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百度百科散播泸定桥战斗谣言
先让我们那看百度百科上是怎么解释飞夺泸定桥的:http://baike.baidu.com/view/120260.htm
历史真相
事实是,在泸定桥并没有发生过战斗。 红军“飞夺泸定桥”是后来所谓的“长征英雄史诗”的代表,美国作者索尔兹伯里(Harrison Salisbury)的《长征》(The Long March)一书封面,赫然就是这座桥。美国记者斯诺一九三六年采访了毛以后写道:过泸定桥“是长征中最关键的时刻”。“木板有一半给抽掉了,从岸边到河中心只剩下光溜溜的铁链。在东岸的桥头,敌人的一个机关枪阵地正对着他们,它的后面是由一团白军把守的阵地……谁能想到红军会发疯似的试图从光铁链上过河呢?可是红军却偏偏这样做了……头一个战士中了枪,掉到下面的水流里,第二个也掉下去了,接着是第三个……敌人把煤油扔到桥板上,桥板开始燃烧起来。这时,大约有二十名红军战士用双手和膝盖匍匐前进,把手榴弹一个接一个地扔进敌人的机关枪阵地。” 然而其实在泸定桥根本没有战斗。红军五月二十九日到达时,泸定桥没有国民党军队把守。从国民党军队的大量来往电报、部署可以看出,长征故事中说的守桥的国民党二十四军第四旅李全山团,其实并不驻屯泸定城,而在远处的化林坪一带。驻扎泸定的是步二旅旅部,旅长余松琳。红军到来前夕,该旅就已离开,赶赴五十公里外的康定。泸定、康定并属的西康地区专员六月三日的通报也表明,步二旅“集中康城附近”,并不在泸定。当时国民党无数通讯没有一份讲泸定桥打了仗,只提到红军在去泸定桥的路上,和离开泸定桥之后,有几次小型遭遇战,零星开火。红军先头部队到桥边时,指挥部设在离桥不远的天主教堂里,向河对岸已无国民党军的泸定城打炮。当地人大多是天主教徒,其中一位妇女家里开豆花店,就在红军所在的桥边,红军还住过她家。一九九七年这位妇女已是九十三岁高龄,但头脑十分清晰,她对我们讲红军“阴一炮,阳一枪地打过去”,然后“慢慢过完桥”,过桥时“根本没有打”。有的木板是被损害,可能有拆去的,或年久朽烂的。九十三岁的老太太记得红军强行来借老百姓的门板去铺桥,有的人家含泪交出了宝贵的棺材盖子,队伍过完后甩手不管,老百姓各自去认领。泸定桥只有一次剩下光溜溜的铁链,那是在拍宣传长征的电影《万水千山》时,根据布景所需安排的。 过桥时红军没有一人伤亡。首批过桥的二十二名战士,在六月二日过桥后,每人得了一套列宁装、一支钢笔、一个碗和一双筷子。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受伤。其他红军过桥时也没有伤亡。周恩来的警卫员描述周听说有一匹马掉在河里淹死了就很着急,问过桥的指挥官杨成武:“人有没有受损失?” 当听说没有时,周又问:“一个都没有?” 答复是:“一个都没有。”周这才放下心来。大渡河上还出了个神话,即“强渡大渡河”,在泸定桥南七十五公里的安顺场。那里渡口宽阔,没有遮掩,红军渡了足足一个星期,在国民党侦察机的眼皮底下。但同样,无一伤亡。“飞夺泸定桥”纯系虚构---邓小平在一九八二年对美国总统卡特 (Jimmy Carter)的国家安全顾问布列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亲口说:“这只是为了宣传,我们需要表现我们军队的战斗精神。其实没有打什么仗。” 有外界根据卡特的任期怀疑此事,实际卡特作为美国第39位总统任期确实是1977年1月20日—1981年1月20日,但当时邓访美时会见的卡特任内的国家安全顾问布列津斯基还在任职,并接见了邓副总理,谈话是在会客大厅进行的,随后布列津斯基还邀请邓参观了华盛顿安斯勒斯大剧院。
举报者说:长征,是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精神财富。飞夺泸定桥战斗,是长征中的重要战斗,体现了革命者面对艰险,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百度百科的所谓一家之言,罔顾22勇士突击,四人殉难的史实,宣称“其实在泸定桥根本没有战斗”、“红军没有一人伤亡”。试问是中宣部在撒谎还是百度在造谣?这是个大是大非问题,作为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共产党员,笔者有责任有义务向文化主管部门进行举报。望文化主管部门责成百度立即改正错误,公开道歉,并举一反三,进行整改,不能让所谓百度百科成为谣言百科!同时应该对百度的错误行为进行必要的经济处罚,并把相应处罚结果进行公示!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