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在向世界发出的金融超限战(系列之一、二)
美国正在向世界发出的金融超限战(系列之一)
美国是此次金融危机中的最大受益者。它们用短时间(几年内)的痛苦,换来了美国在本世纪内继续成为世界霸主的地位。而且那些所谓的痛苦,实际上对它来说只是隔靴搔痒罢了。
有人会问,那美国不也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受害者吗?是的,表面上看起来是的。但是我们要明白,首先,美国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我说一点大家就明白了,美国“两房”发行次级债时,使用“批发价”批给各金融机构,可是到后来,它却又用高于批发价数倍的市场价买回来,这合理吗!?如果他想赚钱的话,完全可以提高批发价吗,有必要用高于批发价数倍的市场价买回来吗!“两房”的交易部门的人员都觉得奇怪,但是问了高层,回答是不要问,继续买进。这个世界没有只涨不跌的东西,结果房价一跌问题就出来了。作为美国最大的房地产金融公司,连美国房价涨跌都不能做出正确的预测吗?这摆明是有问题的。次贷只是导火索,炸药包可是炸在别的国家身上。虽然美国也受到了一些波及,但是受伤程度在可控范围之内。表面上美国失业率创25年来新高,一批华尔街的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或是重创,甚至有十几个州政府濒临破产,需要联邦政府支持,看似非常严重,但是其实这都不会影响到美国的根基。反之,美国的根基会因为此次金融危机扎得更深。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从经济角度来看:
美国的经济基石之一,美国拥有世界第一的黄金储备(它有8200吨黄金储备,以现在的市场价折成人民币大约有1.7万亿!)拥有如此多的黄金储备,即使退回到黄金本位制,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富国!黄金是此次金融危机中唯一价格相对稳定的大宗商品,而且随着金融危机的漫延,黄金的价格还极有可能上涨。
美国的经济基石之二,到目前为止依然是美元本位制。美国可以借口救市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使美元人为地大幅度贬值,来消减世界各国的正常贸易利润,同时又可以提振美国的出口业,加强美国商品的竞争力,增加美国对外国游客的吸引力……
美国的经济基石之三,美国可以不停的发行国债。因为购买美国国债往往是像中国、日本这样的,以美元作为外汇储备中最大比重的贸易强国。因为外贸结算和对外贸易顺差等问题,这些国家长期以来,美元在其外汇储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且持有量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但是美元如果光放在各国中央银行里而不进行投资的话,那么好不容易通过贸易顺差赚来的利润很快就会随着美元的贬值而化为乌有。所以这些国家必须用这些美元储备进行投资。以中国为例,中国坐拥有世界第一的美元外汇储备,并成立了中投公司,但是其所有投资不管投资于美国的私募基金还是投资于美国的两房债券,结果都是损失惨重。那么如果用于其它方面的投资呢?——将美元储备投资于购买石油或者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的话,那也只会如泥牛入海!例如:石油从140美元跌倒20美元左右,就可以看出其风险性之高了。——投资矿产或是油田呢?在与美国、日本等强国的争夺下,在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越来越保护本国的资源的大背景下,中国只能甘拜下风。(既没有美国的强势,又没有日本的财大气粗。)——投资黄金呢?每年世界黄金的产量有限,除了一般的居民消费外,可供国家储备的黄金供应量少之又少,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如果想大量增加黄金储备的话,结果定会使黄金的价格迅速翻上几倍。
有人会说,那把外汇储备换成其他货币吧。——试问在今天这种国际经济环境下,您觉得那种货币更安全呢?欧元、日元、澳元还是加拿大元?虽然周小川行长提出了“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这个观念,并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但是要拿SDR(IFM特别提款权)来代替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购买美国国债是中国的无奈的也是唯一的选择。以抵消一部分由于美元贬值而带来的损失。所以一边发国债一边又让美元贬值这种做法,就等于让别的国家向美国无息提供几万亿美元的贷款!
第二,从社会来看:
因为不管是从美国的选举人制度或是骷髅会,都可以看出美国的意志即是美国富人和中产阶级的意志。而这两个群体的利益代表即美国民主和共和两党。美国是标准的A型社会,即穷人、富人少,中产阶级多。(在美国,年收入在4万到20万美元之间的家庭都属于中产阶级的队伍。穷人占12.7%、富人占0.25%,劳工阶层占21.05% 中产阶级占66%。)所以在美国除了选举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哪个政客人去真正关注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而此次金融危机受影响最大的却正是这个群体以及一小部分的中产阶级;而大部分的美国中产阶级和富人阶层受到的影响非常有限。例如:因为美国政府提供了退休金投资的减税优惠方案,美国老百姓把退休金大量放到股市里,此次金融危机导致美国股市大跌,是许多美国老百姓的退休金严重缩水。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华尔街的银行家们薪水丝毫不受影响!根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道,2008年他们的奖金高达184亿美元,几乎跟大牛市的2004年差不多!我再举一个例子,2009年3月底在美国纽约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游行,游行的主要诉求是控诉美国现在的奥巴马政府的救市政策,问题在于奥巴马政府用全美国纳税人的钱独救华尔街,独救富人和中产阶级。而对于美国普通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福利、医疗救助、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等方面,几乎没有提出任何性措施。同时,还说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救市措施都是一丘之貉。(总所周知,共和党一向只关注富人,民主党一向只关注中产阶级,至于穷人吗……)
总体来讲,由于美国的特殊政体和美元本位制的货币架构以及世界第一的军事实力,所以美国不会像其他国家那样: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将虚拟经济危机传导到实体经济危机,实体经济危机又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社会动乱,最终导致政治危机。(现任政府下台或者解散)美国1930年那次金融危机比此次金融危机对美国的打击严重数倍,但是即使那样我们也没有看到,那种传导方式在那是的美国出现。现在就更不可能了!
最后多谈一下,美国除了疯狂印美元和疯狂发美国国债外,还给自己安排了两条“救生艇”。第一条救生艇就是通过发行新货币“Amero”来替代美元,首先让“Amero”成为北美自由贸易区内唯一的结算货币,接着通过谈判(说白了就是胁迫)让南美诸国,仿效北美自由区的结算模式,使用“Amero”作为南美洲诸国贸易结算货币。使“Amero”成为最终的超主权货币“美洲元”(说白了还是美元)。最后由于“Amero”的强势货币特征,以及南北美洲巨大的贸易量,使“Amero”最后成文本世纪继美元之后的各国外汇储备之首选。世界自此从美元本位制时代进入到“Amero”本位制时代!同时,让其他拥有的美元的国家被迫按照美国所规定的牌价,来将这些国家所拥有的已经贬得一塌糊涂的美元“低价”来兑换成“Amero”,如果你不兑换,你手中的美元,最终会成为废纸。如果兑换的话,也要受到极大地盘剥。(会比变成废纸好点)总之,美国为了保住其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会无所不用其极的!第二条救生艇就是战争,如果上述措施都无法见效的话,那么战争就是最好的选择了!战争也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挑起他国战争,然后将武器卖给对方,从中牟利。如挑动“中日钓鱼岛之战”、或是“中国菲律宾黄岩岛之战”、“第四次印巴战争”等等。二是自己打的局部战争,如消灭阿富汗的塔利班之战等。三是打场大战,比如“推翻伊朗现正权”等。因为美国国防工业,是其支柱产业。这也就是美国在一战、二战后,越来越富的真正原因。
如果上述所有招术都不能解决美国的问题的话,那么美国就会在有国家大量抛售美国国债的时候,采取停止美国国债交易或是干脆拒绝偿还国债的方式,来一次性解决掉所有问题。虽然美国的国家信用破产了,但是以美国这么庞大的市场来说,有哪个国家会因为美国的国家信用破产而拒绝跟其做生意吗?答案是没有!(而且这样的例子已经有过了。如俄罗斯。)
在系列之二里我会详尽的阐述美国想通过此次金融危机所达到的目的。
美国向世界发出的金融超限战(系列之二)
—美国通过此次金融危机所达到的目的
接着我们来谈的是美国想通过此次金融危机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目的分为对外和对内两方面。对外的目的——是让所有在本世纪内有可能在经济上与美国看齐的国家,在本世纪内永远不可能挑战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让美国能一直唯我独尊下去。
那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看一下金融危机的发生与演变过程,一切就会一目了然了:金融危机发生后,第一波受到冲击的主要是所谓的美国的盟友,即欧盟各国中经济实力较强的诸国,如(瑞士、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冰岛【有瑞士第二之称】等国的主要金融机构,如瑞士的瑞银集团、英国的巴克莱银行和苏格兰银行、法国、荷兰、比利时的富通集团、冰岛诸行等。
其目的有二,一是逼迫各国政府将被次贷危机拖垮的各国主要银行国有化,因而提高其财政支出,加重其财政赤字,之后却不能通过增加税收来的方法来减少财政赤字,使本已入不敷出的各国政府更加难以度日。为什么各国无法通过增加税收来减少各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呢?因为随着人们出于对金融危机的恐惧心理,会本能的减少消费,以消费税为主要税种的欧盟各国必然深受打击。同时,雇主们一般都会主动采取裁员,减薪,减少投资,多放无薪假,紧缩办公成本等多项措施来帮助本企业安然度过金融危机——不管危机是否已经危及到本企业。这又使欧盟各国的另一重要税种——“所得税”的征收量大幅减少,所以欧盟各国的税收不但无法增加,反而会大幅减少,因而更加重了各国政府的财政赤字。
同时,随着消费者因为金融危机花钱越来越谨慎,制造企业和销售企业的经营都将受到严重威胁,导致各国失业率大增,并且会引起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而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又使消费者更加捂紧自己的口袋,减少消费。恶性循环开始了!——失业率高启,必将引发社会动荡,如社会动荡未被遏制,或是被某些人加以利用,那就会产生政治危机,直至现政府下台。(匈牙利总理的辞职、冰岛、捷克政府的下台就是最好的例证。)
目的二是通过金融危机,来分化瓦解欧盟。因为欧元作为一种超主权货币,是美元本位制的最大威胁。欧元是除了美元以外被世界各国作为外汇储备最多的币种,相近的幅员,相近的人口数,相近的经济实力……是欧元有足够的条件来挑战美元的地位。但是前提是欧盟必须内部高度统一和团结,不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在军事上都要如此,才能为强势欧元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但是现在的欧盟却是另一番景象,政治上德国、法国、瑞士以及西班牙等国主张强势欧洲,与美国保持距离;英国是骑墙派,属于墙头草两边倒;而意大利和中、东欧诸国属于亲美派,这主要是冷战后遗症。【冷战后遗症简单来讲即对前苏联的仇恨,延续到现在变成了对俄罗斯的敌意。】所以在政治上,欧盟各国是各有自己盘算。而在军事上,欧盟大部分的国家都是北约的成员国,北约的司令永远是美国人。换句话说,北约是美国控制欧盟各国军事力量的工具。从经济上说,欧盟各国贫富不均,虽然加入欧盟有经济门槛,但是后来加入的门槛越来越低而且可以“造假”。西、北欧富,中、东欧穷。东欧刚从社会主义体制转轨到资本主义没几年,社会财富积累少,政府财力薄。所以西欧要花钱帮助东欧。这样一个政治经济都不稳定,军事又受制于人的欧盟,在金融危机发生后,为了自保必然出现“地方”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导致欧盟各国之间的不睦。一个各怀鬼胎的欧盟,所发行的欧元的信用或是稳定性就会大打折扣。这个最有可能替代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劲敌”就会一蹶不振。
金融危机第二波:随着金融危机的漫延,危机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转移。首当其冲的是大宗商品的价格。大宗商品的价格开始暴跌,如石油从140多美元的高点跌至现在的40多美元【这对美国这样的石油消费第一大国来说,是最大的利好】,天然气、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品种,包括粮棉油木等大宗商品的价格都在狂泻。受到冲击的有金砖四国中的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巴西【铁矿石等有色金属】,还有澳大利亚【铁矿石等有色金属】、委内瑞拉和伊朗在内的欧佩克诸国。你会发现这些大宗商品受到冲击的国家大体上分为这么几类,第一类是与美国有着不同政治体制或是敌对的国家,换句话说就是美国视为敌人的国家,如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朗等国家;第二类是有可能通过资源价格上涨,挑战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国家如澳大利亚、巴西、沙特阿拉伯等国。以俄罗斯为例:俄罗斯随着近些年的能源价格的高启,大有快速走出前苏联解体阴影的可能。美国很清楚这一点。由于俄罗斯的经济过于依赖能源价格,此次能源价格的暴跌,使俄罗斯的复兴之路戛然而止,甚至已经出现了社会动荡的趋势。如果再这样下去,极有可能导致政治危机。
金融危机第三波:随着美国拯救自己的行动展开,它必然会采取“定量宽松”的形式来拯救自己。什么是“定量宽松”——说白了就是多印钞票。并且发行大量的美国国债。这就是最无耻的一招!这将使此次金融危机中唯一没有受到多大影响的中国和日本也被拖下水。中日都是以美元和美国国债作为外汇储备中最大比重的贸易强国。因为外贸结算和对外贸易顺差等因素,长期以来,美元和美国国债在中、日外汇储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且持有量一直保持增长态势。面对金融危机第三波,中国极有可能被迫继续追加购买美国新发行的美国国债,从2009年一二月的进出口数据来看,贸易顺差虽然有大幅度减少,但依然存在。同时出于避险的考虑,还会有不少外资热钱流入。也就是说每个月会有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美元会变成我国的外汇储备。更何况光现在2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已经够让央行头疼的了。【中投的投资几乎全部惨败;近四千亿的两房债券是否会打水漂,连温总理都担心。周小川行长的白头发也越来越多!】虽然说今年我国计划将黄金储备提高到800吨,但这也花不了多少美元。【还可能做不到,如果美元狂贬的话,金价会涨到多少,就没人知道了。】还有我国虽然已经和香港、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白俄罗斯、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即使这样也只是用了我国外汇储备的5%。所以被迫继续追加购买美国新发行的国债,可能是别不选择的选择!因为短时间内用另一种超主权货币【例如SDR,即IMF的提别提款权】来代替美元作为外汇储备几乎是不可能的。至于日本,目前也采取“定量宽松”的形式来对付美国的“定量宽松”模式的救市。这样做虽然能与美元保持同步贬值,但是也会引起其国内的通货膨胀,当金融危机加上通货膨胀的时候,其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全球都和日本、英国这样,追随美国采用“定量宽松”的模式来应对金融危机的话,那么全球经济将回落到一种万劫不复的境地。恐怖啊!】
有人说虽然美国现在狂印美元,但是美元好像很坚挺的样子啊?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英国、日本等多国同样也追随美国采取定量宽松的方式救市。大家一起贬,所以美元针对上述各国货币的汇率波动不大。二是就在2009年4月7日,美国央行和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和英国央行和瑞士央行共同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首先这些经济体都是追随美国“定量宽松”政策的,其次这五个经济体的货币占到世界外汇储备总量的9成多,说白了吧“铁锁连舟”之计!这就相当于美国说:从现在开始,我开始通过狂印钞票来掠夺地球村其他村民的财产啦!你们最好跟我一起做,否则后果自负(你不去抢别人就只能被别人抢!)。日本英国等国都跟随美国狂印钞票,来抵消美元的贬值,并通过使本国货币贬值来掠夺地球村其他村民的财产。虽然美元贬日元英镑也贬,但是现在是美元本位制,世界上的大宗商品均是以美元计价的。最后,英国日本等国还是会遭到严重的通货膨胀冲击。美国就说了,既然大家一起去抢劫,所以大家是同伙关系,我们之家就不互相抢了,枪口一致对外。美国的目的是通过“铁锁连舟”,保持美元的汇率稳定和强势。同时呢由于美元的汇率稳定,像石油这样的大宗商品的价格就可能维持在低位。(金融危机吗,需求减少吗。)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维持在低位,对美国是大大的有利,对于它的敌人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朗等国那可就惨了。还有像中国这样不采取狂印钞票的形式救市的国家,最终只能眼睁睁得看着自己的财产被别国用货币贬值的损招掠夺走。如果中国也采取狂印钞票的形式来面对美元的贬值,由于没有铁锁连舟,所以必然落个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的结局。
当然也有例外,有三个国家,就不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损失太大,那就是印度、加拿大和墨西哥。这三个国家都有美国依赖的东西,加拿大的钢铁和油砂以及铀(美国建筑用钢材有87%来自加拿大;铀是核能发电的“必须燃料”,而加拿大拥有世界第一多的铀储量);墨西哥的廉价劳动力(墨西哥常年为美国提供了足够多的廉价劳动力);至于印度,我要好好说说。此次金融危机除了让印度股市暴跌了一阵,铁矿石稍微跌了跌价外,几乎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了。为什么呢?美国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IT企业裁员如潮,甚至连微软都不例外。同时根据美国现在买货只买美国货,用人只用美国人的政策,许多非美籍的印度IT精英们也纷纷回国发展。由于工作量并没有减少多少,但是人员大幅减少了。所以IT外包就成为美国IT业的首选。从用工成本来说,在美国请一个IT工程师的薪水,可以在印度请7个同等级别的IT工程师。从效率来说,因为时差的关系,当印度IT工程师下班后将一天内的工作成果通过网络传回美国公司时,美国的IT工程师刚刚上班。等美国工程师下班时,印度工程师刚刚上班,所以这样运作的效率非常高。所以印度IT外包业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分得更多的美国项目。印度是以IT外包为其支柱产业的,所以对美国的依赖度也会上升。美国信息技术产业是让其成为世界霸主的最重要的一块基石,所以美国保持信息技术的领先,有赖于印度,所以美国需要印度!而且从地缘政治和军事的角度来看,印度地处关键要冲!美国既可以利用印度从军事上牵制中国;又可以通过经济上的拉拢来离间印度和俄罗斯之间关系;同时又可以长期向美国提供大量的廉价的IT知识性劳动力。使美国的科技水平一直领先于世界各国。
综合来讲,经过这三波冲击后,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在本世纪挑战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了。
美国对内的目的是对自己的经济格局进行外科手术式的大调整。美国很了解自己,它的虚拟货币经济规模远大于其实体货币经济【大约是8:2】。美国有三大泡沫:第一是在2001年破灭的信息技术的泡沫;第二是在2007年破灭的房地产的泡沫;第三个就是这个在2008年被美国自己刺破的虚拟货币经济的泡沫。美国为什么要自己刺破这个泡沫呢?因为美国从90年代初的信息技术大发展开始,就像是一个人穿了一件氢气球衫,随着它身上的氢气球衫被不断的注入氢气,使 “这个人”已经慢慢飘了起来。刚开始它还觉得挺好玩,但是到了后来,它发现自己越飘越高。当2001年信息技术泡沫破灭的时候,美国突然地往下一掉,虽然因为氢气的不断被注入,所以他只是从100米掉到80米高,但是美国被却着实吓了一大跳。想到如果这件气球衣彻底破了的话,自己就会被摔个半残。怎么办呢?经过痛定思痛,与其等到气球衣自己破,不如自己先慢慢放气,直到让自己安全着陆。而这气球中的“氢气”就是:美国从1990年以来由于多次实施“定量宽松”所带来的资产泡沫,以及大量无监管的金融创新所产生泡沫。在格林斯潘领导时期的美联储,多次通过“定量宽松”来调控汇率,以及对多如牛毛的金融衍生品的姑息,才造就了美国这个气球人的现状。美国早在2001年信息技术的泡沫破灭时就已经注意到这点了,所以才有了现在的这套计划。从格林斯潘的“退休”,到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再到雷曼兄弟的倒闭,美林证券的转手、花旗银行的国有,甚至不久的将来的AIG的倒闭……都是计划的一部分。美国希望通过此次金融危机,调整虚拟货币经济和实体货币经济之间的比例,到一个合适的比例上。
当然,在他们再对虚拟货币经济动刀时,对实体经济的手术也在进行中。例如在不久的将来,让美国三大汽车企业推倒重来!为什么要让美国三大汽车企业推倒重来呢?汽油对美国来说,是最要命的战略商品,美国之所以拥有世界第一的石油储备;之所以本国的石油不开采或是少开采,反而更多的进口中东的石油,或是跑去开采他国石油;之所以要打海湾战争都是因为石油就是美国的血!美国虽然有45种资源类大宗商品的进口依赖度为100%,但是没有一种资源比没有石油更重要!美国没有石油的话,就什么也做不了。她的坦克飞机战舰都成了废铁,美国会有一半的地区没有电,美国这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将停滞不前。而美国最耗油的地方就是家用轿车,美国人又喜欢SUV、皮卡等大排量的汽车,即使在油价140多美元时,美国人依然在购买本国产的大排量汽车。这也是美国政府最头疼的一件事。三大企业有两高,第一高就是人员成本高,同样是生产一辆轿车,三大企业每辆车的人员成本有1000-1200美元,当然这是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和美国的强势工会所造成的。但是丰田和本田在美国的工厂,同样生产一辆轿车的人员成本只有200美元,差距之大对企业来说足以致命啊!第二高就是高油耗,通用、克莱斯勒和福特的研发方向一直是美国人喜欢的大排量汽车,这既不符合世界上的汽车发展潮流,也不符合美国战略发展的需要。虽然美国政府旁敲侧击的希望三家大企业改变研发方向,三家大企业虽然也在改变,但是进展极其缓慢。【因为它们虽然知道小排量汽车或是节能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潮流,但是它们担心在这一领域无法和丰田和本田这些在此领域已经占据半壁河山的公司所抗衡。而且大排量汽车在美国乃至中国都有着广阔的市场。所以它们没有变革的动力。】但是美国政府已经忍无可忍的地步了。虽然三家大企业推倒重来,可能会让下游的许多零配件厂家倒闭,可能会让几十万工人失业。但这就是美国所必须经历的阵痛!就像当年罗斯福总统明知日本人会偷袭珍珠港,却只把主力舰队调出,并不通知珍珠港进行适当的防御,用近三千人的牺牲,换来了全国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美国……从现在政府给三大企业提供援助的条件来看,政府希望通过威胁让企业倒闭来大幅压低三大企业的人员成本,同时以不提供援助相威胁让克莱斯勒与意大利菲亚特公司合并。【菲亚特是欧洲小排量车的主要生产商,同时意大利又是美国忠实的走狗,把自己最关注的企业交给他们,比交给以前的敌人日本丰田或是本田,来的放心。】这样做主要是希望三大企业将人员成本降下来,同时向小排量车生产商转型,以减轻美国对石油的依赖。不管三大汽车企业是否最后能调整到美国政府满意的程度,美国政府已经推出了通过发放补贴的形式,鼓励美国民众以旧大排量车换新小排量车的消费刺激计划。补贴总规模一期就达40亿美元,计划替换掉200万辆旧大排量车。这可谓是双管齐下呀!随着小排量汽车或是节能汽车在美国的普及,套在美国脖子上的石油绞索终会被拿掉。【这也是奥巴马政府为什么大力推广新能源的真正目的】
在系列之三里我会详尽的阐述美国如何在此次金融危机重视自己利益最大化的。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条留言