与别的劳 动产品,例如面粉,大米,鸡蛋,菜刀交换,那么,它的相对价值就在这些不同的产品中被表现出来,所有与它交换的产品,也就成了它的等价物,处于等价形式。 我们可以写出一系列的简单价值形式:

  1块布匹=1件衬衣

  1块布匹=10斤大米

  1块布匹=8斤面粉

  1块布匹=50个鸡蛋

  1块布匹=20把菜刀

  从每个等式来看,都属于价值形式的第一形态,可是把所有的等式综合起来考察,就会发现布匹的商品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它的交换能力比其余商品更强。随着交换范围的扩大和交换种类的增多,迟早会出现一种与布匹类似,即更容易被公众接受的商品。这种由一系列简单价值形式构成了新的的价值形式,被称为扩大的价值形式,或者价值形式的第二形态。

  如果布匹把所有的商品都当作自己的等价物,那么反过来,其余所有的商品也就把布匹当作自己的等价物,因为在价值形式的等式中,商品处于哪种价值形式,取决 于我们的考察对象,一旦我们考察布匹之外所有的商品,那么,其余所有商品的相对价值,就会通过布匹表现出来,我们只要把价值形式的第二形态倒写过来,就会 得到下列一系列等式:

  1件衬衣= 1块布匹

  1斤大米=若干布匹

  1斤面粉=若干布匹

  1个鸡蛋=若干布匹

  1把菜刀=若干布匹

  在该系列价值形式中,所有的商品都通过共同的等价物布匹表现价值,在这里,布匹充当了一般等价物,或者说处于一般等价形式,我们把这种价值形式称为一般价值形式,或者价值形式的第三形态。

  在历史上,曾有多种商品充当一般等价物,例如皮毛,食盐,牲畜,奴隶。人们最后不约而同地选择金银,金银因此由普通商品转变为一般等价物,在本文中,我们暂定金成为一般等价物,如果用金代替上例中的布匹,我们就会得到下列等式。

  1件衬衣= 若干金

  1斤大米=若干金

  1斤面粉=若干金

  1个鸡蛋=若干金

  1把菜刀=若干金

  当金或银称为一般等价物的时候,一种特殊的商品——货币商品也就形成,价值形式也就发展到了第四种形态——货币形式。货币形式是价值表现最完备的形式。价值形式只有发展到货币形式的时候,价值才转化为价格,就是说,商品有价格是金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结果。

  有一种误解,认为一般等价物和货币是同一个意思,这是不对的,某商品能否成为一般等价物,只取决于它在地方市场的接受程度,,它可以是任何一种商品,但是 货币必须是贵金属,因为一般等价物归根结底代表交换价值,即劳动时间,只有金银的自然属性才和时间的特性相吻合,当金银成为一般等价物的时候,它们的自然 属性和社会职能完美的重合起来,所以金银最后成为世界各民族的一般等价物,可以这样理解,地方市场造就一般等价物,世界市场造就货币。

  现在我们回顾价值形式的发展轨迹,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形态如何发展到第四形态,简单额价值形式如何最后发展成为货币形式,只要清楚货币是怎样产生,那么货币的秘密就会很容易被揭穿。

标签:形式   价值   布匹   商品   等价物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