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林炎志:2009年清明节怀念毛主席

2025-02-23 观点 评论 阅读

2009年清明节怀念毛主席

作者:林炎志


我们纪念毛主席,因为他使马克思主义真理跨过了差别巨大的国情与洲界,和最古老撮富于个性的文化结合、和最富于智慧的民族结合、和最有独立传统的社会结合,一举解决了几亿人的革命道路问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发展,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发展。毛主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也发展了中国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和中国国情的成功结合,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发展潜力,又证明了中国社会、文化传统的开放性和发展潜力。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思想发展史上非常杰出、非常文明的一页,毛泽东思想使马克思主义从“外来文化思想”融入了中国文化思想之中,渗透在中国社会里。毛主席使中国文化思想水平通过这次巨大成功的开放,吸收了人类世界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成果,又重新站到了世界思想发展史的前沿。

我们纪念毛主席,因为他在一度一盘散沙的旧中国组织了一支坚强的队伍,这支队伍经受住了最严峻的挫折的考验。这支队伍创造了最可歌可泣的斗争史诗,这支队伍曾经和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打成一片,天翻地覆地改造了这个积弱百年的大国。这支队伍形成了整套先进的组织原理、组织方法和组织作风,依靠这支队伍,这个国家形成了自己的脊柱和骨架,这个民族有了自己的神经中枢。

我们纪念毛主席,因为他运用最先进的思想,依靠最坚强的队伍,率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全新 的国家,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制度,解决了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属于最一穷二白的国度独立和解放的问题。这曾是一场伟大的战争,留下了无数精彩、壮烈的战例;这也是一项复杂社会工程,留下了无数值得学习的经验;这又是一项艰深的课题,说明了无数问题,又引出了更多的问题;这更是一部无比丰富、无比灿烂的素材,给今后文人墨客留下挖掘创作灵感的宝藏。

我们纪念毛主席,为他最后走过伟大的曲折。历史巨人的跌倒也是向前扑的,如果我们能够在他身后尽可能正确地爬起来,就会从原来跌倒的地方再向前迈进一大步,甚至前进几大步。这取决于我们的认识水平。

我们纪念毛主席,是为了发掘历史财富。他太急了,他领导的一代人一生干的事情太多了,历史的跨度太大了。很多历史段落可能是被压缩了。有的事情可能是把阻遏因素估计过高产生了用力过度的问题。现在或者今后,还要找回来慢慢地展开,才能使压缩的弹簧放松,使历史的内应力释放出来,让中国社会更加平稳地前进。我们过去急急忙忙地跟着他赶路,很多事情来不及总结。现在经过了几个反复,历史长卷在折叠之后,就更有利于比较,更有利于回顾与总结。当好事后诸葛亮,才可能做比较,更有利于回顾与总结。当好事后诸葛亮,才可能做事前诸葛亮。能够当好事后诸葛亮就很不容易了。

我们崇拜过他,迷信过他,因为他过去的正确太多了。我们很多人热情地跟着他走入过误区。省悟和总结时,在心底无法分开我们和他。他的失误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把功劳归于一个人和把过失归于一个人是同一种逻辑。伟大的失误之后往往紧跟着伟大的进步。如果我们尊重这些历史的联系,就不会浪费我们跟着他付出的学费。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这个总结一直没有停止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已经使我们用加倍的进步在补偿过去的损失。我们纪念他,正是为了明天,为了前进。为了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了让伟大接着伟大。

我们纪念毛主席,因为他是一名无畏的斗士,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他呕心沥血,出生入死地战斗了一生,就像所有伟大的战士一样,生前要面临枪林弹雨,身后会留下泼来的污泥浊水。其中来自敌人的叫做诋毁,来自群众的叫做误解。战士的这份“遗产”属于这支队伍,需要处理,需要在纪念过程中,或者抵挡,或者辩解。只想继承前人光辉与利益而不想对“遗产”全面负责的接班人最后一定会倾家荡产。

我们纪念毛主席,因为他重视教育,领导了新中国对旧中国教育的入木三分的改造工程。在所有伟大的称誉中,他独钟“导师”(teacher)。他热衷于讲授。许多论文都带有教材的特色。他对新人的培养,倾注了无数的热情与意见。但也因为他,中国教育受到过颠簸。分清一切良莠,既是非常困难的,又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纪念他,永远纪念他。

标签:我们   纪念   毛主席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