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韬:“伦敦骚乱”和似曾相识的一段恩格斯“记述”
“伦敦骚乱”和似曾相识的一段恩格斯“记述”
马林韬
不久前发生的“伦敦骚乱”,在大量警力和重甲警车的强势维稳和镇压之后,最终以数千名嫌犯被拘捕,更多骚乱分子正被清剿、追捕,卡梅伦首相则发出“要让这些罪犯受到最严厉法律制裁”的一番重誓狠话之下暂时平息了。
但为什么在以“自由、民主、人权”为标榜和经济高度发达的英国,竟会在突然之间就由一个单一社会事件引发了这么大的“社会风暴”?问题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呢?……
对此,恩格斯一百多年前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的一段记述,似乎至今仍是似曾相识并发人深思!
恩格斯指出:
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日益恶化……英国工人一有了工作就心满意足了……英国工人每天都能吃到牛肉,并且还可以买好的烤肉,这种烤肉比德国富翁所能买到的还要好。他们每天喝两次茶,并且常常还能有余钱,可以在中午喝一杯黑啤酒,晚上喝一杯淡甜酒。每天做十二小时工的曼彻斯特的工人大都是这样生活的。但这能维持多久呢!物价稍微波动一下,成千上万的工人就要挨饿,他们的一点点积蓄很快就会花光。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就有饿死的危险;几年以后,这样的危机还会出现……煤矿工人的工资很低,却要做最繁重最有害于健康的工作;于是这部分工人比其他工人就更恨富人,因此,对抢劫和捉弄比较富有的人,他们也表现得最厉害。譬如,曼彻斯特的富人就非常怕“波尔顿的弟兄”,[1]因为他们在夏季骚动中是最坚决的……在格拉斯哥整个郊区,失业人数与日俱增。在佩斯里这样一个小城市,两个星期以前就有7000人失业,现在失业人数已达到10000人……由此可见,工业发达的英国不但使人数众多的无产阶级成了自己的负担,而且使无产阶级中人数相当多的赤贫阶级也成了自己的负担,而英国要摆脱这个阶级是不可能的。这些人需待自己寻找出路;国家不管他们,甚至把他们一脚踢开。因此,男人进行抢劫和偷盗,女人偷窃和卖淫,还有谁能怪罪他们呢?……把这些挨饿的人抛进监狱,或是流放出去。当国家把他们释放出来的时候,它会满意地看到已经获得的成绩:它把这些已被剥夺了面包的人变成了也被剥夺了道德观念的人。在这整个历史上最可笑的是,聪明透顶的辉格党和“激进派”无论如何也不会懂得,既然国家的情况是这样,那为什么还会出现一个宪章运动,而且宪章派[2]怎么能设想自己在英国有可能——即使是很小的可能——获得成功。[3]
[1] 原注说明系指波尔顿城(曼彻斯特附近)的工人。
[2]“宪章派”和“宪章运动”指英国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和他们争取实行《人民宪章》的革命运动。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后,于次年拟定了致国会请愿书,1838年命名为《人民宪章》并以立法草案形式公布。提出成年男子应有选举权;实行秘密投票;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议员支薪;国会每年改选一次;各选区平等,按人数产生代表等六项政治要求。运动得到各地工人的纷纷响应。整个运动曾形成1838~1839年、1842年、1848年三次上百万人和数百万人的签名和请愿的运动高潮,除提出以上的要求外,还提出增加工资,缩短工时等;三次运动虽均遭到国会的否决并被镇压,但也震撼了统治阶级,获得了某些让步,并推动了整个欧洲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3]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555~557页,人民出版社,1956。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