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的硝烟弥漫在南海-
最近一个时期,美国在强化对俄罗斯军事威胁的同时,也不断地加强了在南海对中国的军事威胁。这种军事威胁不再是口头上的空喊,也不是外交上的叫嚣,而是实实在在地派军舰、军机进入南海对中国进行各种骚扰,并公然侵犯中国的领空、领海,对中国南海岛礁进行抵近侦察。
面对美国的军事骚扰,有一种说法,那就是美国愿意到南海来侦察它还得走,它不可能待在中国南海领空、领海内不走,中国要把握自己的定力,中国应该更多地用经济的力量与美国对抗。可这种说法的问题是,对这种侵犯中国领空、领海的行为能置之不理吗?“中国的定力”就在于无视美国侵犯主权吗?
而更大的问题是,当美国企图在南海挑起军事冲突时,甚至策划一场南海战争时,中国的任何经济手段都将无济于事,任何定力也改变不了美国的企图。因此,有两个问题必须澄清。
其一,美国人是不是想在中国南海与中国打一仗,通过战争来抑制中国维护南海的主权,压制中国的发展,扰乱中国的发展步伐,阻止中国崛起。
其二,美国人是不是想通过军舰、飞机不断侵犯中国领空、领海干扰中国在南海的基本建设,动摇中国在南海维护主权的决心。通过在南海打楔子,支持某些东南亚国家长期与中国对抗,造成南海的长期动荡,牵制、干扰中国的发展,瓦解中国与东南亚经济圈的融合,迟滞中国的崛起。
美国的这两种目的看起来对中国的打击程度不同,但核心都是对中国崛起的阻止,采取的都是军事手段。俨然十九世纪的炮舰政策回到中国的家门口。面对美国采取军事手段在南海闹事,中国用其它的手段来对抗美国有可能成功吗?能让美国不再派军舰、飞机到南海闹事吗?在下以为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性。道理很明白,美国的两种目的都是以军事手段为基础的。中国用任何军事手段以外的手段都改变不了美国用军事手段在南海的挑衅行为。美国的军舰、飞机来侵犯我国的领空、领海,你不用飞机、军舰对其反击,如是,我国还有领空、领海的概念吗?我国的主权不成了空话?美国人还不得变本加厉对我国扩大进行更多的挑衅?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曾多次派军舰、飞机侵犯过我国的领海、领空,尽管当时我国军事力量很弱,仍然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多次击落来犯美国军机,多次驱逐美国军舰。因此,中国在南海对美国军事挑衅最有效的对抗手段只能是军事手段而非其它任何手段,其它手段即使有,那也只能是辅助性的。中国面对美国在南海的挑衅不论是军事骚扰,还是发动一场战争,中国必须立足军事对抗和军事手段来应对,必须准备好与美国打一场南海战争。
其实,南海硝烟的弥漫早就透出战争的气息。大家难道没有感觉到如今的南海,中国与美国的冲突与当年林则徐禁烟后中国与英国的冲突有很多相似之处吗?借口维护“南海航行自由”不断侵犯中国主权,不断对中国主权进行挑衅与当年英国借口维护所谓通商自由侵犯中国主权,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多大区别呢?美国一直认为自己在经济上的颓势是中国造成的。美国通过各种经济的手段都没有改变这一态势;同时,美国还认为,美国的霸权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中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威胁会从威胁变为霸权的瓦解。如果美国人不想自己的霸权瓦解,就必须做出选择。难道它不会想到前辈英国人的做法吗?难道它不会学习英国人吗?英国人恰恰是通过输出鸦片挑起争端,进而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来改变自己窘况的。正是通过鸦片战争,英国完全改善了自己的经济状况,使大英帝国又坚挺了近百年。奥巴马叫嚣美国还要领导世界一百年。这一百年的领导如果真想实现的话,搬掉中国、俄罗斯这些对霸权威胁的国家是必须的。怎么搬掉呢?对俄罗斯是军事威胁加经济制裁,对中国经济制裁暂时做不到,那什么能做到呢?当然是军事威胁。想搬掉中国,军事手段最有效。美国为实现用军事手段打击中国的目的,早就进行了多方面的部署。先通过乌克兰危机让北约困住俄罗斯,用经济制裁削弱俄罗斯,使俄罗斯自顾不暇;再就是强化美日同盟,放日本出笼当马前卒,通过中日东海争端牵制中国部分力量;接着拉住菲律宾、越南在南海制造事端挑起中国与两国的冲突,并在东盟与中国之间制造矛盾,甚至企图搞出个亚洲北约,让中国面临更多的对手;同时,强化在关岛、在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的军事部署;强化与东南亚国家的军事联系,强化在菲律宾的驻军。最后,通过直接的南海挑衅,军事威胁,军舰、飞机不断地侵犯中国领海、领空制造军事冲突,最终挑起战争。而这些都不是假设,而是中国已经面临的挑战。如果美国深入学习英国的做法,那它一定会在东海、南海通过岛礁主权挑起争端,进而发动战争。现实是,美国人已经走完了前几步。在东海、南海早就挑起争端,军舰、飞机也开始公然侵犯中国的领海、领空,并让自己从后台走向前台对中国进行军事骚扰。过去在东海是日本与中国对抗,在南海是菲律宾、越南等国与中国对抗。如今这种对抗已经变为美国与中国的直接对抗,下一步就是中美两国之间的直接军事冲突。如果美国不想挑起军事冲突,为什么公然侵犯中国南海的领空、领海呢?如果不断挑起军事冲突不是为发动战争制造借口,何必大费周章把自己军事力量的百分之六十移到亚太、移到中国的家门口?说亚太再平衡,其实就是为打击中国做军事部署。亚太美国有敌人吗?用百分之六十的军力打击谁?亚太还有谁必须用这么强大的军事力量来打击?花大价钱把军事力量部署到美国本土之外不是为战争吗?仅仅是想吓唬中国恐怕不用这么兴师动众吧?当制造出借口后,美国发动对中国的一场战争则成为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当前美国的借口就是所谓的“南海航行自由”!美国人相信,它有能力在南海取胜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什么美国人会选择在南海呢?因为它发现,南海挑起与中国的冲突不太会引起中国的全面戒备,最终与中国采取全面战争还是捞一把压制住中国就暂时放手,都能做到进退自如。如果在东海发动战争,恐怕会演变成全面战争,甚至俄罗斯会出手支持中国。那样,美国如果无法取胜则难以收场。
在战争与骚扰的选择上美国看得很清楚,仅仅骚扰中国,绷紧中美两国之间的紧张程度,不论是多大的军事骚扰,多么紧张的关系都不会改变美国的经济颓势。对美国的军工集团来说,中美关系紧张好处固然明显,可效果却十分有限,可当紧张关系转变为战争时,情况就会有一个大转弯。鸦片战争让中国大倒退,英国大发展。甲午战争让中国大倒退,日本大发展。而日本人上世纪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如果成功,也会让中国大倒退,或者是消失,日本将稳居世界三甲。前例可援,前事可师啊。当年的大清王朝除极少数人认为有发生战争的可能外,有几个人会想到与远在万里之外的英国之间发生战争呢?小小的英夷岛国居然打到泱泱中央大国的家门口来。而更没有想到的是,战争会不断扩大,进而影响到清朝的生存、发展的根基,清王朝居然被打败。对于这段历史,国人清楚,美国人也清楚。因此,美国人完全有理由效仿英国,效仿日本,发动对我国的战争。朝鲜战争美国人没有犹豫,越南战争美国人也没有犹豫,直接发动对中国的战争,美国人同样不会犹豫的。可如果我国再犯清王朝的错误,误判美国人的想法,中国不是崛起遥遥无期的问题,而是国家生存将面临新的灾难。
但我国目前的很多专家包括很多的军事专家却都认为,美国人的目的在后者而不在前者。也就是美国人只想挑衅,最多是只想挑起有限的军事冲突,让南海不再平静。理由是,美国正处在衰退期,在欧洲与俄罗斯的冲突受到牵制,在中东受到极端伊斯兰势力的牵制,不太可能有精力、有决心与中国打一场没有把握的战争。这种想法表面上似乎是很有道理。但这些专家们也许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美国统治世界的基础是通过战争来奠定的,是通过战争来实现的。几年、十几年没有战争,不发动战争美国的军工集团不干,统治集团不干,美国的经济状况不会改善,这是美国的历史一再证明过的。而中国的近代历史证明,中国总是对外国势力侵略中国的意图判断失误,总以美好的愿望揣度狼子野心。结果,面临侵略总是不知所措,无法抵抗,遭遇不幸,割地赔款。另外,专家们还忽略了两个问题,那就是动机和机会。改变经济衰退是美国发动战争的主要动机。我们必须注意到一个极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尽管中国无法用实力来取得在全球与美国公平竞争的地位,无法保障在全球与美国进行长期的经济竞争中取得公平待遇,可中国庞大的经济发展惯性依然会碾向美国正在衰退的经济,这恰恰是美国人无法忍受的。当各种经济手段和其它手段都无法阻止美国经济衰退时,选择战争就成为美国统治集团需要思考的主要手段。因此,经济衰退不是美国发动战争的阻止因素,而是促进、推动因素。正是因为想摆脱衰退,正是为从根本上改变经济衰退的态势,美国发动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而它想打谁、能打谁、打谁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呢?对俄罗斯不敢真打,俄罗斯几千枚核弹,上百艘核潜艇不太好惹;打伊朗、朝鲜打不出名堂;阿拉伯世界已经无需操心,IS已经搅乱了;而中国作为一块肥肉和鸦片战争前的大清王朝很相似,打中国的利益诱惑太大,美国完全具备发动新的战争的动机,也完全有理由向中国发动战争。
至于机会就在美国人的眼前。美国人看到,如今的中国虽然相对过去很富裕,却存在没有相应的军事实力来保障的致命缺陷。中国有能力与美国在全球进行经济上的竞争,却没有能力与美国在全球相抗衡。也就是中国的国家发展并不平衡。这使美国人看到某种改变的机会。用什么来改变呢?实践不停地在证明,经济手段是无法改变的,除了经济手段那只能是军事手段。美国非常自信地以为,中国不仅在全球没有能力与美国相抗衡,也没有能力在南海与美国相抗衡。甚至世界上普遍认为,中国的南海舰队根本无法抵挡美国一个航母舰队的攻击,如果是两个航母舰队与中国在南海开打,美国人就有压倒的优势,具有完全取胜的把握。而且美国不需要担心中国其它舰队力量的增援。因为美国整体海军的力量远远超过中国,在日本的美国海空力量完全有能力牵制中国北海舰队、东海舰队,何况还有日本这个马前卒来为美国开路。这种判断的前提就是中国目前的整体军事力量无法与美国的整体军事力量相对抗。所谓不对称就是实力的不对称,强弱分明。中国的核力量太弱,根本不能对美国的本土和美国的主要军事力量造成实质上的威胁。常规力量与美国相比差距又过大。这使美国统治集团有充足的理由认为自己对中国拥有压倒的军事优势,有信心、有决心与中国打一仗。朝鲜战争的耻辱,越南战争的耻辱让美国把账都算在了中国的头上。在美国统治集团内始终有一股势力,很强大的势力要求对中国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美国必须要在中国没有真正崛起时,军事实力不强时,把握机会、挑起冲突,发动对中国的战争。对美国来说,对中国晚打不如早打。早打,中国的力量远远不能与美国相抗衡,而晚打胜负的天平可能会向中国倾斜。确切讲,当中国有能力控制南海时,有能力控制马六甲海峡时,当中国与伊朗联合,让伊朗控制霍尔木兹海峡时,或者是中国不再依赖马六甲海峡时,当美国人无法切断中国的石油通道时,美国人还有机会吗?美国海军还能在南海、东海逞威吗?当美国这个大强盗面对强悍的“官兵”时,胜负还能由美国这个强盗说了算吗?
在这种判断下,中美之间在南海的冲突将是不可避免的,从而中美在南海完全有可能爆发一场有限的战争。对于我国来说,当前的最大危险并不是美国的战争威胁,而是对美国发动战争的认识不足。这些年有一种观点盛行,所谓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爆发战争对世界经济是个灾难,对世界是个灾难,这是不可想像的,所以这是不可能的。可大家想过没有?只有对世界经济造成灾难,美国人才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利益,才能走出衰退,奔向复兴。而历史证明,世界上崛起中的大国与旧秩序的大国之间的矛盾、冲突都是通过战争来解决的。这是不以任何国家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发展史的客观规律。作为客观规律人只有遵循的份。中国以自己和平崛起的愿望来度量美国的战争意志和习惯,这不会给自己带来和平,而只会带来危险、危机。
中国希望开创新的大国之间的关系,但你要的是平等关系,而美国要的是霸权,统治、领导的关系。中国要求的新的大国关系与美国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如果美国愿意建立这种新型大国关系,那只能意味着美国承认新的纪元开始,霸权衰落,领导不再。可这是不可能的,至少在近期不可能。
当然,在对中国是战争还是军事骚扰之间的选择上,美国有可能再等上几年,等自己的防御体系,空天体系、网络体系完善后,再发动对中国的战争。美国也许相信,给中国几年的时间不会改变中美之间军事力量的对比,而等几年,打败中国的把握更大。如果是这种判断,美国或许在南海的军事挑衅将变成一种长期的中美军事对抗的游戏。而这种游戏的主角不会是别的,仍然是军舰、飞机,是中美两国的军事手段在南海的运用,它不是新时期中美之间的新冷战,而是一种很容易爆发冲突的准热战,让中国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中,直到战争来临。 换言之,即使近几年美国只是对中国进行军事挑衅不打算为发动战争制造借口,留给中国的时间并不多。在美国不断地军事挑衅下,不仅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会变得根本不可能,中国对南海的开发也将受到极大的干扰,甚至将停滞。在这种情况下,南海作为中国核心利益的区域还是会变成热点军事冲突区域,中国在南海的实际利益将不断丧失,所谓的保持定力也会变成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空话。
一句话,面对美国在南海对付中国的两种军事策略,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对中国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中国在南海的最终选择只能是想办法让美国人滚出南海。而这个办法的后盾就是让自己的拳头变得更大、更硬、更可怕。为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个目标,“富国强兵”之策要作重大修改。要改为“强兵富国”。中国面对美国的军事威胁和战争威胁,要想保障自己能和平崛起,已经无法走富国强兵之路,必须走强兵富国之路。历史证明,任何国家和平崛起从来都不取决于自己国家的经济实力,而取决于国家的军事实力。只有自己的军事实力快速发展,超速发展,短时间内在关键军事领域追上美国,中国才有和平崛起的可能。如果我国有上百艘核潜艇,几千枚核弹,十几艘航母,美国在南海恐怕只有“友好访问”的份了。
这些年来,我国在“强兵”的问题上有一种错误观念。什么呢?就是所谓的够用,所谓的重在防御。可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崛起,随着美国越来越不容忍中国的崛起,这种观念明显过时、落伍。这是一种自我束缚的观念。大家可以想一想,对付美国这样的超级霸权大国,几艘核潜艇够用吗?几十枚上百枚核弹够用吗?如此薄弱的核力量真要反击美国的核打击还不等飞到美国就没了。美国的所谓反导不是空喊了几十年,而是实实在在发展了几十年啊。我国目前极少数量的核力量能不能突破美国的反导体系不是有疑问,而是即使有些突破,对美国也实现不了致命打击。在这种前提下,美国人就有决心发动对中国任何形式的战争。至少运用常规力量对中国进行打击的信心将是十足的。因此,“强兵”要考虑能不能与美国进行军事上的对抗,而不是够不够用;“强兵”要考虑中国在全球的利益能不能得到维护,而不是防御。防御对中国来说远远不能保障自己和平崛起。军事实力不能与美国相抗衡,中国就不可能和平崛起。和平崛起要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后盾,没有这个后盾,和平崛起就是幻想。
面对南海危机,中国也许需要某种定力,但这种定力是敢于与美国进行军事对抗的定力,是超速发展军事实力的定力,是牢记鸦片战争教训的定力!
查看全部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