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从亲身经历看夺取抗震救灾胜利靠的是什么

2025-02-28 观点 评论 阅读
  

  夺取抗震救灾胜利靠的是什么

  

  王子善

  

  在汶川地震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投入了抗震救灾斗争。可是有的媒体确发出了一些让人不可思议的不和谐声音,有的刊说:这次抗震救灾是“普世价值”起的作用,是“国家正以这样切实的行动,向自己的人民,向全世界兑现自己对于普世价值的承诺”。把广大群众、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广大指战员无私的救援行动说成是对普世价值的承诺。甚至有人说要“震出一个新中国”。还有新华社三位记者写的《从唐山到汶川》一文对唐山抗震救灾的抵毁。这些言论引起了广大群众的义愤,不少人在网上提出批评。
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造成严重破坏的大地震有五次,每次地震的地理条件、周围环境都不相同,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的经济条件不同。在这次汶川抗震救灾中采取了一些和过去不同的作法,如信息公开,允许外国媒体介入,接收外国援助,发动募捐等。但是,基本的作法我认为是共同的,这就是: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中央领导人亲赴现场指挥;各级党和政府发动和组织群众自救、互救,这是十分重要的;尽速调动大批解放军、公安干警,前往救援,这是主力,是救灾成败的关键所在;调动组织大批医护人员到现场抢救、救治伤残人员;发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各业进行支援;国家、集体、个人相结合,自力更生,重建家园。这些是共同的,是最基本的,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是战胜一切自然灾害的根本保证。
我们和地震灾害作斗争靠什么?靠的是毛泽东思想。是毛主席为我们党制订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正是在这种思想和精神的指导下,培育了千千万万忠诚党的事业的共产党员和干部队伍,培育了一支英勇善战,不怕牺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切听从党指挥的,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这是我们战胜一切敌人,战胜一切自然灾害的法宝。也就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而决不是什么“普世价值”。可以对参战的解放军和公安武警、广大的参战干部和群众进行问卷调查,看看有多少人是根据什么“普世价值”来救援的,是为“震出一个新中国”的呢?
唐山地震时,我在天津人民银行工作,天津也遭到严重破坏,虽然和唐山不同,但也都搞了好几个月的抗震救灾,住了好几个月地震棚。我想把我亲历的天津银行抗震救灾的情况谈一谈,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情况,供研究这方面问题的同志参考。
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时,我正在离天津市区二十多里的市五•七干校劳动。28日凌晨三时,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把我从睡梦中震醒,我起来后就不顾一切地往单位跑,走了三个多小时,早上7点多钟回到单位,党委成员陆续都到达。
根据市委指示,党委立即研究决定:
一是,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受灾重的单位,组织抗震救灾,对被掩埋废墟下的职工、家属进行抢救,搞清伤亡情况。经过工作确认全行有8人死亡,16人重伤,17人轻伤,职工家属死37人,重伤18人,轻伤32人。对伤亡人员在当天都通过自救、互救,从废墟下挖出来,死亡人员得到安置,受伤人员送医院救治。
二是,安排职工和家属住的问题。房屋破坏情况十分严重,银行职工的宿舍损坏429间。还有部分危房。未损坏房屋当时也不敢在家住。决定由各单位尽快帮助职工搭建临建棚。未搭建前如办公房坚固,可先住办公室。搭建临建棚材料费用,列行政费支出。
后来还决定以分行福利金积余,再向总行申请部分基建拨款,盖两处宿舍,2万多平米,二年后实现。
成立基建办公室,负责建筑材料购置、调配、房屋维修和建宿舍事宜。
三是,维修、加固办公用房。全行办公用房共损坏1032间,动员全行力量对损坏房屋尽快维修、加固或重建。
四是,为了稳定市场,安定人心。尽快恢复营业。营业用房损坏严重的搭临建棚营业。7月29日就有10个单位开始营业,8月1日全市140多个单位全部开始营业。
对全部现金、帐表凭证进行了清理,没有损失。
五是,组织信贷员深入工商企业,协助企业抗震救灾,解决存在的问题,对合理的资金需要及时供应。重点深入制药、建筑、食品等行业,共深入1000多户,解决不少问题。如南开区利生制药厂生产四环素原料不足,将要停产,信贷员了解以后,我们以银行名义向全国部分银行发了求救信,得到沈阳市分行的支持,由信贷员陪同企业,用汽车星夜兼程把原料送到该厂,保证了四环素的正常生产,受到企业和市领导表扬,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
深入重灾区宁河、汉沽,因通讯中断,无法联系,我于7月29日和办公室副主任王德义,由王春起开车,到破坏和唐山一样严重的汉沽、宁河了解情况,看到那里的情况惨不忍睹,房屋大都破坏成为瓦砾,当时余震不断,人员伤亡严重,宁河支行、汉沽办事处职工死亡3人,宁河支行行长死亡,重伤3人,信用社干部死亡2人。现金凭证营业厅部分埋废墟下尚未挖出。
我们到以前办事处党支部已经组织职工进行了自救、互救,死亡人员已挖出,受伤人员有的已送医院,因为医院破坏只在临建棚救治,救治人员有限,有的还在联系,并开始挖掘现金凭证。
经过和支行办事处领导研究,对伤亡人员和当地政府联系尽快掩埋;对受伤人员尽快送医院救治,抓紧搭建临建棚准备办公;尽快帮助职工搭建临建棚,保证都有住处;经费可先在行政经费列支,追加预算。尽快挖掘营业厅的现金凭证。结果汉沽办事处震后第三天,也在地震棚开始营业。现金帐表完好无损。
震后第三天,我到北京向总行汇震情和损失情况,张劲夫部长(当时和财政合并)接待了我们,乔培新副行长具体研究,表明对我们的支持,增加信贷指标,增加基建拨款和经费开支。很快增拨工业贷款指标1.3亿元,社队农贷指标500万元,基建和行政经费也满足了我们的需要。
以上是我在唐山地震时在天津亲历的情况,我们当时只知道尽快救人,安置好职工和家属的住处和生活,尽快恢复营业,支持企业尽快恢复生产。这就是贯彻毛主席为党制订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就是尊重生命,也符合以人为本的精神。根本没想过什么“普世价值”。更没有因批邓而不搞抗震救灾。
对几个具体事实我也谈点意见:
关于“4亿人躲在地震棚度日”问题,不知4亿人都包括哪里,那有全国近半数人躲地震棚这样的事实呢?事实是唐山地震后地震棚都是以木料、席子、油毡等材料砌墙抹泥,这样的简易办法盖起来的,遮风挡雨,过冬是没有问题的。震后四年左右时间一个新唐山拔地而起。像天津这样的周边地区,大部分房屋没有破坏,有部分房屋有破坏经维修加固还可以住,这两部分人住地震棚都是临时的,入冬以前都搬回家。只有破坏严重部分和唐山一样住地震棚时间较长,也是遮风挡雨过冬都没有问题。至于三位记者所谈远离唐山的北京,房屋基本没有破坏,住地震棚只是临时躲一躲,震情稳定后都搬回家,住一住地震棚有什么可指责的呢?
当时地震棚一般都是单位帮助,提供材料自己建,有的单位好一些,有的差一些,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关于“信息不透明、不公开,不让外国媒体介入”问题。在民政部颁发的《民政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中将全国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因自然灾害死亡人员总数及相关资料列入“秘密事项”,这项规定一直到2005年作废。过去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重大事件的情况是保密的。为什么要这样规定,为什么一直沿续到2005年才废止,都是有原因的。我认为这和我们建国以来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有关,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冷战时期,美、苏两霸亡我之心不死,对我怀有敌意,周边环境也不安宁,唐山地震前周总理、朱德委员长先后去世,毛主席病重,我们正处于危难时期,在那种情况下,不让外国媒体介入。这是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考量的,是可以理解的。
为什么“不接受外国援助”问题,这确是人们思想上的疑问,为什么人家白给钱支援,为什么不要,我分析或保密问题有相同的原因,从建国之日起,我们就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封锁、禁运、制裁。我们只能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一切都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对外国援助有诸多考虑。接受了人家援助,人家就有权了解援助款物的使用情况,就可以了解你受灾的情况,这又和保密规定有关。
总之,现在和过去有了很大不同。我们对历史上的情况和作法应该历史地、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分析对待,应该尊重前人。有的人利用一切机会,用捕风捉影,是似而非,歪曲事实的作法,抵毁、攻击毛泽东时代是不应该的,也是不得人心的。

  

  
2008年6月10日

标签:地震   情况   唐山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