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漫谈系列之一--医务工作者现状
中西医漫谈系列之一
--医务工作者现状
感冒冲剂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从事医学这个职业,主要的目的还是生存,基本的生活问题解决了,才谈得上本学科的科研和创新,但是,在目前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科研和创新也就仅仅是属于一些医学院校和三级医院的专家教授们,于大量的普通的医务人员是无缘的。
那么,在北京这个特色的首善之区,医务人员能够生存吗,答案是肯定的,没听说有医学背景的劳动者饿死街头的,但是他们的生活状况到底怎样呢,就我所知的情况做以下简单的介绍,三级医院的医务人员收入还是不错的,称得上是白领阶层,普通护士月薪都在5000-10000元之间,大夫的收入不太好说,各科差距巨大,算上灰色收入应该在10000元以上,至于月收入几十万的也不是少数。二级医院就差点了,护士三千元左右,大夫算上灰色收入超过万元的恐怕不多,民营医院就不提了,他们早已经是道德沦丧,丧失了做人的起码底线,不过顺便补充一下,他们也是被逼无奈,属于逼良为娼。资本家办医院的目的就是赚钱,小病大治,没病也治,抢钱是他们的唯一目的,本人耻于把他们列为医务人员。还有一类医务工作者是不被大家所重视的,就是广大的一级医院及社区医务人员,他门人数多,分布广,属于财政拨款单位,有统计说北京市大约有25000名社区医务人员,他们的的收入是多少呢,我可以给大家精确到元,先说在编职工,北京卫生局明文规定每年45000元,可以想象经过层层克扣,医院领导的二次科室分配,科室主任的二次科室内分配,普通医务人员平均能够拿到每月2000元左右就不错了,基本上跟你的职称、业务水平、是医生还是护士没什么关系,绩效工资嘛,领导说好就好,不好也好。一些医院保健科收入是临床科室的几倍,保健科干什么,打打防疫针而已,有什么技术含量,有什么医疗风险,保健科都是什么人,干不了临床的,没有医师资格证的,甚至是什么证也没有的,从保健科找一个执业医师都难,一言以蔽之,社区医院种种怪相,不一而足。他们有灰色收入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这也仅仅是少数高年资大夫及领导的专利,普通医生是拿不到的,还得靠那点微薄的工资过日子。说完在编的,再说外聘的,外聘这个词很好听,其实就是临时工,苦活脏活累活都得你干,说开除就开除,毫无社会地位和人格尊严,拿多少钱呢,正式职工的一半。
特色教育每年毕业成千上万的学生,一半改行的,四分之一做医药代表的,剩下的大多数恐怕都到了社区医院当上了临时工,社区医院医疗技术差,设备少,收入低,没有社会地位,进了社区医院一辈子也就算完了。试想一下,现在北京随便一份工作一个月恐怕也能挣两千元左右吧。
收入低还是其次,上夜班,轮班转,整天神经紧绷着,病号的打骂,睡眠不足,如此等等,这些也可以不提。但是作为一名临床大夫,时时还得提防着医疗事故,医学治疗充满了不确定性,人体的奥秘我们还没有完全解开,正确的治疗也可以治死人,每个人的体制差异巨大,不治疗也许都会离奇死亡,你正碰上了,怎么办。举个例子,前些天有个报道,一名壮年男子带着老母亲和小儿子在火车站排队买票,突然倒下死亡,经查属于中暑死亡,老人和小孩都没事,奇怪吗,不奇怪,体质差异。中国有句古话,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你能够保证一辈子不遇见一件医疗事故吗,就算你理论精深,临床基本功扎实,药物质量你控制得了吗,各人的体质你控制得了吗,给病人一片去痛片,他吃完死了,不赔个几百万病人家属答应吗。二三级医院稍好点,尤其是一级医院一旦出了医疗事故,你一辈子就永无翻身之日,你那区区一两千元工资够赔偿吗。
建议广大的高考学生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除了黑煤窑恐怕就是医疗行业风险大了,你愿意一辈子生活在精神紧张中吗,你愿意一辈子没完没了的学习考试吗,你愿意出一个医疗事故(不出那是不可能的)你一辈子就毁了吗,你愿意被广大人民群众恨得咬牙切齿吗(看不起病,看一次病倾家荡产),那么请报考医学院校,这里将是你自我毁灭的开始。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