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煤矿50年
开滦煤矿50年
1949-04-26 本劳资两利公私兼顾原则 开滦煤矿劳资双方获协议 矿方还清旧欠保障职工生活及安全 华北人民政府贷款三亿元扶植生产
1957-11-17 “班长脸上有笑容啦!”——记开滦煤矿一个班长的作风的转变
1957-11-27 开滦煤矿有些生活福利太高
1976-07-07 坚持参加劳动 不当“桌上司令” 开滦煤矿各级干部努力与工人划等号
1999-12-09 开滦煤矿改制
本劳资两利公私兼顾原则
开滦煤矿劳资双方获协议
矿方还清旧欠保障职工生活及安全
华北人民政府贷款三亿元扶植生产
人民日1949-04-26 第1版
【本讯】本记者柏青导:唐山虽早于去年十二月解放,但是开滦煤矿的工人方面和工厂方面均有一些困难问题,未能获得很好解决,以致影响生产很大。比如开滦唐山矿因资方不重视工人安全,违反矿章。曾连续发生惨案(四月五日详见本)。虽经全体职工据理力争,提出三项要求,并已经矿方接受,但事后矿方对所有矿务井上井下一切安全设施,仍未进行详细周密的调查登记,也还没提出如何改善的意见,以致于四月初罐绳又断过一次。通风防毒设备亦未改善。又由于矿方对生产没有长期打算,为了增加产量,在某些矿区停止了预备工程停止作死处与石峒。影响矿山的长期开采。此外在工资问题上,从去年十二月解放后,至今年四月初未发工资。职工会于四月五号与矿方交涉获得协议,规定两月内还清旧欠,职工会并提出要求矿方归还旧欠面粉,保证以后不再拖欠,矿方答应在十天内答复,至今迄未答复,双方已成立的协议,矿务局亦始终未布告执行。由于工资积欠很多,工人生活极为困难,许多人陷于饥饿。有不少工人被迫另外谋生,不能上矿生产。为此开滦煤矿职工会,代表全体工人意见,要求华北人民政府帮助解决上述问题以利生产。又如自去年十月以来,开滦煤矿由于交通断绝,存煤百万吨未曾运出。资金无法周转。解放后,虽经人民政府数度帮助,但因铁路军运繁忙,运输力仍感不足,资金仍无法周转,工人积欠无力归还。因此矿方亦曾请华北人民政府派员研究开滦生产及经营情况,继续予以帮助。华北人民政府工商部乃根据双方要求函告开滦劳资双方各派代表来北平会商。
政府根据双方要求召集劳资双方会商
四月十八号开第一次会议。出席之职工代表为唐山职工总会副主任杨展、开滦矿职工代表柴宝成、刘存、尚山、曹兴顺、苑志良、石宝祥等七人。矿方代表为开滦矿务局总经理余明德裴利耶(英人)矿区主管魏肫,首由华北人民政府工商部姚部长告开会目的,继由双方代表发表意见。职工代表提出的问题是:(一)保证职工生活,执行四月五日协议。(二)矿方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执行矿厂安全规则。(三)矿方对生产应作长期打算,改变不合理的开采方法。(四)改革现存的不合理制度。矿方提出的问题是:(一)增加铁路运输量。(二)减低特许出口税。(三)要求政府贷款。(四)确定开滦煤产量。大会决定由劳资双方各派代表二人,政府派驻开滦军事代表三人合组小组委员会,对以上问题交换意见。
为了协力增加生产矿工应守劳动纪律
经四天数度磋商,劳资双方达成了以下协议:(一)关于职工待遇问题,除四月五日与四月一日之劳资协议书仍然有效外,旧欠面粉部份自即日起(四月廿二日)至六月十五日全部归还,五月二十日前还清一半。(二)关于保障职工生命安全问题,矿方保证执行矿厂规则,并尊重职工安全委员会之意见,接受其监督。(三)关于生产问题:矿方对井下采煤工程及井上一切有关生产设备,仍应按照发展生产长期打算之方针认真执行。立刻纠正停做死处与石峒及其他预备工程之措施。矿方应立即制定生产计划,此计划应包括采煤预备工程及井上下一切有关生产设备之修理与增添。计划之制订应征求职工会职工代表意见,矿方对有关生产及安全设备之一切器材,应积极设法购运。(四)在矿方执行上述条件下,全体职工应本劳资两利方针,遵守劳动纪律,协力增加生产,繁荣经济。此项协议于四月二十二日上午已由唐山职工总会副主任杨展、开滦矿总经理余明德共同签字。
四月廿二日上午十一时举行大会。会上首由姚部长说明华北人民政府对开滦问题的意见:他首先指出“平、津、唐解放后,人民政府本劳资两利公私兼顾的原则,曾给开滦煤矿不少帮助,唐山解放后,冀东贸易公司及长城银行为解决开滦矿无钱无粮发放工资之困难,使职工免于饥饿,曾以杂粮一千五百吨换回煤四万吨,以人民券一千四百万元购煤七万吨。旧历年关时,矿方因无钱无粮,只给工人发煤三十万吨以代花红。当时职工无法出售,华北贸总及唐山贸易公司以面粉布匹向职工收回煤票三十万吨。又当解放不久,海外交通未复之际,人民政府首先特许开滦煤五万吨运沪换面,其后又陆续特许开滦煤二十五万吨换取面粉。并特许开滦电台与区外联络。尤其是在军运繁忙之际,天津路局尽力抽调车辆运输滦煤共达三十余万吨。正由于政府以上帮助,才使开滦煤矿在目前紧张军事时期得以维持生产。”随后姚部长说明,华北人民政府“根据目前开滦煤矿情况,经四日来与矿方与职工代表会商的结果,为了使开滦矿增加采煤数量,改进采煤方法,归还职工旧欠,政府决定继续给开滦煤矿以下列帮助,并于会后开始执行。(一)中国人民银行给予开滦矿务局人民券三亿元的贷款,此项贷款由开滦矿务局以现款或实物分期归还。(二)华北贸易总公司代开滦向东北采购窑柱一百七十万根。五月份开始交付开滦,以解决开滦严重缺乏窑柱之困难。(三)华北人民政府同意将开滦煤特许出口税由百分之三十降低为百分之十五。使滦煤出口能获得较高利润。(四)为照顾开滦矿现金周转困难,华北人民政府同意将开滦矿应纳之进出口税产销税完全改为实物缴纳。(五)平津铁路局已同意在最近期间将滦煤运输量提高至每日一万吨,但要求开滦矿积极缩短装卸时间,以求增加运量。此项由开滦与平津铁路局成立协定。(六)华北人民政府同意开滦煤价得根据物价上涨情况作适当调整。今后由天津燃管会召集专门会议研讨确定之。(七)同意开滦煤矿积极开拓对外销路。”
姚部长强调提出:
职工所提要求正当 矿方应改善开采方法
姚部长在发言中,申述人民政府劳资两利公私兼顾的方针后,对开滦厂方目前困难政府一定帮助给以解决,上述七条就是人民政府对开滦煤矿公司的具体帮助,姚部长继续强调提出会议上职工代表所提各项要求是正当的,他说:“这些要求的实现,将使开滦矿现存之不合理的开采方法得以改善,职工生活,生命安全获得保障。这些要求符合全体职工利益,同时也符合于投资于开滦的实业家的利益。开滦矿务局应当接受与执行这些要求;因为开滦矿务局有保障工人生活与安全及保障煤矿长远开采的责任。”在结语中,他指出:“过去数月中开滦职工在生活与安全没有保障的困难条件下,坚决执行人民政府号召,坚持生产,克服困难,采煤达五十余万吨。这是开滦职工对于开滦及对革命战争的重要贡献。政府希望今后开滦矿务局与职工双方共同执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以恢复与发展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工业建设。无论那一方面都不应执行劳资一利公私偏顾的方针。那是对生产对各方面都是有害的。”
姚部长发言后,劳资双方代表都相继发表自己意见。开滦矿务局总经理余明德说:“此次开会,在人民政府领导之下及职工代表大家努力之下,解决了很多问题,政府帮了很多忙,我们感激得很!我们应努力我们所应做的事情,以不负政府帮助与职工努力的善意”。开滦矿区主管魏肫说:“对于此次会议结果,双方都要负起责任来,对于工人方面的生命安全及技术问题我一定遵守协议好好去做。今后希望大家进一步合作,本着政府的意思,替国家努力。”唐山开滦矿职工代表柴宝成说:“今天我代表全体职工表示:今后我们要在毛主席及人民政府领导下,坚决本着‘发展生产,劳资两利’的方针前进。只要矿方真心实意执行这些条件,我们一定与矿方共同协力发展生产,以全副力量支援人民解放战争,使全国早日胜利!”唐山职工总会副主任杨展说:“唐山解放时,全体职工曾做了英勇护矿斗争,加上人民解放军的迅速行动,矿区得以保全。解放后全体职工在忍饥挨饿的情况下,为了整个职工与矿方益利,为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克服困难,继续努力。过去由于矿方对人民政府政策不很了解,对职工生活与安全问题,采取延不解决的态度,但这些事情都已成过去了。今天在人民政府正确领导下,关于职工生活,生命安全及生产等各种问题都得到圆满的会商结果。我们希望矿方今后要进一步了解政府法令,厉行协议,同时,我们职工本身,在矿方执行协议的条件下,一定遵守劳动纪律,完成伟大的生产任务。”至此,会议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闭幕。
开滦煤矿有些生活福利太高
人民日1957-11-27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目前开滦煤矿职工和家属有病住院不收膳费和医药费,住公房不花水电费,是不合理的。
根据劳动保险条例规定,职工的家属有病要花二分之一的医药费。但是目前开滦煤矿却全部免费,这样的做法,估算起来,一年国家就要多开支七万五千元。
按规定,满八年工龄的职工因病住院,在六个月以内要拿全部工资。职工上班劳动,给国家创造了财富,吃饭要由自己的工资里开支;可是有病住医院的人,不能给国家创造财富,吃饭却自己不掏钱。职工家属在家里吃饭,自己出钱,有病住院吃饭竟要企业出钱,更不合理。
职工住公房不花水电费,房租低,也是不合理的。我自己住的一间公房,是石头墙、混凝土顶的平房,每月收房租五角二分,一年只需六元二角四分的房租。还有很多人每月只收四角房租。住公房吃自来水、用电灯不花钱。以开滦煤矿十五万人计,每人每月拿出水费一角,国家在一年内就少开支十八万元;电灯按十万个灯头算,每个灯头一月花两角钱,一年就可以少开支二十四万元。这笔开支摊在职工身上,影响不了生活;可是国家就可以积累很多钱。
因为职工不出水电费,浪费水电现象相当严重。例如,市区住宅一般用二十五或三十度的灯泡,而职工住宅区有用四十度的,有用六十度的,甚至用一百度的,电量消耗很大。
我认为住公房的房租应适当调整,不应过低;水电费也应适当收。
赵大伶
“班长脸上有笑容啦!”——记开滦煤矿一个班长的作风的转变
人民日1957-11-17 第3版 本记者 钟林
开滦煤矿唐山矿井下运输区九道行电车六点班的二十多个职工,在大鸣大放中,通过大字、小组会和座谈会,对他们的班长唐长友的作风,提了二十多条意见。
“唐班长看问题主观,对人吹胡子瞪眼,什么事只许他说了算,他不弄清情况就批评人,使人背着包袱干活……。”
“唐班长在发生事故的时候不分析原因就大发脾气,九道行开电车的人没有不怕他的。平时大家在一起聊天,他一去人家就走开了……。”
“有一回唐班长叫徐满拉骡子,徐满不会套骡子,唐就发脾气说:你干不了就回家去吧!”
“…………。”
在矿上宣布开始整风的时候,老唐虽然听了党委书记作的整风动员告,但他以为反三大主义跟他自己的关系不太大,所以还抱着“没有什么”的态度。现在,全班三十来个人,就有二十多个对他提出批评,他感觉到压力很大,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他想道:“凭良心说,自己一向都是积极地干工作呀,怎么会得罪了这么多人,给闹上这么多毛病呢?这太丢人啦!”他一遍又一遍地琢磨着工人的意见,忽然发现大家对他在生产管理方面并没有提出什么意见,提的这些意见多是属于作风方面的,工人们特别对他在反事故斗争中发脾气、耍态度有意见。他心里想:“你们怕反事故斗争那就别出事故呀!你们嫌我着急,你们不关心全矿的生产当然就不着急啦;我要不着急,事故还少得了吗?生产任务还能完成吗?……”。
在整个运输区里,绝大部分的班长在这次大鸣大放高潮当中,都被群众指名批评了。党总支不止一次地召集所有的班长开会,教育他们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群众的批评,要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并且要大胆地、坚决地、彻底地整顿作风,改进工作。怎么办呢?老唐想了许久还是没有想通。他跑到运输区的一位领导同志那里去问道:“你看我是从生产管理上改呀,还是从作风上改?……”。他总认为在生产管理上抓得紧,作风上自然就要“硬”一点;如果作风要改“软”,生产管理上岂不就要松了吗?那怎么能完得成任务呢?党总支的同志了解老唐的想法,又找他谈话,肯定了他在工作中积极负责的精神是好的,也指出他脱离群众、不会走群众路线的严重缺点,告诉他一定要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哪怕某项批评只有1%是对的也应当接受。党总支的同志还要他好好考虑一下:积极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对群众的态度那么粗暴又得到什么结果?如果真正为了搞好生产,该怎么办才好?
向来性子很急的老唐,现在很费了一番脑筋考虑党总支的同志提出的问题来。他翻来复去地问自己,不断地思索着答案。
他想起了井下电车司机张恩连续两天发生事故的经过来。有一次,张恩在井下开车的时候跟旁人说笑,一不小心撞了车,把鼻子碰破了。上井开会检查事故的时候,老唐心里十分冒火,他寻思:“你开玩笑碰伤了还有什么道理讲?你出了事故上级就要批评我,这叫我多丢脸啊!”于是就大发雷霆,严厉地把张恩指责了一顿。可是,这样严厉的指责并没有帮助张恩纠正缺点,反而使他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第二天干活的时候情绪很不好,精神很不集中,结果又发生了一次事故,把手碰伤了。
老唐又想到去年冬天跟李丙千发生的一次纠纷。那天,老唐有事到井下调车室去,听见电车司机李丙千和李桐林在外面说话:
“你上哪儿去呀?”李丙千问。
“开会反事故去呀!你不是也得去么?”李桐林反问道。
“我才不高兴去哩,去了不也是白搭吗?反正是唐班长说了算。……”李丙千说。
老唐一听他们在议论自己,就气势汹汹地冲出门来。李桐林见势不妙就走了。
“你有意见当面提呀,为什么在背地骂大街?”老唐朝着李丙千就问开了。
“你的官僚主义太严重了,我不敢提,只好背地说说呗,可是并没有骂大街。”李丙千也不示弱地给顶了回来。
“好啊!你们当面不说,背地搞小团体……”。老唐的话还没有说完,李丙千一听说“搞小团体”就更着急了,拉着老唐就要他给说清楚,到底怎么叫搞小团体。两个人争吵不休。事情闹到运输区区长和党总支书记那里。领导同志们找老唐谈了话,批评他不该乱说别的同志搞小团体。后来,又专门召集了一次会议来处理这件事,老唐承认了说别人搞小团体是错误的。这次,老唐虽然得到了说话要谨慎、不能乱用大帽子压人的教训,但他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脱离群众的严重性。
又有一次,电车司机李桐林在井下开车出了事故,把头碰伤了。上井开会检查事故的时候,李桐林刚说了还没有几句,老唐的火气就按捺不住了,他说李桐林讲的不切合实际,李桐林也高声起来辩护,两个人就争吵起来了,会议无结果而散。事后,李桐林在家里养伤,运输区的区长和值班长叫了老唐一起到李桐林家里去慰问他。这使李桐林很受感动。上班以后,李桐林不仅检讨了自己的缺点和自己在发生事故当中的责任,还表示要好好干活,注意安全,争取不再发生这种事故。
仔细想了这些事,老唐认识到:自己每回对工人群众发脾气、耍态度的结果,并没有把事情办好,并没有使事故减少。过去出了事故,自己不依靠大家调查研究、分析讨论,以取得统一的认识,接受应有的教训;却老是发脾气、耍态度,训斥人一顿,使出了事故的人背上包袱干活,思想上不痛快,生产情绪不高。难道是工人愿意出事故吗?自己从前为什么体谅不到这一点呢?李桐林在家里养伤,区长和值班长叫着自己到他家里看望他,却感动得他检讨了错误,保证要好好工作。自己为什么不好好学习这种好的作风,改进跟工人同志们的关系呢?老唐打定主意:以后不再发脾气,不再犯简单、粗暴的毛病了,遇事要跟群众商量,要学会走群众路线才对。
可是,当党总支号召每一个受到群众批评的领导干部,都应当在适当的范围内当众作检讨,并坚决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时候,老唐心里又嘀咕起来了。他想:“改就改吧,何必一定要公开向大家作检讨呢?在大家面前低头认错,脸上热辣辣的多丢人呀!以后还怎么领导他们,叫他们干这干那呢?”他还存在着这些顾虑,没有勇气去向群众公开检讨自己的缺点。
后来,在运输区的全体职工大会上,区长带头检讨了他自己的缺点。其他班有的班长也在他们本班里当众作了检讨。职工群众的反应很好。在党总支和运输区的催促下,老唐才召集全班人开会公开作检讨,还向过去有过隔阂的工人握手道歉。开了这次会以后,全班的人不仅没有谁看不起老唐,相反的,大家跟老唐都更亲近起来了。
不久,班上发生了一次丢车、排车事故,有的人耽心老唐是否又会发脾气。但在开事故检查会的时候,老唐并不像以前那样一开场就扳着脸孔大发雷霆了。他先让有关的人讲事故发生的经过和调查的结果,再让大家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他自己也心平气和地发言,跟大家一起进行讨论。这次会不仅统一了大家对问题的认识,对事故作了适当的处理,而且还发现了换车线不统一的问题,经向上级反映以后,第二天就有技术员去着手勘测、改进了。
现在,工人们有事也愿意主动地去找老唐谈了。李桐海发现道沟有问题,就赶快告诉了老唐。跟老唐吵过架的李丙千,工作中有了问题也主动向老唐汇。刘德富为了请假的事跟老唐有过隔阂,现在不仅自己有事能够告诉老唐,而且因为他是工会委员,有关本班工会会员的一些事情,他也去找老唐商量了。
老唐呢,不仅对本班的工人态度和蔼了,而且对其他班的工人的态度也和蔼了。从前下班的时候,井下车场上聚集着各区各班的人,有的人抢着上车,有的人甚至在电车行进的时候带电上车。有一次老唐在场看见这种情形,就大声嚷着
“你们为什么不守秩序呀!你们为什么不注意安全呀!”大家都没有答理他,有个人还冷言冷语地说:“不是没有电着你吗!”老唐发火了,说:
“我为了你们好,你们却不听,难道我怕你们吗?”他气得给电车司机下命令:“他们不听话不行,你别开车!”他和其他班的一些工人也因此有了隔阂了。最近有一次下班的时候,车场上也挤满了人,也有人抢着上车。老唐用商量的口吻跟大家说:“同志们,咱们人多车小,不要抢着上啊,出了事故就更耽误时间了,咱们都按先后次序上,一会儿就都可以走完了,大家谁也不要抢着上车好不好?”大家说:“好!”也就没人抢着上车了。
老唐和全班人的关系日愈融洽起来。大家对规程制度也执行得比较好了。全班在井下运输当中发生的事故也比从前减少了。生产任务这些日子天天超额完成。老唐在生产管理工作上也顺利得多了,他当班长以来,心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快过。
工人们反映说:“整风运动真是好,我们的唐班长那么大的脾气也改掉了。他过去总是扳着脸孔办事,现在,他的脸上也有了笑容啦!”
坚持参加劳动 不当“桌上司令”
开滦煤矿各级干部努力与工人划等号
新华社石家庄一九七六年七月六日电 开滦煤矿各级干部几年来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自觉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努力与工人划等号,做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促进派。
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开滦煤矿已有两千多名工人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在开滦煤矿和所属矿厂两级党委和革委会成员中,新干部占四分之一,基层领导班子中新干部占的比例更大。这些新干部担任领导职务以后,注意保持工人阶级的本色;老干部经过文化大革命的锻炼,焕发出革命青春。新老干部都把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作为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坚持继续革命的重大措施。一九七一年一月,开滦煤矿党委成立时作出学大庆的决议,就把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作为学大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九七四年还专门发出《关于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通知》;一九七五年又作出《关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革命化建设的八项规定》,再次强调了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重要性。在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中,这个矿的各级干部学习了毛主席关于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的重要指示,最近又学习了毛主席关于
“管理也是社教。如果管理人员不到车间小组搞三同,拜老师学一门至几门手艺,那就一辈子会同工人阶级处于尖锐的阶级斗争状态中,最后必然要被工人阶级把他们当作资产阶级打倒”等重要指示,深入批判xxx强化和扩大资产阶级法权,胡说什么“依靠工农兵是相对的”等谬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干部到车间小组同工人搞三同,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是反修防修、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缩小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干部如果长期脱离劳动,脱离群众,就会变成官僚主义者,变成党内的资产阶级。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各级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更加自觉。按照开滦煤矿党委的要求,这个矿的局、矿两级党委常委,每期有三分之一的人轮流下基层蹲点劳动一个月;机关干部每期有四分之一的人轮流下基层劳动三个月;基层干部一般都坚持跟班作业,在劳动过程中指挥生产。今年第一季度,开滦煤矿和所属七个矿的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有八十四人到基层蹲点劳动,机关干部有三分之一在基层参加劳动。林西矿党委还规定,为了保证干部参加劳动的时间,可开可不开的会不开;对参加劳动的干部,可找可不找的不找;能到井下劳动的,不在井上劳动。马家沟矿党委成员,坚持“三带头”,即面上工作多、人员紧张时,带头挤时间参加劳动;井下生产条件困难时,带头深入现场解决关键问题;创高产时,带头和工人同流汗、同大干。今年以来,这个矿的四百多个干部,平均每人每月参加劳动都在十五天以上;生产部门的四十六个基层干部,每人劳动都超过了一百天。
几年来,开滦煤矿各级领导干部坚持深入基层,参加劳动,虚心向群众学习,从工人中了解到大量的阶级斗争的新情况,不断加深了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更加自觉地带领群众同资产阶级以及一小撮阶级敌人作斗争,进一步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去年夏秋xxx刮右倾翻案风最厉害的时候,全矿区有一半以上的干部到生产第一线,和工人一起劳动,深入调查研究,狠抓阶级斗争,打击了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推动生产,打破“高温雨季低产”的常规,出现了矿矿增产的大好局面。去年夏天,唐山矿采煤六区的采煤机械设备不断发生事故,严重影响生产。唐山矿党委副书记、新干部王景才,正在这里和工人一起摸索综合机械化采煤的规律。在党委领导下,他同采区党支部成员一起边劳动,边调查,狠抓阶级斗争,揪出了搞破坏活动的阶级敌人,使综合机械化采煤正常进行,煤炭产量不断提高,多次创造日产、月产全国最高纪录。
xxx在企业管理上大搞“管、卡、压”,鼓吹对工人要管得“严一些”,妄想使干部成为骑在工人头上的老爷。开滦煤矿各级领导干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同xxx对着干。几年来,他们坚持职务在上边,工作在下边,行动在前边,不当“桌上司令”,不靠电话指挥,而是在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领导革命和生产。赵各庄矿党委副书记刘山,每年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到井下参加劳动。有一次,他在一个采煤工作面劳动,放炮后出现冒顶,工作面有被压垮的危险。他马上指挥工人撤到安全地点,自己带几个老工人冲进险区,直到把事故处理好才离开。开滦煤矿党委副书记张志仁担任领导职务后,坚持深入基层参加劳动,调查研究,不到半年的时间,跑遍了全矿区井下一百多个工作面,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取得了领导工作的主动权。工人们说:我们的干部紧要关头带头干,发现问题亲自抓,跟咱想在一块,滚在一起。有这样的干部带头,我们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开滦煤矿改制
人民日1999-12-09 第2版(经济)
开滦煤矿改制
本唐山12月8日电记者何伟道: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今天举行挂牌仪式,这标志着我国最老的煤炭企业——开滦矿务局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开滦煤矿从1878年建矿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目前,开滦拥有国有资产总额近百亿元,资产负债率50%左右。改制后,开滦确立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将下属厂矿改造为分公司或子公司。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