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历史的契机
抗震救灾工作的已经接近尾声了,然而那一幅幅令人心碎的画面是挥之不去的。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看到那在石板、砖块、钢筋混凝土下苦苦挣扎的群众能不泪沾衣襟吗。地震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称只为国难一点都不夸张。
当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这场灾难时我们难道不能从这场灾难中看到什么吗?古人说“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至”。我们老百姓常讲大难过后必有后福。毛泽东同志也曾经说过“好的事情往往能变坏,坏的事情往往能变好”。那有人就会说了,地震是严重的自然灾害是百害而无一利。然而事实上通过抗震救灾工作的过程可以看出中国人民的凝聚力依然存在,不光是存在而且显示的非常强大。
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在这三十年里对工农群众来说是小恩过后挥大棒。对即得利益集团来说是“山外青山楼外楼”。由于利益诉求的严重不一致中国社会的凝聚力无论是物质方面的还是精神方面的都都正在受到空前的挑战与破坏。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GCD不是那个为了人民和民族的利益牺牲一切的党了,而变成了党国.天下的事不在是老百姓的事,而是党国的事。老百姓只要干好本职工作就是爱国。以前企业都是国有的干好本职工作确实就是爱国。然而现在呢国企卖的卖送的送工农群众都成了打工崽打工妹,干好本职工作就是给煤老板生产更多的血煤,就是给家乐福赚取更多的利润,就是给地产商盖大量的,自己工作一辈子也买不起的商品房。这充其量对工农群众来说就是一种某生的一种手段。如果这也能算是爱国的话那么爱国一词就有了新的解释。而战无不胜的群众路线也换成了精英路线。
胡温路线开展以来情况有所改变,不管是取消农业税,还是出台新劳动合同法政策好象都在向工农群众倾斜。那珍贵的如同大熊猫一样的农民工人大代表就是明证。在这个问题上左派内部是有争论的,一方肯定了胡温路线,而另一方则认为胡温同是修正主义,这些措施不过是给工农一小恩小惠,只是为了缓解本以尖锐的阶级矛盾,物权法出台就是佐怔。笔者认为矛盾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也不可能靠一两个政策所能解决的了的。所以对决策者来说既要肯定对人民群众有利的政策,也要对其施加舆论压力揭露其腐败的黑点。就象毛主席在抗日问题上对待蒋介石一样,即要合作,又要斗争。
在抗震救灾工作中那些被称做弱势群体的工农成为了主角,人民子弟兵在次鉴行了他们的誓言,那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在次见证了毛主席的名言“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三十年来我国实际上实行的是一条精英治国路线,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日益丧失,导致了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在救灾过程中人民群众表现出来的巨大凝聚力和所谓精英集团的麻木不仁在次证明了毛主席的群众路线的无比先进性和正确性,同时也宣告了精英路线的彻底破产。
面对巨灾中华民族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党和人民又一次的团结成了一个整体。曾经何时中华民族上空是乌云遮日,而地震震醒了所有善良的人们。抗震救灾成为了党回归人民的一次伟大的历史契机,也是最后机会了,就象张宏良教授说的那样,“是挽救中华民族于大动荡的最后一次机会,也是实现中国人民利益的不流血转变的最后一次机会”。
天佑我中华!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