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奥巴马的恐怖嫌疑:气象员

2025-02-14 观点 评论 阅读

美国总统大选进入最后关头,双方候选人的选战开始频频使出各种贬损对方的招数,不知道在金融危机这样的大气氛下,美国老百姓对于这种民主娱乐活动的兴趣还有多大。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佩林前几天在一次拉票活动中,将民主党的黑人候选人奥巴马说成是“结交恐怖分子”。她是这么说的:“我们的对手(奥巴马)似乎认为美国缺点太多太多了,多到令他去结交那些以我们国家为打击目标的恐怖分子……。他看待美国,不像我们这样看待美国,我们视美国为世界上一支友善力量,我们视美国为异常优异的国家”。那么,佩林说奥巴马结交恐怖分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佩林的话来自于《纽约时报》的一则报道,这则报道称,奥巴马与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教育学教授比尔-艾尔斯(Bill Ayers)有过来往,而艾尔斯曾经是美国的一个恐怖组织“地下气象站(The weather underground)”的重要成员,艾尔斯的妻子也曾经是“地下气象站”组织的重要领导人之一。那么,这个“地下气象站”究竟是什么样的组织?既然是恐怖组织,它的成员为何还能在当今美国担任大学教授?
“地下气象站”组织也叫“气象员(The weathermen)”,它的前身是美国大学生民主会。该会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成立,起初,美国大学生民主会奉行非暴力的行动原则,经常举行游行、抗议、集会等活动,参加者主要是美国各大学的学生,与其他国家的大学生也有联系。上个世纪60年代对于美国来说是噩梦般的经历,入侵古巴、美苏差点酿成核大战、肯尼迪被刺、越战日益升级等等,对美国年轻人造成很大的影响。他们看到这个国家在华丽表面的背后,实际上充斥着野蛮。当时还是大学生的比尔-艾尔斯,在哥哥当兵去了越南后,开始关注越战,他在那时候就说,他认识到美国国家权力的实质,就是要杀人。随着一天天增加的美军死亡数字,以及越南平民的大规模死亡画面,60年代的美国年轻人开始出现幻灭。越战结束后,越南的平民死亡估计在300万以上。
嬉皮士运动于60年代开始风行,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年轻人价值观丧失后,寻找刺激、缓解压力。后来成为“气象员”组织骨干的男女大学生们,当时都崇拜两样东西,性欲和毒品。他们反对一夫一妻制,在小团体内部禁止一夫一妻制,乱交很普遍,十几人、几十人的群交也不避人,同性恋开始公开化。对此,他们有自己的哲学解释。他们认为,一切价值都没有意义,性欲才是人类关系唯一真实的顶峰。随着越战的不断升级,到了60年代末期,美国民众和大学生的反战运动与嬉皮士运动结合在一起,反战游行人数多达百万,但依然不见美国政府结束越战的迹象,反战运动开始出现了本质的变化。
1969年6月,美国大学生民主会在芝加哥体育场召开年会。当时的美国大学生民主会号称在全世界拥有10万成员。在这个年会上,美国大学生中的风云人物对于反战采取和平手段还是暴力手段发生了分歧。“气象员”组织最早只是美国大学生民主会内部的一个小团体,他们主张采取暴力行为,他们宣称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就是做爱、吸毒、交换武器、暴力革命。“气象员”这个称呼的来源是鲍勃-迪伦一首歌中的一句歌词,“即使没有气象员,我们也知道风往哪里吹”。按照“气象员”组织的解释,他们用这个词的意思是:革命已经开始了,不管它往哪个方向,加入革命才是最紧迫的。
“气象员”组织之所以主张暴力,与当时美国国内的形势有很大的关系。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刺杀;1968年,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又被刺杀;同年,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被刺杀。到了60年代末期,美国社会各界有很多小组织,甚至连监狱里都有在押犯组成的人权组织。有一个名叫“黑豹”的组织,成员以黑人为主,在年轻人中颇具号召力。然而,就在1969年,黑豹的领导人在芝加哥的家中死于非命。媒体报道说,芝加哥警方与凌晨4点左右,冲进黑豹领导人家中,乱枪扫射15分钟,将两名黑豹领导人物击毙。虽然警方事后说互有枪击,但是,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警方故意杀人。同样是在1969年,美国青年自发举办的第一届伍斯托克音乐节,汇聚了几十万摇滚青年,在性欲和吸毒的集体疯狂状态下,有一人被当众打死,却没人阻拦。同样是在这一年,移居美国的电影导演波兰斯基在好莱坞的豪宅发生一桩血案。当时波兰斯基没在家,他怀有身孕的妻子与另外四人被刺杀,身中120多刀,另加枪击。案件破获后,主使是一个名叫曼森的男子,他组织了一个小型邪教组织,成员都是年轻姑娘,波兰斯基豪宅血案的凶手,就是三名如花似玉的美女,被警方抓获后,依然笑容甜蜜灿烂,丝毫没有犯罪感。而美国的媒体上,西贡街头的自焚、公然杀人、横尸遍地的越南平民、血肉模糊的美军士兵、被美国燃烧弹烧光衣服的裸体越南小女孩等等,暴力暴行充斥美国社会,“气象员”组织主张使用暴力就显得极为正常。
1969年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大学生民主会的年会上,“气象员”组织成为美国大学生民主会的主导力量,民主和暴力就是这样轻易结合在了一起。这年秋天,他们在芝加哥组织了一场名叫“复仇的日子”的暴力活动,在芝加哥繁华街区打砸抢烧。并且号召大学生们提前退学,与工人等社会反战力量结合在一起,欢迎所有试图逃避社会司法的人,攻击美国所有不正义的象征和制度。与奥巴马有过交往的艾尔斯,当时被派往底特律发动工人。“气象员”组织也有一个模糊的目标,他们要团结社会各阶层的人,团结黑人等有色人种,一起参加世界革命。他们甚至宣称,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开始。用比尔-艾尔斯的话说,他们要用一种更加人性化的社会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FBI开始关注这个小团体。后来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将他们称为“流氓”。
1970年初,纽约的一个小型反战组织制作了3枚定时炸弹。原打算把炸弹放到一个军人的舞会上,但是,由于技术控制较差,当他们在家里测试的时候,发生了爆炸,3人当场死亡。其中一名年轻女性就是“气象员”组织的成员,她还是一名富有的银行家的女儿。“气象员”组织由此正式被FBI列入危险名单,开始跟踪、抓捕、悬赏、通缉。也就是从这时起,原先公开的“气象员”,变成隐蔽的“地下气象站”。此后几年间,“地下气象站”在美国各地实施炸弹破坏,他们的政治企图并不只局限于反战,而是扩大到了很多方面。比方说,有一个炸弹放置的目标是监狱管理中心,为的是抗议监狱管理部门不对犯人实行人权(到今天,阿布格莱布、关塔那摩等监狱依然如此),还有为了纪念古巴革命,也在什么地方放一颗炸弹。他们放置炸弹的地点包括国会大楼、五角大楼、美国国务院等。他们也毫不遮掩地宣称,他们就是一个“企图颠覆美国政府”的地下组织。他们的口号之一是:“让战争回家”,也就是要在美国本土发动对美国政府的战争。
如今的美国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佩林将“地下气象站”称为恐怖组织,但是,他们自己并不完全这么认为。至今为止,比尔-艾尔斯依然不认为自己是恐怖分子。比方说,在当年很多起放置炸弹的破坏行为实施过程中,他们会在定时炸弹爆炸前,给报社等机构打电话,通知人们提前疏散。例如提前15分钟通知,让警方没有时间排除炸弹。对于放置炸弹到处破坏,造成人员伤亡,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解释。他们认为,在美国这样民主制度的国家,政府的行为是民众意愿的结果。如果政府犯罪,民众不制止,民众也有责任。对于美国军队在越南滥杀平民的行为,“地下气象站”组织认为:所有的美国人都参与了杀害越南平民,都是刽子手,所有的美国人都是有罪的。只要越战一天不停止,每一个美国人都是他们暴力破坏的合理目标。这种不分对象的犯罪,在法律术语上叫做“无差别犯罪”,在政治术语上称为“恐怖主义”。有意思的是,本拉登曾经发表过一个意见,为造成美国平民的伤亡辩护。本拉登的辩护说辞,几乎与“地下气象员”一模一样。本拉登说,美国总统是你们美国人选出来的,美国总统派兵来打我们,等于每一个美国人委托布什来打我们。
进入70年代中期,美国在越南狼狈撤退后,“地下气象站”组织也失去了行动的目标和意义,逐渐解体。有些被捕,有些又参加了其他组织,从事抢银行之类的犯罪活动,最严重的一个人被判刑70年,至今还在监狱服刑。1981年,艾尔斯和他的妻子一起向警方自首。有媒体报道说,是因为当时检察官的失误,才使得艾尔斯和他的妻子没有服刑,这个说法多少有点问题。原“地下气象站”组织的成员,如今在监狱服刑的,罪名大都与“地下气象站”组织无关,而是其他刑事犯罪。美国政府其实是对他们网开一面,因为,一旦要以“地下气象站”的恐怖为罪名来起诉他们,如何定义他们的反战宗旨,对于美国欧政府来说是一个麻烦。既然越战打错了,反战就是对的,把反战人士打入监狱就说不过去。因此,对于佩林来说,如果要攻击艾尔斯是恐怖分子,首先要承认越战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然而,美国人都知道,越战是灰溜溜地失败了,艾尔斯等人当初反对越战就是正确的。如果细抠主张和手段的矛盾,美国政府也不愿再揭这个老伤疤。佩林想搬弄是非,搬不出多少效果。

其实,美国反恐搞了这么多年,究竟什么是“恐怖组织”、“恐怖主义”、“恐怖行为”、“恐怖分子”,全世界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各个国家、各个国际机构对此的定义并不相同。如果把针对平民的暴力行为视为“恐怖”,那么,美国发起的每一场战争都有针对平民的杀戮;如果用“非法”、“合法”来区分,难道只要“合法”就可以杀戮平民?因此,佩林说艾尔斯是恐怖分子,并不能理直气壮,至少美国政府没有把艾尔斯当成是恐怖分子,否则也不会让他在大学里教书,当教授。再说,虽然“地下气象站”组织确实主张与黑人合作,但是,艾尔斯当年大肆放炸弹的时候,奥巴马还在小学念书。90年代以后,两人虽在一些共过事,关系并不很亲密。因此,佩林找这种历史旧事攻击奥巴马,没有多少意义,只是选举策略,而且还有点黔驴技穷的意思。说这番话,并不表示我支持奥巴马,谁当选我都无所谓。

标签:美国   组织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