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当时枉杀毛延寿,思想意识怎么形容

2025-02-21 观点 评论 阅读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任浩、董甲恒

汉元帝曾因错过王昭君美貌,将责任归于画师毛延寿,一气之下将其杀害,而宋代王安石却用“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为毛鸣不平,形象阐释了意态创作之难。当前,“脖子以下”改革启动,掌握改革期间官兵“活思想”堪比绘画中的意态创作,切不可对着画像看、道听他人言。

“百病一针,病情不分”是部分教育管理者在抓官兵思想中容易出现的现象。由于急于求成,有人总想搞个“一招鲜”“一刀切”“一锅烩”,但一堂教育课怎可充当“万金油”?住几天连队,怎能摸准兵心、兵情?打一套学习、讨论、体会“组合拳”,如何能横扫所有思想阴霾?脚下无泥土,即使磨破嘴、写断笔,也难讲出真感情、抓住“活思想”。

官兵思想“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是“活思想”,还用“死办法”应对。政治工作者抓思想应少些闭门造车,多下基层蹲连住班,严格落实“五同”;少些一问一答的应试提问,多些一言一行的细致观察,真心实意帮困解难,从“衣食住行”中了解官兵真实想法和诉求。要防止“穿新鞋走老路”问题,摒弃用“过去的我”来评判“今天的他”的旧眼光;敢于创新,多用网络教育、士兵大讲堂、微讲堂等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方法,把大道理讲实,把小道理讲透,摸清抓实官兵思想“意态”,以量求全、以深求准,为改革强军汇聚满满正能量。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