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看平壤市民对金正日的感激和怀念我都“眼气”了

2025-02-23 观点 评论 阅读

看平壤市民对金正日的感激和怀念我都“眼气”了  

陶 冶  

  

今天8点后在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节目中,再次看见 12月19日 朝鲜平壤本台独家画面报道,平壤市民如丧考妣的地失声痛苦和悲悲切切、泣不成声的感念,我都被感染了。我也仔细地观察和“研究”了,没有发现被导演,被代表的痕迹,完全是发自内心的、自然的、不可抑制的感情流露。于是,我沉默了。

我早就听说朝鲜还像咱们文革期间那样“人民没有自由”,解决不了温饱,物资匮乏,经济濒于崩溃边缘了。我不信,觉得咱们“改开”之后也笑贫不笑娼了,是脱了贫就看不上穷哥们了。后来我的大姑爷儿去了朝鲜平壤,又得到了证实,说就是传说的那样,连吃大豆腐都很难得。但是,我还是不能相信。难道朝鲜人都被驯化得没了知觉和意识了?

再后来看到了左派网站组织的赴朝参观团的纪实报道,我觉得人家还是社会主义,不是朝鲜落后,而是咱们变了,咱们的眼光和观点变了。这有什么奇怪的?咱们自己曾全国欢呼“一片红”后,上下一起庆祝文化大革命十周年,欢呼文化大革命胜利了;可是到毛主席逝世后,就又来个“十月胜利”的全国欢庆。不久,被颂扬的“英明领袖”被掀翻了,从此欢庆的场面没了。很快,文革被定为“浩劫”给全盘、彻底否定了。直到“反官倒、反腐败”的学潮被定成“动乱”平息了,除了例行举办的建国大庆阅兵活动外,没什么举国上下的欢庆,也没见过举国上下的悼念。这两天我开眼了,邻邦朝鲜的平壤市民竟然对不被国际看好的金正日将军认为是为人民谋幸福、坚持朝鲜式社会主义、实现和平稳定的好领导。有个青年如泣如诉,有位老妪跪地痛哭欲绝,有个女工说再也享受不到将军谋给的幸福了。

今年夏天,老家通化市作协听说我回去了,邀我一起参加他们组织的 9月19日 启程的3日朝、俄两国游。在北京我为未能参加网站组织的赴朝参观团而遗憾,这次能参加也是个补偿。尽管不去平壤,更不能去板门店,也不能拜谒毛岸英和志愿军烈士墓,总还是到了朝鲜。于是我报了名。可是当我办完了出国护照时,接到紧急通知,朝鲜方因故 10月1日前 不接待中国人旅游参观了,只能去俄罗斯。我想,能去俄罗斯的那个市原来就是咱们的地盘,跟内地差不到哪里,我就放弃了。可是,事后他们告诉我,朝鲜方说道路提前修好了,两国游又恢复了。他们告诉我的目的就是让我后悔。当时,我还想,我主要是要看看朝鲜人民的生活情况,我利用他们出国的时间,从集安开始沿着鸭绿江上行,后又从珲春的防川沿图们江上行,隔岸观察朝鲜边境的城市、乡村和厂矿,也算大有收获的。我对朝鲜不满意的是在一处发现了对岸江堤有个排水洞,排入鸭绿江的都是焦黄的哝哝的废水,有没有毒我不晓得;后来询问当地人,说那边有个铜矿,铜矿里排除来的废水肯定不是好水。于是,我对这种污染鸭绿江的行径愤愤不平了。再就是对岸开始筑堤了,跑到江水边上筑堤,把大量的江边淤地隔过去了,尽管还在闲置。后来我也看见咱们岸边也是推土机、掘土机、铲车在作业,大建江堤,而且都把江堤建在水边。我笑了,这就跟农民单干时拱地头似的,互不相让,比着较劲。于是,我心平了。

对面的铜矿的发现还是因为咱们。据说金日成得知咱们在鸭绿江这边开采了不少铁矿,想必是他们那面也能有的。于是就组织勘探,没找到铁矿,却发现了地下埋藏了大量的铜矿石,就这样就开采了,诞生个很有规模的铜矿。

朝鲜,尤其是平壤,我总是想去的。我们通化市作协主席写了本《金日成传》。成了金正日的朋友,到平壤都以贵宾身份接待他。我撺掇他跟金正日联系联系,选个恰当时机去拜见一次,看看他对中国这30年的真实看法,也摸一摸他们到底能否坚持下来;顺便把我也带上,借他个光。他笑了,意思是涉及国际关系的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

不管是笑话,还是闲话,现在看来都是废话了。斯人已逝,生人变成了故人,阴阳两隔,什么朋友,什么亲人,什么敌人,对于他来说都毫无意义了。就是我有机会去朝鲜,到平壤,已经不是金正日时代的朝鲜和平壤了。对此我没想太多。而我想的是,我们国家今后能否在最高领导者去世时,也出现万民痛悼的局面?更不要说像 1976年9月10日 之后的日子那样举国上下全民哀悼了。历史不能重复,而后人可能超过前人。但是,在咱们国家,能超过1976年9月10日后的几天里,在朝鲜能超过2011年12月19日的情形恐怕不会再有了。因此,我看见金正日能得到朝鲜人民如此爱戴,我眼红也“眼气”了!

 2011年12月20日 

标签:朝鲜   咱们   平壤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