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30年改革开放”从不科学开始

2025-02-14 观点 评论 阅读

“30年改革开放”从开始就不是科学的,所以改革者后来才提出来了科学发展观。但是后来的改革是否是科学的呢?科学首先是必须要符合事实,说改革开放30年不符合事实,所以说“改革开放30年”这个提法不科学。我看改革开始就是用不符合事实的理由做借口进行的改革开放。说中国的经济在文革的破坏下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这是不符合事实的。说中国在毛泽东时代是闭关锁国的更不符合事实。  

 1976年7月28日 凌晨3时42分56秒,我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一次7.8级强烈地震。这次震惊世界的"7.28"大劫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地震灾害,也是迄今400多年来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次。    

这次地震的震中(北纬118°11′,东经39°38′)就在唐山市区,震源深度11公里,极震区烈度达XI度。28日晚6点45分,唐山市附近的滦县又发生一次7.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烈度为IX度。    

人类将永远铭记历史的这一个时刻:公元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3点42分53.8秒。仅仅在一秒钟以前,地球的表面似乎还是平静的。只是在此前一二天,整个唐山市及其附近地区闷热难忍,人们普遍感觉呼吸短促,胸口堵闷,烦噪不安。27日前半夜唐山市区绝大多数市民被这种异常的燥热不安。27日前半夜唐山市区绝大多数市民被这种异常的燥热从屋内驱赶到街头巷尾。夜已经很深了,人们才陆续回到房中,可是依然难以入睡。    

然而,谁又能知道,一场可怕的灾难正在逼向人们?7月28日凌晨3点多即大震前夕,唐山大地上空,颜色怪异的地光到处闪烁,不时有强大的"信号灯"般的光芒照得大地亮如白昼;3点42分,沉雷般的地声由地下滚滚而来,似风吼雷鸣;42分56秒,地光和地声达到了高潮,随着地面突然卷起的一阵黑色旋风和巨大声响,几道骇人的光亮刺破漆黑的夜空,大地疯狂地颤抖起来。震惊世界的唐山"7.28"大地震发生了。    

这是一场罕见的天灾。在短短的十几秒内,在强烈的摇撼中,这座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顷刻间被夷为一片废墟。80%以上正在酣睡的人们来不及反应就被埋在瓦砾之下,造成惨重的伤亡。整个华北大地在剧烈震颤。天津市发出一片倒塌房屋的巨响,正在该市访问的澳大利亚前总理惠特拉姆被惊醒了,他所居住的宾馆也出现了可怕的烈缝。北京地区摇晃不止。人民英雄纪念碑在颤动,砖木结构的天 安门 城楼上,粗大的梁柱发出仿佛就要断裂的"嘎嘎"的响声。在华夏大地,北至黑龙江省满洲里,南到河南省正阳、安徽省蚌埠、江苏省靖江一线,西至宁夏的吴忠、内蒙的磴口一线,东至渤海湾岛屿和东北国境线,这一广大地区的人们都感觉到了异乎寻常的摇撼。据调查,唐山地震的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公里,有感范围波及全国14个省区,总面积约相当于国土面积的1/3,其中,陆地面积约为21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3%。    

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它是由西安、兰州、成都、渡口4个地震台的513型中强地震仪所记录的地震图测定出来的。它代表的能量是3.2×10⒗J,这相当于一个12.5万千瓦发电机组连续运转8年的总发电量,相当于1945年美国投向日本广岛的400颗原子弹同时爆炸!    

唐山地震是极为少见的城市直下型地震,其灾难之惨重,损失之巨大,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被列为本世纪10次破坏性最大的地震灾害之首。据统计,在唐山地震中死亡的人员共有24.24万人,重伤16.46万人;造成截瘫患者3817人,失去父母的孤儿4204人,轻伤仍需治疗者达36万之多。其中,唐山市死亡13.59万人,占总人口106.19万人的12.8%;加上死亡的唐山市流动人口1.3万余人,则唐山市死亡近14.9万余人,全家震亡、断门绝烟的7218户,占市区总户数的4.5%;重伤8.1万余人,其中,终身致残者1700多人。地、市属郊县死于地震的为6.9万余人,重伤5.6万余人,其他地区死亡2万余人,重伤2.7万余人。    

震后的唐山大地,房屋倒塌,烟囱折断,公路开裂,铁轨弯形,地面喷水冒砂;全市通讯中断,交通受阻,供电、供水系统被毁坏,整个唐山市成为一片废墟,景象惨不忍睹。据统计,唐山地区震毁公房1479万平方米,其中唐山市1043万平方米,占全市公房屋总数的77%。唐山地区倒塌民房530万间,其中唐山市12万间。从经济上计算,唐山地区总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48亿元。北京、天津及河北省的一些县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唐山地震的震害之大,从下列事实中可见一斑:全市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生命线工程全部破坏,严重危及人们生活。所有厂矿全部停产。所有医院和医疗设施全部破坏,大量伤员无法就地治疗。唐山电厂、陡河电厂厂房倒塌,设备损坏,烟囱断裂;变电站、输电线路严重破坏,总计影响已投入运行和正在建设的发电设备,约占京津唐电网发电量的30%。通信楼房倒塌,砸坏通信设备;市内和长途电信线路严重破坏,使唐山地区15个市、县、区对内对外通信全部瘫痪。京山铁路破坏十分严重,地震时正行驶在京山线的7列客、货车和油灌车脱轨。铁路桥涵严重破坏达45%。铁路、信号、通信、调度、供水、变电等建筑物和设备严重破坏。蓟运河、滦河上的两座大型公路桥梁塌落,切断了唐山与天津和关外的公路交通。全区71座大中桥、160座小桥和千余道涵洞及280公里的油路遭到严重破坏,公路基本阻断。市区供水管网和水厂建筑物、构造物、水源井破坏严重,供水中断。开滦煤厂的地面建筑物和构造物倒塌或严重破坏,停电使井下生产中断,近万名夜班工人被困在井下,矿井内大量漏水,震后一二天内,多数矿井的生产设备被淹没。唐山钢铁公司所属各厂厂房倒塌和严重破坏,构筑物部分破坏,设备、电气、热力、燃气管线被砸坏,高炉、化铁炉、转炉因停电、停水使铁水、钢水凝铸在炉膛内蒙古自治区。唐山境内的陡河、邱庄、浑河的三座大型水库和般若院、八一两座中型水库的大坝滑塌、开裂,防滑墙倒塌,410座小型水库中有240座震坏,6万眼机井淤沙、井管错断,占总数的67%。大量农田水利设施破坏,沙压耕地50多万亩,咸水淹地70多万亩,毁坏农业机具5.5万余台(件),砸死大牲畜3.6万头,猪44.2万多头。    

面对如此严重的灾害,党和政府迅速采取和实施了国家级的救灾对策,实行以解放军为主体,各专业抢险救灾队伍大力协同;现场救护和以邻近的轻灾区及外省市为强大后方的救援体制,展开了大规模的抗震救灾工作。    

    

1. 救灾组织与指挥。    

    

 7月28日 晨6时,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唐山地震救灾紧急会议,决定建立中央救灾指挥部,由国务院四位副总理和北京军区司令员组成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京、津、唐地区的救灾;建立唐山救灾指挥部,由河北省政府、省军区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唐山现场救灾的组织指挥工作;建立河北省救灾后勤指挥部,由河北省政府、省军区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唐山地震救灾的后勤保障工作。同时,国务院各有关部、委、办和有关省、市、自治区亦成立援唐指挥部,主要负责专业救灾的指挥及援唐的组织工作。会议还决定调集解放军北京部队、沈阳部队及有关军兵种部队参加救灾。    

    

2.抢救、抢修、抢通和抢运。    

    

地震使近百万人被压埋,水、电、通讯和交通中断,抢救、抢修、抢通和抢运成为抗震救灾最紧迫的任务。    

首先,参加抗震救灾的十几万解放军进行了大规模的抢救工作。驻灾区部队最先投入抢救,投入兵力占部队总救灾兵力的20%,但救出的群众占部队总抢救人数的96%,充分体现了就近及时抢救的作用。其他部队则迅速开进,分片部署,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因地制宜,全力抢救,创造出许多救灾史上的奇迹。地震6天以后,还从震塌的楼房里救出10名被困人员,其中埋压最长时间达12天零15小时。8月6日基本完成救人任务后,解放军又投入主要力量开展艰巨的清尸工作,及时掩埋了尸体,稳定了群众的情绪,防止了环境的污染。    

邮电部组织了9个省、市、自治区邮电部门和部直属单位共派出抢修队伍1200多人和大批车辆、通讯设备,及时到达灾区,按照"先沟通、后恢复;先干线、后支线;先保证重点、后逐步扩大"的原则,实施地下电缆、电台、通信车以及飞机、汽车等多种方法,进行应急抢通,保证了应急指挥,于9月1日前基本恢复了邮电通讯。    

军、民航空部门则迅速架起空中桥梁,承担了巨大的救灾空运任务。指战员打破常规,增加空运吞吐量,在空投食品、内运救灾人员和应急物品、外运伤员等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据统计,震后半个月内,唐山机场起落各类飞机2885架次,平均每天近200架次,7月31日一天达354架次,平均2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降。    

交通部以及解放军、河北省工程队和当地养路人员约3.5万人则迅速投入公路、桥梁的抢修抢建,贯彻"交通干线、重灾区和不通车的优先修复"的原则,架设浮桥实现应急沟通,又抢修公路提高通过能力。至8月10日,唐山全区已恢复通车,保证了大量救灾人员和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灾区。    

铁道部和铁道兵则从12个铁道局、6个工程局和铁道兵3个师等28个单位调来4.2万多人,投入铁路抢通工作。到10月下旬,就使京山、通坨铁路的运输能力达到了震前水平。    

运输部门则出动两万多辆汽车,配合铁路、航空展开紧张的抢运伤员和物资工作。截至当年底,共把以下大量物资运往灾区:粮食7661万斤,饼干点心3644.7吨,食糖1230吨,肉947.1吨,蔬菜1406吨,衣服157.3万件,鞋41万双,炊事用具528.7万件,火柴6110箱,肥皂11562箱,洗衣粉32吨,药品293.7吨,苇席262万片,苇箔154.2万斤,草袋255.6万个,木材897.3万根,毛竹111.4万根,铅丝1000吨,铁钉1030吨,油毡86.51万卷,石棉瓦36.45万片,塑料布1043吨……。    

供水部门则进行了抢修供水会战,从外省市运来了器材和15000米水龙带、40多吨钢管,按先易后难,尽快逐步恢复供水能力的原则,先解决临时供水,再分区分片抢修、分别供水,最后统一供水。到10月唐山全市共恢复水源井31眼,平均日供水量达5.2吨,基本解决了群众生活用水和部分生产用水。    

    

3.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    

    

震后,13个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铁路等系统的2万名医务人员组成了280多个医疗队、防疫队、携带药品、器械到达灾区,迅速开展了规模巨大的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据全区不完全统计,需急治疗的伤员(不包括小伤)达70.8万人,其中重伤16万人。为此,抗震救灾指挥部合理部署医疗力量,全力进行现场救灾护,同时根据国务院决定,检伤分类,组织后送,开始了历史上罕见的全国范围内的伤员大转移,截至8月25日,共动用159列火车,470架次飞机,将100263名伤员运往吉林、辽宁、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江苏、安徽、山东、浙江、上海11个省市。到9月上旬,各医疗队共治疗伤病员159万人次,其次抢救危重伤病员6.34万人,做各种手术2.95万人。    

大震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疫情。据统计,震后几天,饮水中的大肠肝菌数超过国家饮水卫生标准的几十、几百甚至成千上万倍,一些地区每平方米粪便上苍蝇密度平均达400~500只,每平方米垃圾堆上,平均每小时孳生蝇蛆3.4万只。震后三四天就发生大量的肠炎、痢疾,一周左右达到高峰,市区患病率高达10%~20%,农村高达20%~30%。瘟疫!唐山面临着新的死亡。8月2日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成立防瘟疫领导小组,并请求国务院派防疫队支援。8月3日前后,7个省、市、自治区和河北省各地的防疫队1200多人,火速直到灾区,5万多件防疫器械、400多吨防疫药品、100万份疫苗、菌苗从全国四面八方源源运到灾区,迅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防疫灭病运动,集中力量打防治痢疾的歼灭战,全面防治流感、流脑等冬春传染病和伤寒、乙脑等夏秋季传染病,先后进行了清尸防疫、消毒杀虫、预防接种、治疗现患和除四害、讲卫生运动。1976年入冬,根据卫生部指示,唐山又进行了一次尸体再清理,以数万民兵为骨干的清尸队伍,将所有掩埋深度不够的尸体重新挖出,或火化或深埋,完成了一项极浩大的工程。次年春暖季节,唐山安然度过灾后的传染病暴发期,传染病发病率比常年还低,创造了震动世界的奇迹--大灾之后无大疫!    

    

4.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唐山是中国京津唐重要经济区的组成部分,是华北的著名工业城市,工业总产值224亿元,约占全国的1%。唐山扼京津通往东北的交通要冲,是国家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素有"煤都"之称。人口106万,市区73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000人。7月28日地震使这座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夷为一片废墟。党和政府在开展抗震救灾的同时,即从全国14个省市调集23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和7万多人的施工队伍及大量物资,帮助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唐山地、市、县属企业复产和部分复产的企业占总数的85%;唐山地区14个县市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已达到丰收的1974年的水平。1977年底,唐山市工业总产值已达震前1975年水平。    

重建新唐山,贯彻建设小城镇、合理利用土地、做好城市总体布局、防灾减损的原则进行。震后的新唐山由原两大片改建成三个城镇,一般建筑物以抗Ⅷ度设防,生命线工程适当提高设防标准。经过周密准备,1979年下半年,唐山开始大规模重建工作。国家拨款50多亿元,共集设计施工队伍10余万人,至1984年,市区已建成1200万平方米居民住宅,600万平方米厂房及公用设施。震后的新唐山,高楼林立,通衢如织,翠荫夹道,春光融融。广大农村也瓦舍清新,五谷丰登,山海辟利,百业俱兴。唐山如劫后再生之凤凰,奋翅于翼东之沃野。  

经济濒临崩溃的中国怎么能这么快恢复重建唐山的?不符合事实就不符合科学。  

从1965年起相继建成的川黔、贵昆、成昆、湘黔、襄渝、阳安、太焦、焦枝和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等10条干线,加上支线和专线,共新增铁路8046公里,占全国同期新增里数的55%,使三线地区的铁路占全国的比重,由1964年的19.2%提高到34.7%,货物周转量增长4倍多,占全国的1/3;       

公路建设也得到很快发展,新增里数22.78万公里,占全国同期的55%;这些铁路公路的建设,较大地改变了西南地区交通闭塞的状况,不仅在当时适应战备的需要,而且对以后内地的四个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既无外债、又无内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能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世界历史上极其罕见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望尘莫及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速度,我国经济与美国相比由49年相差28倍变为1978年的相差5.52倍,事实上49-76年中国GDP中的工业总产值从世界第80变成第6。  

这就是经济濒临崩溃的中国?不符合事实的改革借口,这种改革不科学。毛泽东时代就是在不断的改进发展方法才获得巨大成绩的。毛泽东时代就是用科学发展观不断的总结改进发展方法,不断的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中改正错误促进发展就是科学发展观。两参一改三结合就是在实践中发展的改革的进步管理方式。新中国在建立开始就在不断的改革。你们现在的新土改就是改革,毛泽东时代的土改就不是改革吗?毛泽东时代也在想办法打破霸权国家的封锁搞开放。跟那么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不叫开放吗?难道只有依附美国当美国的奴才才叫开放吗?中国没开放美国总统尼克松难道是从老鼠洞里进入中国的?  

毛泽东时代中国的开放也是用实力打出来的开放。“在毛泽东的晚年,中国北部有苏联陈兵百万,南部有美国帝国主义在越南进攻,美国还在东部的日本和南韩的军事基地。西部的印度也是在西方国家和苏联的支持下对抗中国。这样一个南北东西四面夹击的情况下,毛泽东坚持反帝反修,最后把美国赶出越南,解除了美国的围堵,为中华民族争得了生存空间。这不都是毛泽东打出来的吗!  

1969年尼克松上台后宣布美国从越南撤军,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2月28日,中美两国发表了指导两国关系的《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交往的大门终于被打开。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 )。在公报中,双方声明:“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在台湾问题上中方重申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美方声明:“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事实证明是毛泽东用独立自强自主发展打开了开放的大门,是用实力打开的开放大门。是通过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越战争打击了美国对中国的封锁,美国为首的世界强权封锁中国的铁臂围剿被毛泽东打烂了。中国的开放是毛泽东用联合发展中国家和对霸权国家强硬反抗建立起来的开放。这才是真正的开放。当奴才依附美国依赖外国投资依赖外国消费拉动经济数据发展的开放是假开放真卖国。  

中国从1959年到1965年,每年从外国进口粮食500万吨。那些老骗子右派把这个事实隐藏起来了,只说中国在挨饿的时期还出口粮食。不开放怎么能每年进口粮食500万吨?不开放用于进口粮食的外汇是怎么赚的?  

任何说毛泽东时代是闭关锁国的人都是大骗子。他们的科学发展观是伪科学。不实事求是九十伪科学,就是大骗子。  

现在证明了当初的农村土地改革也是不科学的,包产到户被事实证明就是不科学的,现在他们想搞私有化地主垄断的集体合作,又不好否定包产到户单干的错误。当初是怎么造谣说包产到户单干的农民比集体合作效率高的?难道你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前后自相矛盾吗?  

你们搞的土地产权跟土地使用权分开就是产权不明晰,出卖土地使用权谁获利了?官僚腐败分子获利了。这种产权不明晰的土地实质就是官僚私有制。土地使用权流转就是为了官僚能更多的掠夺发财暴富。我们看国企私有化都是官僚的私有化。土地也是一样。  

我们看所有改革都是在掠夺劳动人民的生存资源,垄断劳动人民的生存权,砸烂工人铁饭碗掠夺农民土地就是为了垄断工农的生存权逼迫工农给他们官僚地主资本家当私有化的劳动工具,想用就用,不想用就丢掉卖掉。他们就是用垄断工农的生存权逼迫工农提高劳动效率,其实是提高官僚地主资本家的财富。这就是他们的科学发展观改革,是伪科学发展观。  

其实真正的科学发展观是公平的集体合作发展,这种公平合作能产生一种主动信仰凝聚力。人们都高兴主动的劳动才能产生创造力,凝聚起来的创造力是最强大的力量。那种把劳动者当奴隶逼迫出来的效率是猪的猪学发展观。  

标签:唐山   救灾   地震   中国   开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