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产业化,可能是一个阴谋
自有教育产业化起,每一个消息都令家庭贫困的学子高兴不起来.
学校分级,择校费令人咋舌;
大学扩招,学费暴涨,但大学文凭含金量暴跌;
高考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偏文;
赖以谋生的职业教育如同群魔乱舞,被治了个半死.
而在教育产业化的大背景下,教育变为一种投资,
教育改革,变成一种折腾,应试教育在其中甘之如饴.
整体的教育水平,有降无升.
这一切,都有利于使教育原来的“按才分配”,变为按钱分配.
即越来越利于富人家孩子接受教育,而穷人家孩子即使你再聪明再用功,可能读不起或不敢读,只好草草去打工.
此可谓是把市场化产业化推向了更高境界.
这一切,怎么看怎么像一场阴谋.
如今农民工问题不知拖垮了多少个家庭.
他们没技术,没本钱,干什么都不通,只好在血汗工厂(例如黑煤窑)中卖苦力;
很多人干了一整年却讨不到薪水.
而农民工子女上学,更是一部血泪史.
工人农民掌握了知识和技术,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生产能力,从而使资本家赚更多的钱,这是毫无疑问的.
然而这不利于资本家控制他们.
有了技术,就底气足,可以跟资本家讨价还价;
思想觉悟上去了,更是可能在受到压迫时集体罢工.
而一旦罢工一个月,资本家除了跳楼别无出路.
按说,旧社会的工人根本没什么机会读书,如此被控制了不难理解;
可是在今天,这根本不应成为问题的..
能做到如此,唯有从教育这一根本入手,彻底阉割你们!
所以,教育的按资分配,大大加剧了贫富分化,使社会牢牢被控制在少数人手中.
如此,大量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进入高校,当然不利于教育的整体质量;
但他们这些富二代毕竟是有点墨水的,驾驭一群没文化没技术的底层工人还是绰绰有余.
那么底层民众只好把翻身希望寄托在下一代;
然而家里没钱,奈何呀!..
除了少数极牛叉的孩子,只能望校园兴叹.
(而且,由于教育资源和环境的劣势,他们之中出现牛人的概率原本就偏低,可这与富二代玩物丧志截然不同)
工人农民被废掉之后,下一个倒霉的必然是知识分子.
狡兔死,走狗烹.
平心而论,在那些非技术行业(包括一些所谓的很风光的职业),有几个是非得是大学以上学历者才能胜任的?
早先也许还需要你们的脑子灵活;
当我已经基本控制住那些底层工人之后,何必还要用如此高的成本养你们这些天之骄子呢?
更何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岗位高度自动化,对人力的需求本就在降低.
而恰在此时,一场目的很诡异的大学扩招开始了.
真正需要大学知识和能力的岗位减少;而大学生数量却在暴增:
如果大学生不贬值得比狗还低贱,那还有天理么?..(正基于此,每当我看到那些非学术和技术类大学生因找不到工作而考研时,我都替他们遗憾,这属于不撞南墙不回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你以为研究生就业好吗?其实可能还性价比更低呢!)
本来,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都是为社会生产而服务的.
只不过前两者是直接,知识分子是间接.
而我国现在高学历人群中从事技术性工作研究的人数偏少,下层又没有强力的技术工人的实践支撑,
恐怕也是我们科技事业疲软的原因之一(甚至不如前30年的成就多).
教育产业化,据目前的发展态势,可能是一个阴谋.
不要以为扩招的始作俑者汤敏是罪魁祸首;
以他所处的位置,他没这么大的能量.
那些由一个幕后的黑手一手策划一个巨大而精密的阴谋这样的事情恐怕只能在《神探狄仁杰》这种电视剧或小说中出现.
现实中阴谋的更常见形式是:
很多人在局部,出于可能很崇高的目的在出主意;
(也许汤敏的初衷的确是所谓的提高民众文化素质,向国际接轨.或者是想让一部分人发一笔教育财。这可能也适用于邓××)
大家可能争论得很激烈,很热血沸腾,实践的过程可能很曲折;
然而作为整体的合力,却是坚定不移地按照某一确定的思路,朝着某一大方向必然发展;
最终结果,符合某一确定人群的利益.
回忆一下教育产业化的全过程!
而这真正的幕后黑手是谁呢?很可能根本没有,只是大环境大空气决定的.
即使有,这种现象也未必在他的计划之内.
只不过效果是喜人的.
(在这里,我们把“阴谋”一词公理化定义为符合上一段中的形式特征,而第一句的那种“密谋性”却不在公理之列)
所幸的是,现在有互联网,信息不知比以前快捷多少倍.
我们下层群众应该多据此了解社会动态,在非正式学校中一样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
然后认识到社会生产究竟需要什么,然后尽可能地把这些可以用来和资本家讨价还价的知识和技术学到手.
包括数学、物理、电工、机械、化工、农学,以及外语.
要用较小的成本,在信息发达的时代,这不是完全做不到的事.
我们自己的壮大,素质的提高,将为资产阶级造好坟墓.
(本人大学生,但对自己所在群体的空谈、眼高手低、自以为是深感耻辱)
以上纯个人推断,不一定对,望高人指教.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