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卡扎菲的教训和对中国的警示

2025-02-28 观点 评论 阅读
  

  卡扎菲的教训和对中国的警示

  

   老 骥

  

  利比亚的战争由胶着状态突然向有利于反对派武装方面发展,双方在首都的黎波里激战,战况瞬息万变,究竟鹿死谁手虽然还未尘埃落定,但一代枭雄卡扎菲叱咤风云40余年,最终陷于四面楚歌的境地,令人喟叹。1969年以卡扎菲为首的一批年轻军官,推翻亲西方的伊德里斯王朝,那时候,卡扎菲内造共和,外抗强权,被称为阿拉伯世界的英雄,反观今天,内部造反,外强空袭,犹作困兽之斗的卡扎菲几无挽回的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今天这样的局面,卡扎菲有哪些教训,特别是对中国有什么警示作用?笔者试析如下:

  

  一、卡氏施暴政,列强贪石油

  

  关于对卡扎菲的看法,国内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卡扎菲是独裁者,另一派认为卡扎菲是民族英雄。但我觉得这些看法均有“爱屋及乌”之嫌,是个人价值观的本能反映,难免有失偏颇,其实,卡扎菲既没有那么坏也没有那么好。利比亚是个部落社会,共有140多个部落,卡扎菲就是一个大酋长,他对人民的统治是通过各部落小酋长间接实行的,具有缓冲空间,就像我国的夏商周朝代一样,天子通过诸侯管理天下,不是中央集权制,所以,秦朝以前无独裁之说,只有暴君,暴君者,倒行逆施、胡作非为也,卡扎菲顶多是个暴君罢了,与民主和独裁没有关系,萨科奇就曾对自己的法国纸坚称:“卡扎菲没有被视为阿拉伯世界的独裁者。”不幸的是卡扎菲的确因暴政而惹祸上身,1996年,卡扎菲把因伙食而哗变的阿布·萨利姆监狱的1270名政治犯统统杀害,并且连尸体也不让家人领回,后来对家属的赔偿也很微薄,2011年2月又再次拘捕为民请命的律师,终于引发犯人家属以及同情者的大规模抗议活动,卡扎菲竟然派飞机去轰炸(此事不知真假),飞行员抗命驾机逃亡,揭露此事,遂引起国际舆论的谴责,班加西一些不满卡扎菲的部落联合利比亚海内外的敌对势力趁机发动叛乱,美国及北约看到扳倒卡扎菲,掠夺利比亚石油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到了,于是借口保护平民,悍然发动侵略战争。利比亚战争意味着国际政治依然充满了丛林特性,是西方国家对地缘政治的考量、石油利益的争夺和意识形态的强力彰显,带有强烈的强权政治色彩,这也是小国领导人的悲哀。

  

  二、韬光养晦,自废武功

  

  由于卡扎菲领导的革命推翻的是亲西方的王朝,所以从开始就与西方结下了梁。但对于西方强国,卡扎菲表现出的是宁折不弯的态度。曾经有一段时间,几乎所有把独立和解放作为纲领的组织都能得到利比亚的援助,包括让英国和美国恨之入骨的爱尔兰共和军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这让卡扎菲在西方国家眼里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叛逆。1972年的幕尼黑奥运会血案、1986年的柏林爆炸案,卡扎菲都被指责是幕后推手。美国甚至以此为由在1986年4月向利比亚的两个城市投下炸弹,被炸死的60名利比亚人中包括卡扎菲的养女汉娜。不过让利比亚和西方世界彻底决裂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1988年的洛克比空难。在利比亚被西方国家孤立的90年代,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取代了意识形态之争成为各国眼里的头等大事,不同文化和制度的国家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迅速从对立走向合作,而利比亚却在孤军奋战中看着每年几十亿美元白白流失,卡扎菲态度发生了变化,以经济建设为重的思想占了上风。

  

  1999年,在当时的南非总统曼德拉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斡旋下,卡扎菲终于同意交出洛克比空难疑犯。2001年“9·11”事件爆发后,利比亚成为第一个发表声明谴责基地恐怖分子的国家,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卡扎菲的情局长库萨就在欧洲密会了美国中央情局官员,并将一份基地组织疑犯名单交给了美方。2003年是卡扎菲与西方国家修好的最关键的一年,这一年中他先是宣布利比亚将放弃研制核武器,接着又致信联合国,承认利比亚在洛克比空难中负有责任,并承诺赔偿每个死难者的家庭1000万美金,这些举动不仅让联合国彻底结束了对利比亚的制裁,也使美国把利比亚从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上划去。不过卡扎菲始终没有承认利比亚是洛克比空难的制造者,并一直坚持因此被苏格兰法庭判处终身监禁的利比亚情人员迈格拉希是冤枉的。关于对死难者的赔偿,他自己是这样解释的:“让钱见鬼去吧,钱是什么东西?钱是用来保卫我们的国家的,现在我们赔了钱,以前的那些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后来卡扎菲招商引资,把美英法德等西方大国统统请进利比亚,共享开采石油的成果。卡扎菲对西方列强前倨后恭,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

  

  卡扎菲主动放弃研制核武器,这倒不错,但卡扎菲为了平息周边国家对它“输出革命”的恐惧以及西方的“利比亚威胁论”,连常规武器的更新换代也停止了,无论是导弹是战机还是坦克装甲车,不仅老旧破损而且数量不足,在联合国解除所有制裁在石油收入几乎甲天下的情况下,还这样做,无异于自废武功,让西方列强钻了空子,在这次利比亚战争中致使政府军对北约的空袭毫无还手之力。反观叙利亚,面对西方列强的武力威胁,总统底气十足,他警告北约:叙利亚不是利比亚,我们的军事力量足以回击任何来犯之敌!我想西方动武前势必要三思而行。

  

  那么,卡扎菲搞得是什么名堂呢?有人曾说他是屈膝投降,其实不是,利比亚战争为他平了反,因为他宁死不降。卡扎菲搞的是标准的韬光养晦,与中国的韬光养晦如出一辙。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实施韬光养晦战略,一开始他就说,经济要发展,军队要忍耐。于是,航母终止设计,“运十”强行下马,歼机止步不前,这是知名的,还有不为常人所知的几十个军事项目被打入冷宫,束之高阁。这种自废武功的做法直接导致了我国军事实力与西方特别是美国差距的扩大,以至于今天对周边国家的侵略束手无策。若不是海湾战争,打破中国的一帘春梦,让领导人惊出一身冷汗,方知邓某误国,今日“城头竖起大王旗”也未可知。但邓小平之后,某些人并没有接受教训,痛定思痛,奋起直追,而是继续奉行韬光养晦不动摇,被西方“中国威胁论”的魔咒束缚住手脚,处处谨小慎微,次次忍气吞声,一拳不敢打,引得百拳来,钓鱼岛被日本“国有化”,南海被周边小国几乎瓜分殆尽,藏南变成了印度的一个邦,黄海变成了美韩军演的靶场,那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航母,不过是弄了个废旧船壳改造而成的训练平台,尽管聊胜于无还要夹着尾巴做人,未敢丝毫张扬,仍免不了被美国盘问一番。三面被围,四面楚歌,危机重重,某些人也像卡扎菲一样,花钱买平安,笑脸保和谐。问题是这条路能行得通吗?卡扎菲的下场告诉了答案,如果我们还不汲取教训,总有一天落得比卡扎菲更惨的下场。卡扎菲即便战死了,但利比亚不致亡国,而中国“大卸八块”,亡国灭种,绝非危言耸听。

  

  三、钱存西方,战时资敌

  

  卡扎菲将利比亚的钱存在西方国家,结果战事一开即被冻结,然后拿来资助反对派武装。仅公布的在美国的存款300亿美元,在法国的存款200亿美元,其他国家有没有,有多少?不得而知。即使500亿美元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对于战争是一笔可观的经费,若不是这些经费,反对派武装日子就不会好过,对于战争的结局肯定有一定的影响。也正是有了这笔钱,美国与北约才不怕轰炸经费没有着落,才轰炸的那么起劲。这是卡扎菲心中无敌情,甚至认敌为友的结果。

  

  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比卡扎菲有过之而无不及。先是把毛泽东时代辛辛苦苦,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600吨黄金全部搬到美国,有的说是为了交易方便,可以从这个货架直接搬到那个货架,可从来也没有听说交易过,有的说是为了向美国交改革开放保证金,这话靠谱,但既然是保证金就有可能被吃掉。更要命的是我们的1·2万亿美债和3000亿美国两房债券,这可是改革开放30年的硕果,是中国政府的家当,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啊。倘若有一天像卡扎菲那样,被逼无奈,打起仗来怎么办?会不会如利比亚的存款一样,首先被冻结,然后用来支持什么“自由民主派”呢?我看很有可能。另外在这里顺便给贪官们提个醒,你们把赃款汇往西方国家存起来,其实并不安全,小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让你们竹篮打水一场空。

  

  四、国企走出去,三思而后行

  

  现在中国千方百计想让企业走出去,投资海外,这样既能消化美元,又能占领市场。一石二鸟,按说是件好事,但不要忘了这些企业中绝大部分是国企,这是全世界只有中国才有的问题。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是不同的,市场经济只承认私企不承认国企,这就是美欧至今不肯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原因。一旦双方发生战争,国企就有可能被当做政府的资产而扣押甚至变卖。所以,我认为当我们的航母还不能肩负起保卫国家海外资产的时候,国企走出去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要有妥善的预案,不能心存侥幸。

  

  有人会说,你怎么老往坏处想,不打仗不行吗?是啊,不打仗是世人的夙愿,我岂能例外,然而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和平就会有战争”,“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些均是人类共同的常识,何况,我们的开国伟人曾谆谆教导:“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言犹在耳,有些人把这些都当做耳边风,把风险一概置之脑后,一门心思地和谐和平,打造什么“中美国”。为此,不吝输送利益,不惜国土沦丧,不怕落下骂名,即便如此也难保不步卡扎菲的后尘。我观这些人,既缺历史知识,又少辩证思维,更无大国气派,整个就像楚怀王和宋襄公,难怪老百姓看不起,如此治国,危乎哉!

  

   2011年8月25日

相关文章 另眼看中东巨变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崛起及其影响西方舆论战正打垮叙利亚:叙高层饱受谣言之苦利比亚“解放”真相:北约特种部队和基地组织联手主流媒体不道的情况:3月15日-18日叙利亚通讯社道[读天下]皇军加上带路党,叙利亚Hold住吗?美欧“民间机构”强力渗透叙利亚主流媒体不道的情况:3月7日至3月11日叙利亚通讯社消息选登王文:伊朗十记(上)恩道尔:目前中东动荡只是美国“大中东计划”战略的一部主流媒体不道的情况:3月5日-6日叙利亚通讯社道主流媒体不道的情况:3月3日-4日叙利亚通讯社消息汇总
标签:利比亚   西方   美国   中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