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一个农妇的毛泽东情节

2025-02-20 观点 评论 阅读

河南省封丘县城关镇西孟庄村村民刘赞一,是一位极为普通的农家妇女,她怀着对毛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敬意,十余年来,倾尽家中积蓄,在众多群众的捐助下,在村中建起一座缅怀毛主席丰功伟绩,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教育的文化大院。目前这座由群众自愿捐资创办的文化大院,已经成为西孟庄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学校,成为豫北农村地区一座“毛主席纪念堂”。

刘赞一出生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岁。新中国使刘赞一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她越发怀念毛主席。他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凭着朴素的感情,1993年他萌发了创办文化大院的想法,于是她把养牛的收入都投入到“大院”的建设中去。刘赞一的执着追求感召了周边干部群众纷纷捐款。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这座文化大院已具规模。

2004年9月,用纯铜精铸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三尊大型铜像运抵西孟庄村。毛主席铜像高 3.6米 ,重2.8吨,周总理和朱总司令铜像高 3.3米 ,重2.5吨。之后,邓颖超、康克清以及毛主席家中六位烈士的玻璃钢塑像先后陈列。这批塑像总耗资五十余万元。毛主席铜像背景墙上的“江山如此多娇”大型壁画是北京人民大会堂壁画的缩版。铜像两旁悬挂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戎装标准像及其简历。这些元帅挂像和壁画都是在北京定制的。

在铜像陈列室大门前,两株 三米 多高的冬青树被刘赞一修整成五层,象征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和中华民族万古长青。

刘赞一十余年来到全国各地参观拜访过许多革命圣地,她先后去过延安、韶山、瑞金、遵义、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等。每到一地她都怀着虔诚的心情缅怀心中的太阳毛泽东。1994年刘赞一去延安参观枣园,守护枣园的一位红军老军长把毛主席当年亲手栽种的核桃树上结的核桃送给刘赞一吃,她舍不得吃,把核桃带回来种在文化大院里,现今两株核桃树长得郁郁葱葱。1995年,刘赞一去北京瞻仰毛主席遗容,正巧人民大会堂西侧正在修剪槐树,剪下的枝条有许多槐籽,经卫兵同意后刘赞一捡回了北京的槐籽。现在象征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的四株槐树在西孟庄村的文化大院里茁壮成长。

 2003年4月5日 ,花费万余元建的三杆不锈钢标准旗杆在文化大院落成,每逢“五一”、“七一”、“八一”、“十一”以及毛泽东诞生纪念日等重大节日,都有仪仗队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在这标准旗杆的基座里,就镶砌有刘赞一从全国各革命圣地带回的石块石料。

刘赞一对毛主席及其老一辈革命家怀有深厚的感情,由她制作的数百幅展示毛主席及老一辈革命家辉煌历程的照片展(这些照片都是新华通讯社历年来公开发表的珍贵历史照片),成了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第二课堂”。

 2005年9月23日 ,刘赞一一行六人专程赴北京,见到了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并和毛新宇合影留念。毛新宇为刘赞一的文化大院题了词:“发扬优良革命传统,培养合格的无产阶级接班人,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

标签:毛主席   大院   文化   毛泽东   铜像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