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时代“贫穷僵化”“封闭半封闭”?
2011-04-26 12:34:34|分类: 思想战线 |标签:贫穷僵化封闭半封闭毛泽东时代
多年来,有些重要人物出于某种目的,误导中国民众,好像毛泽东时代“贫穷僵化”(《(原创)30年前的中国“贫穷僵化”?》)“封闭半封闭”(《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领导者和实践者http://163.fm/38EHy0y》《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新觉醒 http://163.fm/bseMzx》),只有1978年以来才对外开放。许多中青年不明真相,信以为真,对那个时代产生误解。更有国内外敌对势力也利用这种论调,对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正确路线的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肆意诋毁,恶毒攻击谩骂贬低世纪伟人毛泽东,全盘否定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
事实是:新中国建立伊始,就受到了从1927年就开始支持国民党反动派背叛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建立专制独裁政权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抵制和封锁,只有和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和一些邻国建立友好关系,但并没有放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向外国学习”,广交朋友,争取外援。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立足点,但绝不排除对外援的争取。建国之初,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仅对我国进行军事包围,还有经济制裁、海上封锁,想困死我们,把新生政权扼杀在摇篮里。对外部关系没有选择余地,只有向老大哥苏联求援,而当时斯大林对毛泽东还是不太信任的时候,毛泽东在1949年12月到1950年2月访苏,一住二个来月,苏方拖延,毛泽东说怪话乃至电话上吵架,尝到了酸甜苦辣,才签订了新的中苏友好条约,争取到三亿元援助,使中国开始起步。从此,在毛泽东时代先后掀起三次工业建设高潮:一次是50年代以苏联支援的156项工程为基础的建设高潮,一次是60年代中期以“三线”建设为内容的建设高潮。(这是在“借鸡孵蛋”的方式基础上实现自力更生的建设。三线建设既有工业布局的调整,也有战备的考虑。随着经济的发展,使大三线的工业基础大为加强,包括少数民族的偏远地区,社会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尽管战争没有发生,但对保卫国家安全,都有长远意义);再一次是70年代打开中美关系后以引进西方技术为主制订的“四三方案”。即以43亿美元从美、日、德、法、意、荷、瑞士等国进口一批技术先进的成套设备和单机,其中包括13套大化肥、4套大化纤等几十个项目,主要用来改善人民生活用的,这批设备投入生产后,对改善民生起了重大作用。华国锋主持召开党的十一大所诉求的经济指标(后被讥讽为“洋跃进”)其实主要就是毛泽东、周恩来生前审批的“四三方案”的进一步落实。所以,要说改革,毛泽东是最大的改革家;要说开放,实应从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算起。毛提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固然是长远的政策,但当时主要是针对敌对势力封锁背景下的措施。现在青年中把毛泽东时代视为闭关锁国、禁锢保守,实属荒唐。众所周知,中共与美国打交道始于1944年美军观察组进驻延安,此后,毛泽东就向美方表示过欢迎美国来投资,更有多次向有关人士传递过他想到美国密西西北河去游泳,直到1970年向斯诺讲了这个话,终于在1972年美方主动来敲门访华,打开了大门,为后一个30年的改革开放创造了前提条件。(本段见《【引用】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
正如毛主席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所说,“我们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我想是提得对的”,“应当承认,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为什么能发展?同时,每个民族也都有它的短处。有人以为社会主义就了不起,一点缺点也没有了。哪有这个事?应当承认,总是有优点和缺点这两点。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社会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斯大林讲得对的那些方面,我们一定要继续努力学习。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如果每句话,包括马克思的话,都要照搬,那就不得了。我们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党内一些人有一个时期搞过教条主义,那时我们批评了这个东西。但是现在也还是有。学术界也好,经济界也好,都还有教条主义。
自然科学方面,我们比较落后,特别要努力向外国学习。但是也要有批判地学,不可盲目地学。在技术方面,我看大部分先要照办,因为那些我们现在还没有,还不懂,学了比较有利。但是,已经清楚的那一部分,就不要事事照办了。
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人少,效率高,会做生意,这些都应当有原则地好好学过来,以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现在,学英文的也不研究英文了,学术论文也不译成英文、法文、德文、日文同人家交换了。这也是一种迷信。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和前面所说的对外国东西不加分析地一概照搬,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都对我们的事业不利。”
党史上的今天
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 日内瓦会议
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 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讨论和平统一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参加日内瓦会议,是中国通过大型国际会议争取和平协商解决重大国际争端的首次尝试和运用多边外交的开端。朝鲜问题由于美国的阻挠未能达成协议。在印度支那问题上,经过中国和除美国外的与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最终达成了停战协定。美国未在停战协定上签字。通过这次会议,新中国初步打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了国际和平统一战线,为国内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周边环境。
天山金推荐阅读:
【引用】中国首个正确评价毛泽东的人 开国大将黄克诚2011-06-22 01:51:49
(原创)推荐《一篇彻底改变美国同事对毛泽东看法的文2011-06-01 15:11:22
(引文+简评)毛主席是前卫经济学家2011-05-21 20:46:47
(引文)介绍几篇可能正在影响中国的重要文章2011-04-29 13:02:41
【引用】 周恩来日内瓦舌战“十六国”:显现大国风范2008-08-07 17:16:32
【引用】江泽民前上司马宾:文革可治腐败2011-06-21 15:01:37
【引用】30年的改革开放都开放了什么?2011-06-04 00:58:55
(引文)发展生产;统一战线;对外政策;文艺方针……2011-04-30 10:13:10
【引用】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中国的和平演变<十诫>及个2011-04-10 12:06:32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责任2008-05-11 05:48:36
(原创)拨乱反正:毛泽东时代打破西方封锁,迫使西方2011-02-21 19:57:53
(引文)毛主席是世界最前卫的经济学家2011-05-12 15:57:30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