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谁比谁的人格更无耻?

2025-02-14 观点 评论 阅读

[原创]谁比谁的人格更无耻???

钱老赔文前自述:俺进入这个1208兄开的这个帖子(他把它叫做《人不能无耻到郭沫若这种地步!--与钱老赔聊聊郭沫若》)的时候,有如 共 军一脚踏进了 匪 军的伏击圈。已经有很多帖子在里面了,无聊者、谩骂者有之,更有甚者,有的网友仅仅只知道“郭沫若”三个字,然后在网上又道听途说听到了有关郭的某些传言,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在网上不顾一切地开骂了起来....好在这个网站的网友素质还是很高的,没有发生上面的情况。




以下是俺和XX论坛网友讨论此文的相关对话:

首先非常感谢1208兄能以“聊聊”的方式来谈有关郭的人品一事,俺一直期待着能有人能够和我客观地讨论一下郭的为人或是作品,只可惜收获甚微,大多是肆意谩骂攻击者居多,就好像骂人是可以获得奖金似的。这些人对郭的所知几乎就是最近从网上看到的,以致形成了先入为主的固定看法。可见思想传销的洗脑功能有多强大了。而作为《郭沫若的人格问题》一文的主要作者之一的 尤九州,应该是造成对郭产生负面影响的始作俑者。很多人把他的文章中的一段或全文在网上到处转贴,其负面影响非同一般。俺准备在合适的时候对尤的《郭沫若的人格问题》做分段注解,到时再与各位进行探讨。但短时间内,尤 文的负面影响怕是很难肃清的了。而他的那些粉丝们也不愿承认自己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者,而宁愿把自己说成是 恰巧 和 尤老先生的观点刚好相同.....从维护辩论者的面子上讲,我也只能是先认可对方的这种态度了。其实有很多话我已经在《与博主儿XXXX关于对郭沫若的人格问题的商榷》都陆续地说过了....


1208

郭是不是御用文人?这个毫无疑问,是,而且是属于比较无耻的那种。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追求被“御用”,而真正做了御用文人的,也有不少牛人,如明朝的解缙,清朝的纪晓岚等。做御用文人无非就是曲学阿世拍拍皇帝马屁,虽然说起来不免有点无耻,但多数也总是有底线的。而郭在无耻这一点上却是令人瞠目结舌,非但解缙纪昀难望其项背,就是当世余秋雨、贾平凹、甚至“纵做鬼,也幸福”的那个作协主席,也不得不甘拜下风。借用陈凯歌的话来说,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老赔再三强调“看一个历史人物是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环境的,如果脱离了,那真的是没啥好谈的了...郭有那么多著作等身的传世之作,有些人放着这些主流作品不去研读,却偏偏要生生揪住一些枝节作品来大作文章,这又能有多大意义呢?”,我却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环境,都无法为如此无耻的言行辩解,否则汪精卫、秦桧都可以翻案了,谁犯错误会完全没有理由、没有环境原因的呢?至于郭的作品,我从不认为有什么好,不过艺术这事见仁见智了,就只说说他的人品问题吧。


==========================================
钱老赔回复:

郭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他亲眼目睹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腐败,他和当时的全国人民一样渴望有个让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来管理这个国家。当这个政府成立了,他老郭自己也亲自参与组建了新的政府,从旧社会的饿殍遍野到新社会的劳动人民都能吃饱饭。他歌颂毛和他所建立社会主义的人民政权,为毛歌功颂德,难道不对吗?你让他像在过去解放前揭露蒋介石的腐败那样继续用他的笔去攻击他所渴望信任的新的政权,他怎么会下的了手?要是你你会吗?恳请您和郭老做个换位思考:要是您您好意思下手吗?就算是鲁迅活到今天他也不好意思下手的啊。俺也不否认他是御用文人,但那些跟随毛南征北战。舍生忘死的老将帅们也都应该是御用军人了,那些老干部就是御用官人了,那些演员们也应该是御用艺人了,连唱遍祖国大地的 东方红 的作者也是御用农民了,既然都是御用,只说郭一人是御用还有意义吗?新旧社会交替之间,有多少人没有去做蒋介石的御用文人、军人、官人、艺人、农民,而转而做了毛的御用文人、军人、官人、艺人、农民,这难道不是一种社会进步吗?关于官方对郭的盖棺论定,结论不是你说的像汪精卫、秦桧侵那样的“无耻”,所以也就没有“翻案”一说了。如果有,那便是来自尤 文的说法了。那是后话了。


关于有人拿王兆山和郭相比,不知道为何要比?郭当年做的事情是大多数国人都在努力去做的事情(报刊编辑部每天都能收到极左吹捧的文章及文艺作品都是用麻袋来装的),而王所做的是今人所不齿做的事情,是极为个别的事件。

现在,就依你,说说郭的人品问题吧。


1208

先来说说那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的背景吧。

郭沫若当年为何敢于大骂蒋介石?
  
  李钟琴
  
  人们在读郭沫若在文革时期写下的那些奴颜婢膝的诗文时,往往大惑不解:这难道就是曾写过讨蒋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的郭沫若?


   郭沫若大骂蒋介石,似乎还有那么一点文人风骨,于是就成了这个无耻文人在人格上唯一的“亮色”。而当年郭沫若是在什么背景下写出这篇文章的?他到底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人们却大多不甚了了。


  

以下省略......



  

=============================================================
钱老赔回复:

此文 在 李钟琴 自己的新浪博客中已经被他自己删去,至少最近是如此,估计是他已经意识到该文的真实性有所失实。注:最近他的博客文章又能进去了,对于他的观点,俺已经在那里留下了不同的意见。


此段历史赔爷认为应该以下列资料为准

郭沫若《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发表前后

[2006-10-2 20:12:03]


作者:李永军
  
    1927年3月7日,赣州总工会委员长、共产党人陈赞贤被杀害。3月17日,暴徒在九江捣毁了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国民党市党部和总工会,打死打伤数人。蒋介石到安徽安庆后,3月23日又发生了暴徒袭击国民党安徽省党部和各合法民众团体的事件,打伤了六个人,剥去外衣,拖出来游街,说他们就是共产共妻的赤化分子的榜样。这些事件的发生,开始时郭沫若并不知真相,后来得知,原来都是蒋介石一手策划的。蒋介石公然破坏国共合作,刽子手的面目已彻底暴露。
  在此情况下,郭沫若决心脱离蒋介石,化名高浩然离开安庆,由水路转赴南昌,借住在二十军党代表朱德的家中。3月31日,为了揭露蒋介石的反动面目,他奋笔疾书,写成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
  文章一开头就说:“蒋介石已经不是我们国民革命军的总司令,蒋介石是流氓地痞、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卖国军阀、所有一切反动派——反革命势力的中心力量了。” 文章历数蒋介石的反革命罪行之后,号召“现在凡是有革命性、有良心、忠于国家、忠于民众的人,只有一条路,便是起来反蒋!反蒋!”文章在武昌《中央日报》上发表,并印成小册子,被广泛宣传,推动了工农群众的反蒋斗争。不久,发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的反动面目更加暴露无遗了。
  蒋介石对他恨之入骨,5月10日发出了《通知军政长官请通缉趋附共产之郭沫若函》,诬郭沫若“趋附共产,甘心背叛,开去党籍,并通电严缉归案惩办”。
  蒋介石背叛革命之后,武昌国民政府的汪精卫之流也公开背叛革命,宣布与共产党决裂。一场大革命就好像“放了一大串花炮,轰轰烈烈地过了一阵,只剩下满地残红,一片硝烟散了”。7月底,郭沫若辗转到了武昌,又到九江。眼看许多共产党人都向南昌汇集,他向中共九江市委表示去南昌的愿望。8月1日,在周恩来、朱德、贺龙等人领导下,举行了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4日晚,郭沫若到达南昌,见到了贺龙、周恩来等人,大家高兴得拥抱起来。“八一”南昌起义,已正式任命郭沫若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委员、主席团成员、宣传委员会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这次起义,使国民党反动派大为震惊,调集了兵力,向南昌进攻。国民党中央党部下令开除南昌起义革命委员会委员的国民党籍,并通缉拿办。这对郭沫若是又一次通缉。
  起义部队已决定南下广东,建立根据地,积蓄力量,待机再度北伐。5日,郭沫若随军南下。9月初,起义军到达瑞金,由周恩来、李一氓介绍,郭沫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宣誓在一所小学里举行,同时宣誓入党的还有贺龙。起义军由于战斗失利,决定安排一批领导成员去香港和上海,余部到海陆丰去建立苏维埃政权。在广东普宁县的流沙附近,政治部被打散,郭沫若与几个人结伴而行,在当地农会的帮助下,从神泉坐运货的帆船,到达香港。11月初,他秘密从香港回到上海。但上海并不是可以久留之地。国民党的报纸都登了通缉他的命令,还有悬赏三万元的赏格。在周恩来的安排下,决定他全家去苏联,搭乘苏联接领事馆撤退人员的船,从上海去海参崴,再转道去莫斯科。一切都筹划好了,只等轮船起航。不想正在这时,他突然患了班疹伤寒,被秘密送进日本人开的医院,病了将近一个月,差点丧命。等出了医院,苏联轮船早已出发了。他的耳朵本来就不好,经过这场重病,炎症又侵袭了他的耳朵,就更加重听了。
  在广阔的中国的土地上,郭沫若已无安身之所,经周恩来同意,他准备携全家去日本。党组织决定在经济上给他一些资助,他知道这时党也困难,就谢绝了。
  1928年2月下旬,郭沫若化名吴诚,假借往东京考察教育的南昌大学教授的名义,悄然登上日本邮船,离开上海。国民党反动派已侦得郭沫若的住处,正准备缉拿归案,所幸他已离开了这个他所深深爱着、却不能容他的苦难中国。
  



1208:

再来看看私生活,在这方面郭完全称得上是始乱终弃,毫无责任感,而不是老赔说的“至于传言说他还有三五个情人,那可能都是他在单身时谈恋爱的情侣...应属绯闻炒作之系列了....就算和一些现在进城打工的腐化的老农民相比,郭老怕也只能是望尘莫及了”如此简单。

以下为引用资料:
郭沫若婚恋家庭中的品行:郭老 一生中正式婚姻三次。原配夫人张琼华1912年与其结婚,旋即被抛弃,但未离异,在郭家空守68年,无子女。

第二位夫人安娜(原名佐滕富子,1893—1994),日本女子,1916年恋爱同居,后被抛弃,育有五个子女。解放后由中国政府安置,享受副部长级待遇,20世纪70年代末始 任全国政协委员,直到病逝止。再就是于立群,(1916—1979)被称为“抗战夫人”,1938年初与郭同居,共生四男二女,1979年3月缢死于北京故居。另外,他还有婚外情人:彭漪兰(安琳),南昌起义途中的“革命伴侣”,1927年10月底,起义失败后回到上海,在内山书店楼上同郭度过短时“蜜月”后被抛弃,下落不明;于立忱(1912—1937),于立群的胞姊,被抛弃后自杀;黄定慧(黄慕兰)郭沫若的早年密友,大革命时期的一代风流。武汉市党部妇女部长,尚健在,定居山西省;妓女×××等,姓名不详,只知太过多情,将性病传染给了郭沫若,并殃及安娜。(《郭沫若传》北京文艺版,1988) 。

以下省略......

=======================================
钱老赔回复:

关于郭的家庭私生活问题,老赔已经说过了,本应该无需再说。如果你用现在的观点看老郭。你觉得郭比得过那些进城后有两个小钱儿就腐化堕落的老农民吗?刘主席还结婚了六次呢,你能说刘的人格就不好了,要看主流嘛,政治家就要看他治国的政绩。郭是文人,其主流自然是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了,这些贡献和女人们有什么关联吗?您老盯住人家的私事做甚?诗人浪漫,年轻时总会有女性围绕,本是通病,不足为怪的。况于立忱自杀之事未必是与郭有关联,见董汉杰 《这样评价郭沫若太不公平》一文,附后。再者说了,你引用的资料都是尤 文中所列,即便都是实事,也只是局限在解放前,也请不要拿现在的道德眼光去衡量测定,当时国民党的法律是允许一夫多妻的现象存在的,除非郭是个女性,那样你就可以肆意攻击 她 了。

文革中,盛产极左思潮,极左事例更是俯拾皆是。因出身问题子女和父母断绝关系的;夫妻因派别不同而相互反目以致离婚的;子女被揪斗,父母无奈而不伸出救援之手的,何止千万???如果你不是文革的过来者,你当然是不会理解的了。所以俺说评价历史人物一定不能脱离历史的环境,那样的话,真的是没啥好谈的了。郭当时自己也是自身难保,让他去找周去帮自己的子女说话,他不好意思张口。一方面是周日理万机,有很多国家大事要处理,一方面他郭不想因自己个人的事情去麻烦周。不为自己的子女搞任何私利,要是按现在的观点来看这不正是郭的高风亮节吗?怎么算是无耻卑鄙的人格了???比起后来的林彪让自己的儿子当上空军作战部副部长(按军衔应该至少应是少将),以及再后来的...现在的....为一己私利为子女大走后门关系的那些人...等等来说,同志们,你们用自己的脑袋想想看:这样的人格无疑应该是伟大而崇高的了....

1208:

此人在解放后所写的“作品”,更是让人大开眼界,总而言之,一个人的文字可能无耻肉麻到这种地步,

也真的不容易啊


郭沫若诗歌欣赏
  
    《我向你高呼万岁—斯大林元帅》
  
    我向你高呼万岁
    斯大林元帅,
    你是全人类的解放者,
    今天是你的70寿辰,
    我向你高呼万岁
    。。。。。。
    

“难怪阳光是加倍地明亮,机内机外有两个太阳。”《题毛主席在飞机中工作的摄影》
    
    ----“在今天我们有两个太阳同时出现,一个在头上,一个是在天安门前。”《歌颂群英大会》




以下省略.......

============================================================

钱老赔回复:

作为新中国新社会的文人来说,首要的责任就是要为社会主义歌功颂德,为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绩放声歌唱。我说这些您别觉得好笑,现实真的就是这样的。对不起,俺又要让您换位思考了:假如你是那个新中国的缔造者,你建国时起用了一批你觉得还行的文人做文艺届的带头人,此公拿着国家给的高额薪金,然后带头批判你所建立的国家体制,抓住社会的阴暗面(那个社会制度都有阴暗面的)横加指责,你会做何感想?你是不是还允许自己让他留在那个位置上?

同建国后谁都没有搞过社会主义建设一样,为社会主义建设歌功颂德也是一张白纸,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毛的丰功伟绩和他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威望是毛在他长期的革命实践中获得的,所以文人不顾一切的歌颂毛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更何况当时 毛 是 太阳 是人民发自内心的表白,从来不是郭的首创。民间有 东方红 大海航行靠舵手 我爱北京天安门 等等,从来没有人指责那些是谄媚,是溜须。咋一到郭这儿就都是他的事了?





附录:

尤九州《郭沫若的人格问题》一文的作者之一,此文目前已在网上发的到处都是。其负面影响短期是难以肃清了.....
开放分类:历史人物、名人、作家、研究员、当代学者
尤九州 1939年12月生,江苏徐州市贾汪汴塘镇人。当代学者,作家,中国郭沫若学界第一特聘研究员,山东省郭沫若学会名誉会员,徐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曲阜师范大学文研所特约研究员。全国最具学术人格的学者之一。大学文化,并修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生专业,兼及新闻学。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称为“比邓拓还厉害的人”,是全国第一诬陷案的受害者,是为捍卫人格尊严、为全国人民请命而在天安门前第一个自杀者。他体现了人类的伟大抗争精神。他曾在《沫若研究》、《社会科学动态》、《文学报》、《郭沫若学刊》、《徐州日报》等报刊发表多篇文章。论文《郭沫若的党籍问题及其研究状况——与吴奚如、周而复商榷》、《郭沫若确曾脱党》、《郭沫若的人格问题》,受到全国学术界广泛关注和好评,取得了冠绝一代的学术研究成果,表现出特别可贵的学术思想风格。其他作品有《绝命词》、《“文革”中的第一个囚徒》、《楚囚夜话》、《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一些问题》、《中国文学还将是悲剧》等。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编辑词条
贡献者(共2名):
景观美、4161113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共0条):发表评论>>


以上是在百度里的百科搜索到的,同时见《世界优秀专家》网络版(后者应该是其源头,见网址http://www.worldexperts.org/web/Y22/Y22-6106.htm)明眼人一看就知端倪,哪来的那么多的第一啊?想出名真的是想疯了(通常这类作者简介都是在某人要出某书时经他自己润色美化炮制后安装进去的。无非是为了招摇读者罢了,按理是不能当真的。这类东西只要你敢花钱, 国际大总统 的称谓它都敢给您登。您要是问他:被称为...是被谁称为呀?这种事情他怎么会知道呢?)。他有什么权力私自代表全国亿万人民去天安门广场为民请命并前去自杀啊(惭愧了,赔爷连自家的三口人都代表不了的)?一个有如此之高的自我膨胀系数的人,其言行又能有多少的可信度呢???先存疑了.....郭确实写过一些糟糕的东西,也讲了一些不合适宜的话,但也不至于被众人一棒打死。作为一个文人还是要看他的主流作品为好,那些应景之作固然不可忽略不计,但也应该是得饶人处且饶人了。一个在“人格上有问题的人”被另一个“全国最具学术人格的学者”来评价其人格,也实在是杀鸡用上牛刀了....坦白地说,赔爷有时也会有自我膨胀的时候,也曾说过伟大的、了不起的、买啥啥跌、卖啥啥涨的钱老赔股老套如何如何...云云,但那也只是个插科打诨而已,而此公确是真刀真枪滴干活.....念及尤老也是几近七旬之人,还是不要十分动怒地与他计较为好了...

另:王建喜在《思想阳痿还是不传代的好——反思郭沫若》中说什么:



《文学自由谈》99年第四期有人蓍文说“如今骂郭沫若并不崇高”,竭力为郭沫若辩护,把郭沫若的缺点和错误或者归于时代或者归于别人栽赃诬陷,总之郭沫若本人是不用负责的,并且在文章的结尾指那些点破郭沫若缺点和错误的人是“通过咒骂郭沫若而捞取崇高”,并且要求这些不顾郭老面子敢讲真话的人“忏悔”。这是让人费解、让人害怕的一种态度。但是被批评者丁东先生颇有雅量,他只是说“硬要扯上什么崇高不崇高,在我看来是很无聊的”。



俺的结论是:靠批判著名人士来为自己扬名,真的是非常...非常....的无聊了。





关于两个太阳等诗,有他诗为证:

这也不新奇了,在1959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颂歌》(贾芝,孙剑冰编)中,就有山东的仁兄郭澄清写的一首《太阳的光芒万万丈》,见165页,其诗云:

太阳红,太阳亮,
太阳的光芒万万丈。
我们如今两太阳,
两个太阳不一样,
一个太阳在北京,
一个太阳挂天上。
天上的太阳暖人心,
北京的太阳暖心房。

同书的164页有四川的民歌《四川出现双太阳》,其诗亦云:

阳春三月好风光,
四川出现双太阳。
青山起舞河欢笑,
人民领袖到农庄。

同书161页上有甘肃民歌,好在短,附在后面:

圆不过月亮方不过斗,
好不过苏联朋友。
毛主席领导大步走,
工农业要争个上游。

同书37页还有 蒙古族 色拉西的一首《马头琴手的歌》:

一块铁石装进炉火里能不红吗?
一颗珍珠出了土能不放光吗?
毛主席照亮了我能不歌唱吗?

把世界照亮了的是太阳,
把亿万人的心融结在一起的是毛主席。

同书第75页有藏族的松拉才郎作的一首《歌颂毛主席》

山上的松树青青的哩,
河里的流水滚滚的哩,
太阳的光芒暖暖的哩,
毛主席的恩情比娘老子还亲哩。



同书第187页还有 蒙古族 的 吴日图即素图(好长好拗口的名字)写的《金色的太阳》,全诗如下:

金色的太阳的光芒,
照耀着我们成长;
救星毛泽东的慈爱,
是我们前进的力量。
亲爱的父亲毛泽东,
指出了光明大道;
各族人民办起了公社,
一步跨上了通天的虹桥。



著名老诗人臧克家也曾写过《毛泽东,你是一颗大星》、《在毛主席那里做客》、《毛主席来到十三陵》、《毛主席戴上了红领巾》、《毛主席飞到了重庆》等多首歌颂毛的诗歌。这里只录一首很短的《毛主席画像》,以省去俺录入长诗之苦:

一顶草帽手中拿,

刚回来还是又要出发?

群众生活心头挂,

您把全国当作家。



以下诗歌载于《诗选》(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3月出版。

著名的农民诗人王老九早在1951年7月1日写过一首《想起毛主席》,全诗如下:

梦中想起毛主席,
半夜三更太阳起。


种地想起毛主席,
周身上下增力气。


走路想起毛主席,
千斤担子不知累。


吃饭想起毛主席,
蒸馍拌汤添香味。


墙上挂着毛主席像,
一片红光照屋里。


开会欢呼毛主席,
千万拳头齐举起。


中国有了毛主席,
山南海北瓢红旗。


中国有了毛主席,
老牛要换拖拉机。


1951年7月1日
一个老农民只是从心底里崇拜毛,真实地表达了解放初期农民对人民领袖的热爱而已。你非要说他也属于“经典爆笑”一类,我看也大可不必的了,它属于那个时代而已.....




另一位著名诗人方纪1957年3月8日从中南海归来写了一首《在毛主席身边》,原文有点长,现节录如下:

......

他来了....没有掌声,,没有欢呼,
只有集中了爱和希望的
眼光倾注在他身上。
一个个握手;那亲切的注视,
那宽大、柔软、有力的手,
仿佛在一握之中他就给了你全部的力量。

......

每一句话,像薰风吹过大地,
每一重思维像太阳照满山岗;


.......

他捻着铅笔沉思,又疾速地
写了那秀挺的字,把发光的思想
留在洁白的纸上。

......

他的心胸是那样大------能包容
整个世界;他一开口,
就像太阳出来使一切物体发光。

.......


1957年3月8日




在毛去世后,文革过后著名诗人光未然(《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1937年入党的老延安)在1977年9月写了一首《毛主席登高望远看世界》。现节录于下...

毛主席登高望远看世界,
旧世界何曾是铁板一块?
红日下大冰山块块分解,
冰山下大地震处处崩裂。

......

毛主席登高望远看世界,
把三分天下划分为三个世界,
帮助各国人民分清我友,
揭开了地覆天翻的新时代。

......

毛主席留下革命战略无价宝,
盼来日全球冰雪消融春常在!
为了英特纳雄耐尔早日实现,
风雷动,趁热打铁快快快!

1977年9月




著名诗人贺敬之(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延安)早在解放前写的一首《笑》(见《贺敬之诗选》213页)中也曾写道:

......

----亲爱的毛主席呀,
您听着:
只因为有了您,咱们的苦罪再也不受了,
幸福的日子来到了。

----什么比海深呵?
什么比天高?
毛主席的恩情比海深呀,
受苦人的力量比天高!

......

1947年2月

他的另一首《东风万里》--歌八大第二次会议(见《贺敬之诗选》306页)其中也写道:

一千多只手臂
举起

六万万双手臂的

力量。

欢呼

毛主席的讲话,

升起来

总路线的

太阳!-----

“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多快好地

建设社会主义。”


好呵!

我们伟大史诗的

更新的一章!

走我们

自己的道路,

沿着

毛主席

指引的方向。

呵,插红旗,

辨风向;

跨黄河,

过长江!-----

请看,

我们

六万万个胸膛----

正麦浪滚滚!

哪一片不打

千斤粮?!

请看,

我们

六万万个心脏----

正热血沸腾!

哪一个不能

三槽出钢!?

......


呵,在伦敦,

在华盛顿

那条

资本主义的破船

早已

千疮百孔!

艾森豪威尔

那个重病号

已快要

昏迷不醒!----



1958年6月四日


再看他的那首写于1963年的最为著名的长诗《雷锋之歌》(见《贺敬之诗选》395页),即便今天读来,仍然会使人有回肠荡气的感觉。但其中也不免有这样的诗句:

.......

呵,亲爱的

再生雷锋的

母亲-----

我们的

党呵,

我们的领袖

毛泽东!

母亲懂得你

懂得你呵

-----雷锋,

你也懂得他呵

-----伟大的

毛泽东!

你青春的生命

在毛泽东思想的

冲天红光中,

升华....

升华....

你前进的脚步

在《毛泽东选集》的

光辉篇章

那真理的

阶梯上,

攀登......

攀登......


......


呵,带我去,

带我去吧!

雷锋!

------在今天,

这风吼雷鸣的时辰,

让我跟你一样

把我们的《毛选》

紧握在手中......

请你辅导我

千百次的

学习!

-----让伟大的真理呵

照耀我

远远新生!......



1963年3月31日


可以看出,在那段建国初期到1976年间的那段日子里,只要你是身为社会主义时代的诗人,不放声讴歌社会主义的建设,不由衷地高唱领袖的赞歌,不真情地歌颂大跃进的“伟大”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在当时的读者看来,也没有看出有什么不妥的。并没有像现在的年轻人这样的感到“大惑不解”,以至给予了近乎 无知 的疯狂嘲笑......



甚至连我所最为敬仰的著名诗人郭小川在这方面也不能幸免,如他在那首脍炙人口的《团泊洼的秋天》中也曾写道:

这里的《共产党宣言》,并没有掩盖在尘埃之下;
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在这里照样有最真挚的回答。

1975年9月


在他的另一首琅琅上口的名篇《秋歌》中也有这样的结尾:

我是愚笨的,但现在似乎已百倍聪明;
因为领我教我的,是英明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1975年10月

尽管郭小川的诗中有对毛的赞颂,但它并不影响诗的激昂旋律及美的和谐,反倒是在一定程度上玉成了这首诗的完美。但凡是过来的人,今天重读这两首诗,依然会有 让人激动,崔人奋起的感觉.....


(这一类歌颂人民领袖的诗歌真的是很多了,那只是时代的需要,每一个诗人都写过这样的东西,这只能说明是时代的一个特殊的烙印,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中国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历史也不曾被割断过....)


这类应景诗文由来已久(其实自古就有之,今天看起来居然是新鲜东西了),俯拾皆是,汗牛充栋,你在网上是查不到的,我手头就有十几本。你要多少,就可以搬上来多少,只是打字真的是太累了啊。这样的东西现在也没见有谁拿来批判一番,批了也没人关注,但一牵扯到著名人物,咋就都和“无耻”挂上钩了??中国有句话叫做:时过境迁,可到了那老郭这儿,咋就 过 不去了????


像军旅老作家金敬迈,文革前写了著名的《欧阳海之歌》,文革中被迫按照四人帮的要求修改了多次,每一次再版都有不同的改动痕迹。他不改,应该是他的权力,但可能会遭到四人帮的严酷迫害,他改了,我们同样也能够理解和宽容,没必要去苛求他,毕竟是那个年代的事情,离现在已经是十分、十分的久远了....




就拿现在的奥运火炬接力来说吧,您要是想当个火炬手,你也得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多少有点贡献的人吧,像你、我这样的大白丁人家是贵贱不会要你的。人民政府的政权也是要论功排辈份的,你不相信我可以,但总要相信毛、周用人是不会瞎用的吧。再说您也知道,郭的副委员长在国家领导人里也就是个虚职,文艺政策要听党的,他说了也不算数的。郭也有自知之明,所以也从不敢有僭越之举。如果历史能够重来一遍,只要毛、周有一人还在主政,凭着郭的一身资历(参加过北伐、南昌起义,1927年入党),他依旧是中国文化界、科学界领衔官员的不二人选......


1208

至于说1948年,郭在香港,他发表《斥反动文艺》雄文,跟在刺刀后面,对沈从文、萧乾诸先生破口大骂,逼得沈先生割腕自杀,侥幸未死。
=======================================
钱老赔回复:

此文我没有看过,1208兄也未注明发在哪个刊物上,即便有此文的发表,当时新中国尚未成立,郭还没有在官方任职,则完全代表的是他个人的观点,明眼人也能看出,郭只代表个人的文章观点不会对沈老先生构成自我解脱生命的威胁,希望1208兄拿出有力的立论依据来证实这一观点。
  
当年表示了对文革庆祝胜利的、反走资派的、对斯大林山呼万岁的、高喊林副主席永远健康的,林摔死后又积极参与批林批孔的、向四人帮谄媚的、四人帮被打到后又群起欢呼雀跃的人何止有亿万??不止是郭一个人吧?其中也有我们的父辈或是父辈以上的人(你可以问问他们当时是怎样自我表现的,如果他是生活在毛统治下的国度里)。郭只是个文人,继而留下了文人特有的擦抹不掉的痕迹而已......在权势面前,真正的炉火纯青的又能有几人呢???俺说了在以往的非常时期里连驰骋沙场的武将尚且不能自保气节。何必去要求一介羸弱的文人来做到呢?

郭肯定是有众多的毛病和缺点的,也绝对不是一个完人,但...谁又能是完人呢?

写了几首跟风的诗词,说一句亲爱的江青同志就没人格了?当时恭维江青的人多了,报刊编辑部每天收到写跟风诗词极左文章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如果说,郭没有人格的话,那么全国人民都不会有什么人格了,都没人格了,这人格的问题还是个问题吗?问问你的父辈或父辈以上的人们,看他们是不是很有人格的过来的,千万不要和我说什么还有什么遇罗克,张志新,还有梁漱溟、马寅初、陈寅恪、顾准等等这些不在体制的人们(哪朝哪代都会有一些因个人性格刚烈而顶风上的人).....他们若和郭掉个位置(即在文革的初期,如果毛、周没有对郭实行特殊保护,而是保护了上面的这些人的话),结果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文革开始的1966年,郭已经是74岁的老人了,请回眼望一下你自己家里这把年纪的老人吧,你还能指望他再做些什么血气方刚的事情吗???是不是也太有点勉为其难了???是不是轮也该轮到24岁的遇罗克和39岁的张志新来表现一回了?就拿反郭论坛的主将之一的尤九州老先生来说吧,他当初 代表 全国人民去天安门广场 自杀 的时候也一定是年轻气盛的时候,你现在让他代表全球人民去天安门广场自杀打死他也不会去的了。 郭至少在35岁的时候冒死写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54岁的时候在国民党制造的“教场口事件”中和李公仆等爱国人士一起流过血。你、我、他在40岁之前能做出此等或再比这低几个档次的壮烈事情吗?尊重历史,设身处地的为历史人物多想一点,多问问自己:要是你,你能比他做的更好吗?客观地去评价那些已经逝去的,不会再为自己开口辩解的历史人物,公正地对待他们,有什么不好吗??


如果您看不惯某人,大可以从各个角度去批判他。就假定此人是清末名臣曾国藩吧,此公有集修身、齐家、治国于一身的中华千古第一完人之称....就是这样一个所谓的全乎人儿,您可以骂他是卖国贼,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你可以不在乎梁启超、毛泽东、蒋介石对曾的大加赞赏;也可以对他已有正方定论的教子家书视而不见;您甚至可以讥笑他几度自杀是装模作样、故弄玄虚.....但你绝对不可以抓住他老人家头上的辫子来大做文章,说什么那是他作为封建帝王的孝子贤孙的有力证据....那真的是要贻笑大方了....当你现在死死地揪住那老郭同志的“辫子”不放的时候,咋就没想到文革时期的国人的头顶上都留有那条极左的“辫子”呢?难道只是仅有你一个人看到了?

如果你一定要坐着时空列车非要奔大清王朝去一刀剪掉清人的长辫,这种想法很好,但有人肯让你剪吗?


再次声明,俺的主要观点只是在于针对尤九州的《郭沫若的人格问题》一文(因其是始作俑者)有感而发,并不针对哪个博主儿或是网友,他(她)充其量只是尤 文的一个赞同者而已。一个人有对某人或某事表示自己喜好和厌恶的权力,别人是无权干预的。你能得到什么我不知道,但尤老先生发了他的那些研究文章,他就可以把 中国郭沫若学界第一特聘研究员 被称为“比邓拓还厉害的人”,是全国第一诬陷案的受害者,是为捍卫人格尊严、为全国人民请命而在天安门前第一个自杀者。他体现了人类的伟大抗争精神 受到全国学术界广泛关注和好评,取得了冠绝一代的学术研究成果,表现出特别可贵的学术思想风格 全国最具学术人格的学者之一 等光环不顾一切地扣在自己的头上。这.....就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了。如果你愿意和这样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的观点 恰巧 相同的话,我也只能是无话可说了.....


如果拿 全国最具学术人格的学者之一 的尤九州老先生和他所批判的没有人格的郭作一个比较的话,我倒是建议LZ换一个题目:谁比谁的人格更无耻?.... ,这样应该会更好一些。

标签:毛主席   人格   太阳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