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美国金融监管有大漏洞

2025-02-28 观点 评论 阅读
  

  美国金融监管有大漏洞

  

  中国产经新闻

  

  本记者 钟慧文道

  

  麦道夫看似复杂其实简单的骗局不仅是给基金投资者们一个深刻的教训,更给了美国的金融监管一记响亮的耳光。据后来的消息爆料,麦道夫竟成功地躲过了美国的三层监管。“美国的金融监管表面上看起来很严格,但对于内部人士而言尤其是对于核心精英层,仍有很多缺失和漏洞。而美国的私募基金更是监管的空白区域,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事件发生。”中国营销学院高级客座教授周春兵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美国金融监管有一定的漏洞,例如在信息披露制度上等。但是纵使金融监管没有漏洞,在麦道夫这样的老手面前也是摆设而已。”易鹏对本记者说道。

  

  此话确有真凭实据,虽然波士顿分析师马可波罗斯早在2000年就向证券委员会检举了麦道夫的违规行为,2005年还递交了长达21页的分析告称,一些世界上最大、最严密的财务服务公司也怀疑麦道夫从事金融骗局,但是这丝毫没有引起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注意,麦道夫案发也并不是他们的功劳,而是他两个亲生儿子的检举揭发。难怪马可波罗斯在马可波罗斯在美国国会众议院作证时,毫不退缩地批评证券交易委员会说:“投资者相信他们是金融市场的卫士,保护着大众的利益,可是他们却对骗局袖手旁观。”

  

  “美国的金融创新过于复杂,有很多让人根本都看不懂的金融衍生品,这些金融衍生品的泛滥给监管带来了许多不便利之处。另外,信息披露制度也是问题之一。”周春兵分析说道。

  

  众所周知,假如麦道夫基金的苛刻条件之一就是不要问他任何关于投资的问题,问了他好则只会用“内部消息”来敷衍了事,坏则将你踢出局。在他承诺的高额回下,谁还敢问问题呢?

  

  “信息披露制度一直是美国金融监管的漏洞之一,这个问题一直存在,麦道夫不过揭开了这个盖子而已。麦道夫骗局的主要手段是对冲基金,对冲基金就不存在公开表等信息的问题,所以麦道夫钻了无须公开信息这个孔子,所以他说内部消息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易鹏对记者表示。

  

  易鹏分析说道,对冲基金由于主要凭借基金经理独特的交易策略跑赢市场,因而保守商业秘密对对冲基金成功运营就至关重要,加上身为私募基金,法律禁止其对社会公众发布业绩广告公布业绩、劝诱投资,因而“黑箱操作”、透明度低在某种程度构成了对冲基金与共同基金的一个重要的比较优势。所以,信息不公开在对冲基金中是一把双刃剑。

  

  麦道夫拥有两家公司,一个是麦道夫证券公司,从事证券经纪业务;另一家则是投资咨询的对冲基金。美国证监会在对他的起诉书中称,麦道夫是通过投资咨询业务进行诈骗的,而麦道夫的对冲基金直到2006年9月才首次得到注册。其实,麦道夫公司除了股票经纪和投资顾问业务之外,还运营着一个资金管理部门,该部门的客户可能就包括欺诈案中涉及的对冲基金等,而这项业务从来没有按规定在证监会注册。

  

  在麦道夫案中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可谓名誉扫地,许多人都开始埋怨其监管不力,应该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和改革。奥巴马总统已经推出新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多个美国政府部门都在准备出台加强金融监管的措施,奥巴马也暗示将在新金融监管法规中添加对美国大型金融企业高风险信贷的强制性收费措施。美国财政部也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一项系统性风险立法草案,对大型金融企业的资本、流动性和风险管理实施更严格的监管。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建议,美国政府应该设立一个单一监管机构,监管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全。目前美国国内存在着多个监管机构,各自只对特定金融机构的运营进行监督。

  

  “但奥巴马拟扩大美联储监管金融机构权限的计划,并没有获得国会的多数支持,部分国会议员认为,应该把该权限分配给多个机构,而非仅仅落在美联储手里。该政策要强化美联储的权利,但还是受到很多议员的质疑,要平衡监管和自由的关系,是很难做到的,也是全世界面临的难题,关键是决策方向的去向,即便完善的监管也很难避免一定会不出事。”易鹏对记者表示。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标签:监管   金融   美国   基金   危机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