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方永刚、南都报、中青报、银监会……谁读懂了和谐

2025-02-24 观点 评论 阅读

谁读懂了和谐

公元前566年(晋悼公十一年),晋国在与楚争郑的战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晋国终于成功实现了复霸中原的梦想。为表彰大臣魏绛当初“和戎”的主张,悼公特意将郑进献之“乐之半赐魏绛”,并借题发挥:“子教寡人和诸戎狄,以正诸华;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请与子乐之……”此段故事被记载在《左传·襄公十一年》里,系“和谐”一词的最早出处。和谐社会来源于何处呢?有领导人教导我们:和谐社会的思想其实还是源于儒家的学说、孔子的学说。‘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和合生谐’……这些思想都是宝贵的。和谐,说深不深,说浅不浅。看当今之世,谁读懂了和谐呢?

方永刚读懂了和谐。被冠之“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楷模”,不知“咋吃咋玩了”的方教授显然读懂了“和谐”。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把一本《邓小平文选》都读的发毛了的人,一个对“创新理论”如数家珍的人,一个被树立为全党学习榜样的人,完成了一本力作:《蒋介石:从溪口到慈湖》。在书中,这位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对一个杀害了成千上万共产党人的人民公敌蒋介石是这样评价的:“蒋介石,一个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权谋和激情,凭借意志响彻整个中国和世界的名字;一个曾在中国翻天覆地,掀起滔天巨浪,令世人敬畏和诅咒的名字;一个在历史的空间震古烁今、空前绝后的名字。”难道“创新理论”没有了毛泽东思想,却有了蒋介石的“三民主义”?一个深谐和谐之音的人,当然应成典型,应成榜样,应“感动中国”。

《南方都市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读懂了和谐。前者以宣传“普世价值”著称。2007-12-17曾刊发这样一篇社论《国家荣誉制度当奠基于人类普世价值》,社论举了一个例子:“就像诺贝尔和平奖,无论这个奖项颁给谁,它都会坚持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守卫人类和平的道义责任。”。198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是达赖喇嘛;200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疆独头目热比娅为候选。谁说中国没有诺贝尔奖?一个藏独一个疆独,都曾获得青睐。难道《南都》不知吗?显然是知道的。但为了“普世价值”,那管你台独、藏独、疆独闹得天翻地覆,一切尽在“和谐”中。《中青报》呢?2008年4月10日的文章《别把奥运火炬传递和国家荣誉画等号》,文章说:“作为大国国民,中国人需要刷新的观念是:不要把奥运火炬传递和国家荣誉画等号;也不要把奥运火炬传递沿途遇到的示威和抗议,当做是对中国人民的羞辱。”抢圣火算什么?反华示威算什么?这些就算是“和谐”之音的小插曲。

银监会读懂了和谐。和平年代的战争就是经济战。现代经济,金融业是核心产业,既关系国家安全,又关系民生福祉。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美国是无所不用其极。去年9月5日美国国会以404票赞成、4票反对的罕见结果通过了要求中国完全开放金融市场的决议,其目标是:要求中国取消对外资在银行、保险及证券公司的持股限制。去年12月,美国财长鲍尔森率领美国代表团再次飞抵北京,参加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据说美国本来通过埃文斯提出的要求是,把外资对中国银行的控股比例由25%提高到49%。而我们的银监会呢,干脆来个“不设防”!你要你就拿去,和谐嘛,你好我好大家好,何必争斗。老祖宗都敢“量中华物力以结洋人欢心”而有“慈禧中兴”。而今,为了洋人高兴,为了“和合生谐”还有什么不可以卖的。懂得和谐的银监会肯定会被载入史册。

还有哪些懂得和谐呢?把毛泽东思想排除在“创新理论”之外的石仲全肯定懂,“杀开一条血路”的汪洋懂,仇和敢“卖光”也懂。

哪些人最不懂和谐呢?被精英斥之为暴民的农民起义就不说了。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一辈子“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毛主席不说了。看今天,不懂和谐的人大有人在,比如那些鉴名反对“入联公投”的学者;奋起还击西方无良媒体的网民;护“奥运火炬”的华侨、留学生;那位在伦敦这个精英心中的文明之地暴打藏独分子的中国人;那位誓言“要抢走火炬,除非从我的尸体上通过!”,残疾人女孩金晶……这些人为什么不懂和谐呢?因为他们懂得狼和羊本来就没有和谐,他们知道一个最基本的常识,“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是猎枪”。还是毛主席说得对: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不知懂得和谐的先生们,知不知道这样一个实事,讲斗争哲学的毛主席却给中国带来了真正的和谐,祟尚武力解决问题的美国总统却跑到中国同毛主席搞和谐。和谐乎,斗争乎。千秋功罪,历史评说。


标签:和谐   一个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