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茅需要策略,务求一击必中
连日来,针对犯罪嫌疑人茅于轼发表《把毛泽东还原成人》,恶毒攻击开国元勋毛泽东,试图动摇国家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基石,广大的爱国仁人志士义愤填膺, 纷纷表达了强烈的谴责和愤怒。举报茅于轼的网络签名已近七千人,全国各地也已经自发成立了数十个公诉团, 形成了势不可挡声讨浪潮。这充分地表明,茅于轼试图丑化开国领袖、颠覆国家宪法的犯罪行径是不得人心的。
然而,在全国人民形成了浩浩荡荡的声讨浪潮之时,躲在茅于轼背后挺茅的重量级人士一刻也没有闲着,他们躲在昏暗的角落里,一边注视着眼前的情势发展,一边却已在磨刀霍霍,随时准备着冷不丁地冲出来,给毫无防备的人们以沉重一击。这里略举例一二,以提醒人们警惕:
例1.著名律师陈有西关注茅于轼,并在其博客上转载挺茅文章,这是否已表明其对待茅于轼持什么样的立场已昭然若揭?这位在重庆打黑案中担任李庄辩护律师的他,让重庆检察院不得不放弃对罪大恶极的李庄的起诉,从而名噪一时。在财新网的陈有西博客上,转载了一篇《观点纷呈:中国社会何去何从》文章,为茅于轼的“把毛泽东还原成人”大肆辩护。文中声称:如果当年邓小平从民族发展的战略眼光出发,力排众议,把毛泽东的档案公之于世,甚至设立特别法庭公正地审判他所犯下的反人类罪行,恐怕今天就不会有毛左的张狂了!
例2.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建勋则更是公开表示,"公诉团"起诉是很荒唐的一件事,声称毛泽东作为一个已经死去的政治人物,对他进行评价是公民应有的权利,或者说这本身就是言论自由的一部分,公民根本谈不上对他的诽谤,政治家及政府没有这样的隐私或名誉权的问题,任何人都可以批评和评论。所以这个诉讼的提起是没有根据的,第三,我认为这是'毛左'的一场闹剧,根本不能称其为法律问题。
对挺茅人士的暗中角力,表明极右势力仍在垂死挣扎,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严谨起诉书法律文件,确保能够立案。
对照中华人们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茅于轼犯罪事实清晰,只要能够立案,告倒茅于轼是铁板钉钉的事。最麻烦的是不予立案,极右人士也是这样期望的。只要一立案,反毛就必定失败了。只要一立案,人民就必定胜利了,所以当前的工作之重中之重,就是要想方设法确保法院能够立案。
纵观各地对茅于轼的公诉书,可谓洋洋洒洒,奋笔激昂,用词较多夹杂着感情色彩。这样的文体,作为举报书是最好的,但作为起诉书这样一种具有法律效果的文书,就欠妥当了。建议大幅度削减起诉书内容,严谨起诉书法律文件。起诉书的主题不应该围绕对毛泽东的如何评价上,而应该将着落点放在茅于轼如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犯罪事实上。通俗地说就是,中华人们共和国的宪法及有关法律关于毛泽东是怎么说的,党章上是怎样佐证的,而茅于轼是怎么说的,两者一对比,有没有违法,就一清二楚了。建议由有关法律人士进行参与,制定周密的起诉方案,严谨起诉书法律文件,确保能够立案。
第二,谨防挺茅的辩护律师以证据不足为由进行抗诉。
茅于轼的文章最先发表在财新网上,目前财新网上的这篇文章已经被删除,网上留下的大多是转载文章。如果没有保存原始网页和屏幕截图,仅仅凭借其它网站的转载文章的话(不是原作者授权的),其是否具有法律效率恐怕很难说。如果挺茅的辩护律师以证据不足为由进行抗诉的话,就会遇到较大的麻烦.当然我希望这只是麻烦而已,当然我们可以要求法院必要时可以到百度等搜索公司去查阅"非公开"的搜索到的网页和快照.为避免麻烦,作为公诉方,应该提前准备好尽可能多的网页证据,以防万无一失.
第三,谨防反毛人士避重就轻,将法庭辩论引向对毛主席生前一些缺点的攻击。
毛主席的缺点和错误,相对于他的功绩来说是很小的.历史已经作出较为公正的评价。如果挺茅人士无法阻挡法院立案,是否会狗急跳墙,借毛主席的一些缺点进行大肆渲染攻击,这样他们虽然没能赢得官司,但却取得了所谓局部的“小胜利”。对此我们不得不防。要避免此种情况,首要的还是围绕起诉书及法庭辩论的主题内容上。起诉书的主题不应该围绕对毛泽东的如何评价上,而应该将着落点放在茅于轼如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犯罪事实上。
总而言之,诉茅需要策略,务求一击必中。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