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总结改革开放经验不可忘了印度和苏联两个参照物

2025-02-23 观点 评论 阅读

  中国搞改革开放后,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制造的商品更是几乎走遍世界的各个角落,还被世人称之为世界工厂,被认为是中国奇迹。可为什么印度和苏联都未曾产生中国这样的奇迹呢?什么时候人们也没有见过世界市场几乎到处都是什么印度制造或者苏联制造的商品呀。
  有人说中国奇迹是因为搞了市场经济。但这种说法显然无法说服世人。拿印度来说,建国比中国还早一点,而且一直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呀,但搞了60多年,也没有出现世人公认的印度奇迹呀。再拿苏联来说,也是八十年代开始搞改革,虽然说把苏联改没有了,但俄罗斯好歹也搞起了市场经济呀,但也没有出现世人公认的俄罗斯奇迹呀。
  由此可见,虽然说市场经济手段在中国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如果单纯强调夸大市场经济的作用也是片面的。
  有人说,谈中国奇迹就不能不谈毛泽东时代的巨大贡献,毛泽东时代通过彻底的社会革命,既成功地搞了国家工业化,给中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又普及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的普及,大力提升了国民的文化素质,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也培育了大量技术人才等等,这样就为中国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观印度,不仅社会革命不彻底,工业化也是个半拉子,人口中还有大量的文盲存在,国民文化素质总体水平不高。所以说,改革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是与毛泽东时代的奠基分不开的。
  但是,如果只强调毛泽东时代的奠基作用也是不够的,因为只要看看苏联就知道,苏联的工业基础比中国更强大,苏联的教育水平也比中国更高,国民总体文化素质也是很高的,斯大林留给苏联的遗产也是极其丰厚的,但斯大林是1953年去世的,戈尔巴乔夫是1985年上台搞改革的,那么,这其中有近30年的时间,苏联为什么没有繁荣昌盛起来呢,为什么未能在世界产生类似中国奇迹这样的苏联奇迹呢?虽然说斯大林在二战后创造了苏联复苏和崛起的奇迹,但是,在斯大林去世后的三十年里,苏联为什么没有产生新的奇迹呢?
  通过比较印度和苏联就知道,象印度那样缺乏强大的工业基础,即便有市场经济,也是无法产生印度奇迹的;但是,就算象苏联那样具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如果不能善于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的话,那也无法产生苏联奇迹。
  但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果说自斯大林去世后的30年,苏联走了30年的弯路的话,那么,自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搞改革,全盘西化,不仅要照搬美国的政治制度,当然还要照搬美国的经济制度,结果却把苏联给照搬的消失了,之后俄罗斯继续搞市场经济,但也没有出现俄罗斯奇迹呀。
  综上来看,如果像印度那样,没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即便有市场经济,那也无法产生印度奇迹;如果象苏联那样,虽然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如果没有搞市场经济,或者搞改革不得法的话,那同样也无法产生苏联奇迹。
  如果说苏联的改革不得法的话,那与中国比较有什么区别呢?这里一个关键的区别就是,中国改革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没有盲目照搬美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而是注意国情坚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综上所述,可以大概说,中国改革产生中国奇迹的经验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毛泽东时代奠基的强大的工业基础之上,积极摸索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最终创造出了世人公认的中国奇迹。当然,在中国的改革中还涌现出了一些负面社会现象,这也说明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也要求中国需要通过继续探索总结新经验加以有效解决。
标签:苏联   中国   奇迹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