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两件事让我震惊:“美军借道”与“国资委谴责国企垄断”

2025-02-20 观点 评论 阅读

最近有两件事让我很震惊:“美军借道”与“国资委谴责国企垄断”

  越来越不喜欢评论时事,时事总是让人无能为力的沮丧,沮丧的次数多了,也就变成了麻木,于是好象觉得有很多话可以说,但仔细一想又觉得如果要寻根问底这些车轱辘话已经说过了无数次,实在没有兴趣再多说一次。这个世界看起来很复杂,变化万千幻化无穷,万家灯火背后演绎着各家的哀喜苦乐。有醉死的烈士,有冻死的民工;别墅里觥筹交错,窝棚中寒被裹身;有人在哭,有人在笑,有人在钻研股票,有人在数着钞票;有人谋划着如何赚别人的钱,有人小心的计算着如何从衣食中再节省几个铜板.....。夜深灯熄,有的人酣然入睡,有的人辗转难眠;有大赚一笔的金色美梦,也有被城管追得狼奔鼠窜的黑色噩梦,有的人浑身舒坦,有的人一身冷汗....。这个世界确实很复杂。

  但这个世界其实也很简单,再复杂的系统也只有很少的几对主要矛盾。对于我们和平年代的人来说,这个世界核心的东西其实很简单,简单得可以只用两个字来描述——经济。经济是社会系统演变的动力,抓住了经济,也就抓住了社会万象的根本。人生在世,无非是“得失”二字,“得”什么?“失”什么?归根结底是“资源”,而经济活动正是社会资源的创造和分配。如何获取或者创造资源?如何组织或者分配资源?这就是我们社会的核心内容。也许有人会提什么“阶层分析法”,不过在老僧看来,所谓的“阶层”,只是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位置罢了。“层”以何分?——经济地位决定所属何“层”。

  似乎有些跑题了,但这于我来说是常事。经济与“美军借道”和“国资委谴责国企垄断”有什么关系?似乎没有关系,但其实关系很密切,而且是最根本的关系。再说一遍,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是经济,一切社会现象都是围绕着“资源”在转动。大概是前年,我曾经将中国的经济特征用两个词组来形容,但这两个词组现在可能属于禁忌用语,为了配合版主们的工作,我这里还是使用柔和一点的说法吧。当时我用“买办经济”和“权贵经济”来归纳中国经济的特征,那么这两件时事与中国的经济有和关系呢?

  自从1949年之后,除了与友军合作演习之外,中国的陆地上就再也没有外国军队踏上过一步。在中苏关系最密切的时期,在前苏联大批援建中国经济的背景下,中苏关系不可谓不友好,不可谓不“战略伙伴”,但就是在那样的前提下,先是前苏联要求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被拒绝;然后是试图组建中苏联合舰队,再次被拒绝,两次被拒绝的理由很简单——饱经外国军队侵略的中国绝对不允许外国军队有一兵一卒踏上中国的领土。实际上,建立长波电台与组建联合舰队,至少从形式上来看双方还是属于“战略合作”模式,而非一方控制另外一方,但是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老一辈们宁愿放弃苏联源源不绝的援助,也要独立自主。

  而六十年之后的今天,在中国全面进入千年盛世的今天,却有可能允许一个公然宣称“台湾主权未定论”的国家“借道”中国,理由可能是“反恐”,而长期在中国新疆制造恐怖事件的“疆独组织”之所以活动猖獗,正是由于这个国家在不背后长期的大力支持。对于这样一个以包围中国分裂中国为战略核心的国家军队,居然还与之谈判“借道反恐”的合作项目,这怎能不让我震惊?!

  但这又有什么值得让人震惊的呢?以外向型为主导的“买办经济”,早已经融入了以美元为衡量标准的体系之中,要想获得美元政府的支撑,除了突破先辈们的“僵化思维”,努力合作之外,还能有别的选择吗?“借道中国”,不过是外交替“买办经济”背书而已。迟早的事。

  关于“国资委谴责国企垄断”,这看起来似乎可笑,怎么都会觉得有些滑稽。国资委作为国企的“老板”,他们原本最大的利益当然是希望国企变得对市场更有控制力,也就是所谓的垄断。但中国的事情总是很“特色”,我们的国企老板不是想让自己的企业越干越大,而是期望自己的企业越来越小,这样的老板,还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以前没有见过,现在开了眼界。不过,如果仔细分析,这还是我大惊小怪,“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早就是“国有资产拍卖委员会”了,国资委的使命就是最终让国资委消失,我还在这里一惊一咋的干啥呢?

  “国资委”反国企垄断,颇有壮士解腕的雄姿,不过做得很不美观罢了。只要想想“国企”被“反垄断成功之后”,谁会得益就明白了。那些现在依附在国企下面的形形色色的所谓股份制企业,以及那些企业背后的老板们,同时也是国企的利益相关者们,他们早就对国企垄断的行业虎视眈眈,只要有空隙,他们的爪牙是早就磨利了的。国资委反国企垄断,不过是国资委在为“权贵经济”背书。这有什么奇怪的呢?

标签:中国   经济   国企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