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民在一起,会有的不仅仅是“新校园”、“新家园”
同人民在一起,会有的不仅仅是“新校园”、“新家园”
高卧故园
4月19日 《人民日报》引用了胡锦涛同志写在玉树某学校黑板上的话:“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并评论道:再大的困难都会过去,一个更好更美的新玉树将在废墟上崛起。因为,危难中,党和人民在一起!军队和老百姓在一起!十三亿人民在一起!全国各民族的兄弟姐妹在一起!这是血浓于水、心手相连的情感,这是同舟共济、多难兴邦的力量。正是在一次次血与火的考验中,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更加坚强不屈、更加团结一心。危难中,“同人民在一起!”让我们一起面对,一起担当,一起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总书记的话无疑是激动人心的,是振奋精神的。但是,作为一个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党,我没的追求不应该止于此,人民对我们的期望也不会止于此,共产党的全体党员要勇担责任,要为人民谋求更大的、更多的幸福!
一个声音永远回荡在我的耳边:“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不是哪个个人的豪言壮语,这不是一时激动的冲口而出,这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这样的要求是不是太高?毫无疑问不是的!这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当仁不让的权利,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形象体现。难道社会主义祖国会走在美国的后面吗?实际上,在全民医保领域美国正在探索的路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人民是可爱的,人民的要求并不高,人民是通情达理的,他们只要求人人有学上,人人有工作,人人有屋住,人人看得起病,人人吃得起饭,人人老的有尊严!任何负责任的共产党员和共产党的任何一届中央集体和中央政府都应该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对于人民的利益不应该有一丝一毫的忽视和轻视!
和人民在一起,会有的不仅仅是“新校园”、“新家园”,而是一个无限光明的社会主义祖国。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