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学历本位必须让位!

2025-02-24 观点 评论 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学历的重要地位被空前强化,学历本位的思想深入人心。人们都知道,没有学历就找不到轻松的工作,没有高学历就进不了上层社会,学历成为人们进取的“敲门砖”。而且进了门之后,工资定级与学历挂钩,职称评定与学历挂钩,按劳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按学历分配。所以学历就是“黄金屋”,学历就是“颜和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千军万马去挤独木桥,就是为了搏取一张能让明自已学历的文凭。应试教育屡禁不止,素质教育难以推进,原因就在于此。

有一个初中教师,他是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因为能力差被调到初中任教。一个堂堂的数学专业的本科生去教初中数学,应该是游刃有余,而事实却完全相反。他表达能力差,讲的学生听不懂;他组织教学能力也差,他到课堂上根本搞不拢。领导只好派他去看守学校柑橘园。虽然他工作不行,但在职称评定中他是幸运儿,因为他有高学历,硬文凭。学校分得一个高级职称的参评指标,其他教师不是没有资格参评,就是资格没有他老,文凭没他硬,结果他顺利地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而那些在工作中挑大梁的老师只有望洋兴叹的分。这样的例子虽然只是少数现象,但是它反映了学历本位的弊端,不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现在中职学校招生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职学校文凭低,踏入社会后待遇不高,又没渠道再去提升学历,永无出头之日,在这种情况下,谁愿意进中职学校呢?所以现在有人呼吁打破学历本位的框框,提高中等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并架设高等教育立交桥,让这些中职毕业生有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这不失为高明的建议。

学历本位还催生了一个新的地下产业,暂且叫它地下办证产业。当你在街上漫步时,各种各样的办证广告会投入你的眼帘。只要你按上面的联系电话进行联系,什么文凭都可以给你造出来,甚至可以以假乱真。这给那些挤不上“独木桥”的人带来了新的"希望"。如果我们以能力为本位,不管你是什么文凭,只要没有能力,就让你进不来,兜着走,这样的地下产业还能生存吗?

学历还是要看的,但不能唯学历论.因为学历和能力并不是一回事,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尤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历高能力差早己不是个别现象.看学历,更要看他有没有与学历相当的能力,要把能力放在第一位.这里所说的能力,是指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学历反映的能力主要是应试能力,社会不需要这种能力.让学历与待遇脱钩,让能力与待遇挂钩.即使没有学历,只要他具备岗位所需要的能力,能胜任岗位工作,我们就录用并给予相应的待遇.如果在全社会建立有效的制度,促成注重能力,淡化学历的氛围,那么教育中的许多问题,如应试教育的问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学历高能力差的问题,制造假文凭的问题等等,都会相应缓解或解决.由此看来,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配合,还需要国家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制定相应的政策予以支持.

标签:学历   能力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